人物颂歌采撷

岘山亚驹

<p class="ql-block"> 万世师表--孔子</p><p class="ql-block"> “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圣者孔子,中国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他是哲人,却充满了生活情趣,决非那种不食人间烟火,只知玄思默想的象牙塔中人。</p><p class="ql-block"> 他是圣人,却来自民间,由长期实践而博学多能,由平凡而超凡入圣,决非那种天生神圣、远离尘世的怪异角色。</p><p class="ql-block"> 他是伟人,却在教书育人、反思历史、传播文化的漫长经历中成就了空前的伟业,决非那种平民大众无法理解,只能顶礼膜拜的大人物。</p> <p class="ql-block"> 孟子</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p> <p class="ql-block"> 老子</p><p class="ql-block"> 你是嵌在岁月深处,与时光同行的一缕圣光,耀古烁今,惊叹四方。</p><p class="ql-block"> 这圣光源于你幼时聪慧,静学好思。你师从商容,为悟天下至理而废寝忘食、不知寒暑。十三岁即入周都,遍阅藏书,如饥似渴,不知昼夜。从此如蛟龙入海,如雄鹰展翅,十六岁即名闻遐迩、声播海内。这圣光源于你恪守孝义,人格魅力;你以孝为先,恭听高堂;你德厚绵长,惠及乡邻。这圣光源于你与孔子的千古传奇。低吟浅唱的黄河之畔,你与孔子临水论道,滔滔黄河之水见证了你的“上善若水”;敝室传道,你寥寥数语,以齿舌让孔子明了“以柔克刚”。</p><p class="ql-block"> 你的智慧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送来了光明和希望,驱除了愚昧和黑暗。</p> <p class="ql-block"> 庄子</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姿态叫逍遥。</p><p class="ql-block">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忘于江湖。外不见人,内不见己,无美于中,无丑于外。放飞心灵,纵横于天地。乘风而来,又驾风而去。抖一抖“红尘”,留下“会飞”的种子,盛开出“自由”与“理想”之花。若许俗世,纷纷扰扰,焦虑了方寸,崩塌了灵魂。走进庄子,就走进了“桃源”,水墨山郭,粉黛飘香。</p><p class="ql-block"> 苦也好,累也好,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p> <p class="ql-block"> 墨子</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过一种黑色的哲学,世人又将之称为“显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两大显学,却不能长久共存。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这样的爱,是自私之爱。他主张“兼爱”,也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备注:教师的时间留给阅读的不多,但圣人的智慧就是一块磁铁石,备课时总是被古人的哲思吸引,发现部分美文,摘录以供备用资料。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摘自《新课程学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