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尿酸过高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而引起。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尿酸水平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p><p class="ql-block">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导致尿酸水平过高。 尿酸过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先天性代谢异常、肾脏功能减退、饮食中嘌呤过高、某些药物的使用等。</p><p class="ql-block">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在某些情况下,痛风症状可能并不明显。高尿酸血症与许多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p> <p class="ql-block">那么尿酸高会造成哪些伤害?</p><p class="ql-block">易患痛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患者体内尿酸水平过高时,血液无法溶解过多的尿酸,这种情况下尿酸就会以结晶的形成沉积在肌体的末端,比如手足部位的关节出现红肿、疼痛、灼热等不适症状,甚至会引起痛风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痛风的发作与体内尿酸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痛风患者要想减少病情发作次数在平时就要严格控制尿酸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损害肾脏</p><p class="ql-block">我们身体内的尿酸大部分都由肾脏进行代谢,少部分则通过胆道、肠道排出体外。当尿酸含量过高时,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过多的尿酸在肾脏内沉积,有可能导致肾小管堵塞,病情严重时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血肌酐升高、突然少尿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心脑血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对心脑血管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尿酸过高还被视为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长期处于这种状况,身体容易受到各种并发症的侵袭,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脑卒中以及心衰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尿酸结晶一旦附着在血管壁上,就会对冠状动脉造成伤害。更可怕的是,这些结晶还会激活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使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动脉血栓。这一过程就像是给冠状动脉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从而大大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p> <p class="ql-block">尿酸高,如何让尿酸排出体外?为你总结了4个办法,值得尝试</p><p class="ql-block">“要吃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尿酸高的患者,适量摄入豆制品能补充体内蛋白质的不足,但要注意控制蛋白质每天摄入量,不要超过80克。当然,也可通过摄取一些奶制品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牛奶、酸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低盐饮食,每日盐分摄入量控制在2若~体5内克尿为酸佳水。平偏高,则需注意膳食调理,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管住嘴”</p><p class="ql-block">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高热量和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同潜伏在冰面之下的暗礁,患者需尽量避免。那些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火锅之类的美食,一旦失足,便可能引发体内的尿酸狂潮 。</p> <p class="ql-block">同样,糕点和高糖饮料等高糖分食物也是需要痛风患者绕道而行的禁区。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痛风患者必须远离酒精。酒精不仅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还含有大量的嘌呤,稍有不慎,便会成为痛风病发的罪魁祸首。</p> <p class="ql-block">“迈开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运动,我们可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从而更好地控制尿酸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效果,痛风患者最好选择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这些运动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尿酸排泄。 当然,对于一些强度过高的运动,如短跑、举铁等,痛风因患为者这应些当运避动免可或能减少。加重身体的负担,增加乳酸的产生,从而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p> <p class="ql-block">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时,如何快速识别?</p><p class="ql-block">如果高尿酸血症演变为痛风,及时的识别和就医至关重要。痛风发作时,通常会影响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足中部,其发作迅速,如风般来去无踪,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24小时内达到顶峰,14天内完全缓解,不会留下任何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发作间期,病人可以完全正常,恢复到平时的状态。一旦出现相关部位的疼痛和痛风发作的特征,应立即就医。</p> <p class="ql-block">在痛风慢性期及缓解期,降尿酸并控制血尿酸达标是最关键的环节,患者应坚持治疗并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对于所有痛风的患者,血尿酸应控制在360μmol/L以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有痛风石或者顽固性痛风的病人,血尿酸应控制于300μmol/L以下。当然,尿酸水平也不是越低越好,一般建议不低于180μmol/L。</p> <p class="ql-block">痛风在我国古代称为“富贵病”,毕竟高尿酸饮食只有殷实的家境才可负担,中医归类于“痹症”,最早记载“痛风”一词的是南北朝《名医别录》,元代朱丹溪的《格致余论》有记载:患者四肢、脚骨有剧烈疼痛,描述为“白虎历节风”,即像老虎咬人似的痛感。据史书记载,有痛风症状的名人很多,关羽、李纲、白居易、成吉思汗等是“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中医分析痛风,总的看是由寒、湿、风引起的肢体恶痛兼气血不畅。中医把体内邪气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类,还有气滞血瘀的表现,而痛风,在六类里占了一半,气血症状齐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痛风的成因之一,排首位的是湿邪粘滞,使气血运行受阻,其次是热邪聚集,表象就是痛风引起红肿,再次是风邪催生热邪盛行,必然生风,这是一个不良的循环过程。</p> <p class="ql-block">在痛风部位上,由于“首恶”湿毒是趋下的,向下侵蚀人体,人的四肢,特别是脚、踝、手关节处在气血运行的末端,所以最容易出现在手脚等部位,以脚部更为多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痛风时机上,人在入睡后,肝经、肺经、大肠经等相继运行,因为热邪致气机不畅,所以阻滞多发,这就是痛风多发于睡觉、夜间的原因,有的人白天发作,也多在休息时发生。</p> <p class="ql-block">在痛风人群上,多见于男人,特别是应酬不断的男人,肉、饮料、酒的搭配,肉生痰湿,酒有湿热,甜则多粘滞,长期以往就会痛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人的个体千差万别,中医在实践中,并不是一个病症看到底,而是总结了4种常见的痛风类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脚趾、脚关节、手关节红肿发热,或痛风点多发,伴有多汗、发热、喉咙痛的症状,观舌苔,泛红且苔薄,脉弦数,这是风湿热邪入侵肌体所致的典型症状,叫风湿热痹,解决办法是:祛湿通痹,清热驱风。</p> <p class="ql-block">2、足关节、手部有剧痛或闷痛,没有发热感觉,遇冷水,冷风吹后痛感加剧,但用热水、热毛巾敷后痛感减弱,痛处皮肤不泛红,舌象是舌淡红,苔薄,脉弦紧,这是风寒湿邪的表现,叫风寒湿痹,解决办法是化湿祛风,温经散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足、手部关节像针刺类痛感,到晚上疼痛加剧,反复发作,一直至次日,延续一段时间,且关节有畸形肿胀,舌象暗红或有红斑,脉弦细,这是痰结经脉,气血瘀阻的反映,叫痰瘀痼结,要通经散结,化痰消瘀。</p> <p class="ql-block">4、腰腿酸软,四肢无力,不能搬重物,手足发凉,面色泛白,晚睡起夜频繁,气喘,舌象淡而舌苔薄,脉沉细,这是痛风发作前的表现之一,体内风、湿、寒聚积太久,正气受损,叫脾肾阳虚,要温补脾肾,徐徐调理。</p> <p class="ql-block">调理痛风,中医虽有良药,但一定要遵医嘱诊治,不可擅自用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