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谱(五)

恒山

<p class="ql-block">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是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兰属植物通称。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p><p class="ql-block">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p><p class="ql-block">全世界的兰花几千种,比较知名和常见的也有几百种,恒山选50种较知名兰花分五期向美友推介,希望大家能夠喜欢。</p> <p class="ql-block">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 Hook.),是兰科兰属的半附生草本植物。茎近扁圆柱形或狭梭形;叶倒披针状长圆形至狭椭圆形;花通常白色至淡绿色,花瓣近长圆形,上面有紫栗色中脉和色斑,唇瓣近卵状长圆形,花葶从假鳞茎下部侧面节上发出,直立,花苞片披针形;萼片倒披针状长圆形;蒴果狭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10-12月。兔耳兰原产于中国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省,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日本,越南、尼泊尔、锡金、印度也有分布。兔耳兰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寒能力差,要求很高的空气湿度,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但是土壤必须通气透水。兔耳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兔耳兰的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方式和分株方式。</p><p class="ql-block">据《云南天然药物》记载,兔耳兰有润肺的功效,用于肺燥咳嗽,便秘等症状,还可用于祛风除湿、强筋骨、清热解毒、消肿等症状。兔耳兰叶形奇特,花朵秀雅,颇具栽培和观赏价值。有足够高的资金在兔耳兰养殖领域流通,推动了兔耳兰养殖地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文心兰,是兰科文心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假鳞茎扁卵圆形,根状茎粗壮,绿色;顶生1- 3枚叶,椭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于假鳞茎基部,花朵唇瓣为黄色、白色或褐红色,花大小变化较大,部分种类具芳香;种子小,红褐色。花期为1-2个月。</p><p class="ql-block">文心兰原产于美洲的巴西、秘鲁、墨西哥等热带地区,分布于巴西、美国、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秘鲁等国家。文心兰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喜疏松、肥沃、通风性好、排水性好和含石灰质的砂质壤土,喜柔和的散射光,不耐寒。文心兰有两种繁殖方式:组织繁殖和分株繁殖。文心兰的植株轻巧,花茎轻盈,花朵可爱,酷似飞翔的蝴蝶,极富动感,非常适合家庭栽培。文心兰是新兴发展的兰花植物,商品价值高,被誉为切花“五美人”之一,是国内外花卉市场主流商品花卉之一。中国文心兰种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p> <p class="ql-block">纹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 (L.) Sw.)附生植物,假鳞茎卵球形,通常包藏于叶基之内,叶4-5枚,厚革质,花葶从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下垂,长20-60厘米,萼片与花瓣淡黄色至奶油黄色,萼片狭长圆形至狭椭圆形,花瓣略短于萼片,狭椭圆形,花期4-5月,偶见10月。</p><p class="ql-block">纹瓣兰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等地区均有栽培。</p><p class="ql-block">纹瓣兰生长强健,抗病力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可全草入药,具有治疗肺热咳嗽、肺结核、咽喉炎、腮腺炎等功效。</p> <p class="ql-block">艳丽齿唇兰(学名:Anoectochilus moulmeinensis (Par. et Rchb. f.) Seidenf.):植株高20-30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粗壮,无毛,具5-7枚叶。叶片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沿中肋具1条白色的宽条纹,背面灰绿色。总状花序具几朵至10余朵较疏散的花,长5-12厘米;花中等大,倒置,萼片和花瓣的背面均为淡红色;花瓣为宽的半卵形,与中萼片等长,宽3.5-4毫米,具1脉,两侧极不等,外侧远宽于其内侧,先端骤狭成细尖头且弯曲,无毛;唇瓣白色。花期8-10月。</p><p class="ql-block">产中国广西、四川、贵州(梵净山)、云南、西藏(墨脱)。生于海拔450-2200米的山坡或沟谷密林下阴处。缅甸、泰国也有分布。</p> <p class="ql-block">长萼兰植株高大,高约50~100cm,每当花期到来,其花序会开出10余多蜘蛛状的花朵,外形优美且及富有吸引力。这种兰花成为春节销售洋兰盆花热点之一,使它成为日常居家的理想装饰。</p><p class="ql-block">全属约有64个原生种,在欧美一些国家栽培广泛。</p><p class="ql-block">为了使这种兰花与另一科的水鬼蕉(它的别名叫蜘蛛兰)相区分,因此命名为长萼兰。</p><p class="ql-block">附生类兰花长萼兰植株较大,通常高50~100cm,属于合轴类洋兰。假鳞茎具大而稍扁,卵圆形,基部有二列叶状鞘层围绕。假鳞茎先端着生1~3枚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序从假鳞茎基部叶鞘中伸出,总状花序,具多花,大约10余朵,排列于花茎两侧。花序较长,17.5~20cm,弯曲成拱形状,萼片和花瓣多细长呈丝带状,大多数花为淡绿色或黄绿色,带有褐色或栗色条纹或斑点,唇瓣呈三角状或卵状而较宽,有光泽,白色,带有一些斑点,从春季到夏季自然开花,白日有浓烈香气。无休眠期,因看上去似蜘蛛,因此又称之为蜘蛛兰。</p> <p class="ql-block">疣鞘贝母兰(Coelogyne schultesii Jain & S. Das):根状茎直径5-7毫米,密被革质的鳞片状鞘,假鳞茎卵形至狭卵形,顶端生2枚叶。叶狭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革质。花葶发自已长成的假鳞茎顶端两叶之间。总状花序通常具3-6朵花,花暗绿黄色,唇瓣褐色;萼片狭卵状长圆形,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1.1厘米,宽约1毫米,从基部向先端渐狭;唇瓣近卵状长圆形,长1-1.3厘米,近中部3裂。花期7月。</p><p class="ql-block">生于林中树上,海拔约1700米。产中国云南西北部至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p> <p class="ql-block">云南火焰兰(Renanthera imschootiana Rolfe)是兰科火焰兰属的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具多数彼此紧靠的叶;叶革质,长圆形;花序腋生,花序轴和花序柄纤细,具分枝,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具多数花,花苞片宽卵形,花梗和子房淡红色,中萼片黄色,近匙状倒披针形,花瓣黄色带红色斑点,狭匙形,蕊柱深红色,圆柱形;花期5月。因其每当花期一到,枝头满布火红色的花朵,犹如火焰一般,故得此名。</p><p class="ql-block">云南火焰兰原产于中国云南,越南也有分布。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林中的树干上,喜热带湿润气候环境,喜阴,耐旱。云南火焰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极危(CR)。其繁殖方式一般为扦插繁殖。</p><p class="ql-block">云南火焰兰开花繁茂,美丽,多附生于树干、廊柱上或山石上任其攀爬生长,也可盆栽,用于室内观赏,亦是切花的良材,是兰科植物中观赏价值极高的一类热带珍稀兰花。</p> <p class="ql-block">章鱼兰(学名:Prosthechea cochleata (L.) W.E.Higgins)是兰科章鱼兰属植物,多年生附生兰。株高15-30厘米,假鳞茎扁椭圆形,总状花序,自假鳞茎叶片着生处抽出,直立,花茎长25-30厘米,有香气,唇瓣长在正上方,略内弯,前部黄绿色带紫褐色粗条纹,两侧深紫色,基部白色,褶片黄色。花期夏秋季,单花花期可达25-30天。</p><p class="ql-block">章鱼兰原产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美国佛罗里达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具季节性干旱的橡树林或落叶森林的树干及光照石上,也有的生存于低海拔无树的全光照平原地区。</p><p class="ql-block">章鱼兰形如海贼王中海王类的小章鱼而得名,又因唇瓣宛若美丽的扇贝壳而称为扇贝兰。其花姿独特,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附生兰。唇瓣较阔大,形状、色彩美丽,尤其有些不倒置的种类,非常诱人,株形不大,适于家庭室内陈列,易生长与开花。</p> <p class="ql-block">指甲兰(Aerides falcata Lindl.)是兰科指甲兰属植物。其茎粗壮;叶带状;总状花序疏生数朵花;萼片和花瓣淡白色,上部具紫红色;唇瓣侧裂片镰状长圆形;中裂片近宽卵形,前半部紫色,后半部白色带紫色斑点和条纹,先端凹缺,基部具半圆形的胼胝体,边缘具细齿;距几乎与中裂片平行而弯曲向上;蕊柱足长;药帽前端收狭成喙状。花期为春至夏季。</p><p class="ql-block">指甲兰产于中国的云南东南部,在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也有分布。指甲兰喜高温,稍耐阴,春夏秋三季应遮阳,冬季可以不遮光或少遮光,生长期间保持充足的水分及高的空气湿度,忌积水,热带地区常用碎砖块或木炭块栽植。指甲兰繁殖方式为分株繁殖或扦插繁殖。</p><p class="ql-block">指甲兰栽培比较容易,花色娇艳,芳香怡人,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摆放在适当遮阴的窗台附近或客厅、书房等处。指甲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并等级为濒危(EN)等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