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门券专题系列- (一)  【中国戏曲家概述】

刘宝晋

<p class="ql-block"><b>  戏曲家史话</b></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囊括了诗词、歌赋、百戏(杂技)、武术、舞蹈、音乐、美术……汇百川而成江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戏曲程式源于自然界,多少代的先辈艺人、大师悉心观摩体验生活习性、特点,通过艺术加工构成了戏曲表演程式。从而使人到物,更形象、更典型、更夸张、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戏台【梨园剧场】观众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一)中国戏曲祖师爷-【李隆基】</p><p class="ql-block">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p><p class="ql-block"> 戏曲业尊唐玄宗李隆基为祖师爷。因唐玄宗曾召集歌舞艺人与宫女在梨园学艺,并时常亲自执槌击鼓演奏配乐。因而,后世均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兄弟”。</p><p class="ql-block">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梨园”,就产生在唐代这块沃土之中。</p><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祖师爷-唐明皇【李隆基】</p> <p class="ql-block">(二)中国戏曲之父-【罗贯中】</p><p class="ql-block"> 罗贯中(约公元133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p><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著名戏曲家-罗贯中</p> <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著名戏曲家罗贯中纪念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三)中国最伟大的戏曲家</p><p class="ql-block">1、元代戏曲家-【关汉卿】</p><p class="ql-block"> 关汉卿(约公元1234年以前-1300年),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杂剧奠基人,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佚。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他是中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p><p class="ql-block">元代戏曲家、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p> <p class="ql-block">取材于【元代关汉卿著】的川剧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2、明代戏曲家-【汤显祖】</p><p class="ql-block"> 汤显祖(公元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被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p><p class="ql-block"> 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p><p class="ql-block">中国戏圣、明代戏曲家-汤显祖</p> <p class="ql-block">第一届中国(梧州)汤显祖艺术节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明代戏曲家遂昌汤显祖纪念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纪念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伟大戏曲家汤显祖逝世370周年纪念演出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3、现代戏曲家-【曹禺】</p><p class="ql-block">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p><p class="ql-block">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名誉主席等职务。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p><p class="ql-block">中国戏剧泰斗、现代戏曲家【曹禺】</p> <p class="ql-block">现代戏曲家【曹禺】名著《曹禺戏剧集》</p> <p class="ql-block">4、现代戏曲家-【梅兰芳】</p><p class="ql-block">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p><p class="ql-block"> 梅兰芳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被誉为中国戏曲的一代宗师。</p><p class="ql-block">戏曲艺术大师、现代戏曲家-【梅兰芳】</p> <p class="ql-block">现代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6/6)</p> <p class="ql-block">现代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现代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现代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现代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现代戏曲家梅兰芳史料陈列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现代戏曲家梅兰芳史料陈列馆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四)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 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 1、 梅兰芳(梅派)</p><p class="ql-block"> 梅兰芳(1894年10月26日-1961年8月8日),原名梅兰生,字少卿,号梅派,是中国京剧艺术家、文化名人,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梨园世家。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其生前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梅兰芳的表演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擅长表演男性角色,尤其是“花脸”和“老生”角色,被誉为“一代宗师”。梅兰芳勤于钻研,在京剧旦角的唱腔、舞蹈、音乐、服装、念白、化妆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后创立了“梅派”艺术流派,被誉为“梅派祖师”。</p><p class="ql-block">纪念梅兰芳诞辰100周年“京剧名流演唱会”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著名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6/6)</p> <p class="ql-block">著名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1/2)</p> <p class="ql-block">著名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2/2)</p> <p class="ql-block">著名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1/2)</p> <p class="ql-block">著名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2/2)</p> <p class="ql-block">著名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1-2/4)</p> <p class="ql-block">著名戏曲家梅兰芳纪念馆参观券(3-4/4)</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 2、谭鑫培(谭派)</p><p class="ql-block"> 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国京剧演员、工老生。1905年,谭鑫培在丰泰照相馆拍摄了黑白无声影片《定军山》,该片成为了中国第一部电影。谭鑫培是京剧谭派的创立者,有伶界大王之赞。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p><p class="ql-block"> 谭鑫培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世称“谭派”。</p><p class="ql-block">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 3、陈素真(豫剧)</p><p class="ql-block"> 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原名王若瑜,出生于河南兰封,祖籍陕西富平。豫剧演员、豫剧陈派艺术创建者。担任河南政协五届常委、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等职务。</p><p class="ql-block"> 陈素真从艺66年,积一身绝技,生旦净丑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表演刚柔相济、含蓄典雅、俏丽隽美、规范细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创造了独具一格、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陈派”艺术。 陈素真对豫剧的改革做出了转折性的巨大贡献,使豫剧进入雅致化的新时代,大大扩展了豫剧的受众群体。</p><p class="ql-block">河南戏曲名家《梨园春》擂主大型演唱会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梨园春金奖擂主总荟萃戏曲名家演唱会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 4、袁雪芬(越剧)</p><p class="ql-block">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人。中共党员。历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等。她的表演和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韵味醇厚,节奏明快,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被称为“袁派”。</p><p class="ql-block"> 袁雪芬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第二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被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上海越剧院名剧目、名剧团、名演员、百人阵容倾情演出《红楼梦》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江苏省文化艺术中心名曲·名角观摩券</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 5、严凤英(黄梅戏)</p><p class="ql-block"> 严凤英(1930年4月13日~1968年4月8日),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p><p class="ql-block"> 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遭迫害致死,现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安庆罗岭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毛泽东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严凤英的黄梅戏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p><p class="ql-block">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故居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嘉宾观摩券</p> <p class="ql-block">中国(安庆)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嘉宾观摩券</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6、新凤霞(评剧)</p><p class="ql-block"> 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苏州,天津人,中国著名评剧女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评剧“新派”创始人。</p><p class="ql-block"> 新凤霞 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曾饰演青衣、花旦。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1998年4月12日,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p><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评剧艺术节”特邀嘉宾观摩券</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7、程砚秋(程派) </p><p class="ql-block">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北京人,中国京剧男演员,工旦角。</p><p class="ql-block"> 程砚秋是京剧程派艺术的创始人,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严守音韵规律,唱腔起伏跌宕,节奏多变,表演非常细致深刻,同时注重贴近生活的真实性。他在艺术创作上,勇于革新创造,根据自己独有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形成独有的艺术特点。</p><p class="ql-block">“中国京剧文化收藏展”门票</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8、常香玉(豫剧)</p><p class="ql-block">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演员。国务院追授她“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p><p class="ql-block">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崔派艺术系列剧目展演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 9、尚小云(尚派)</p><p class="ql-block">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原名尚德泉,字绮霞,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宫县(现在的河北南宫市) ,京剧演员、编剧、工旦角。 1955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委。1959年,任陕西省剧协常务理事等职。任陕西省京剧院首任院长。</p><p class="ql-block"> 尚小云的唱腔字正腔圆,刚劲高亢,念白爽朗明快,流丽大方,韵白字清音朗,富于感情,做功刚健又婀娜,塑造了一系列巾帼英雄、侠女烈妇的形象,独树一帜,世称“尚派” 。</p><p class="ql-block">中国京剧名家名段迎新晚会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著名戏曲家</p><p class="ql-block"> 10、小白玉霜(评剧)</p><p class="ql-block"> 李再雯也称小白玉霜(1922年—1967年12月21日)祖籍山东,5岁随父亲从天津逃荒到北京,父母亲养不起她,就把她卖给了著名评剧演员、白派创始人白玉霜做养女,评剧新白派创始人。中国评剧表演艺术家、白派传人、是20世纪50、60年代的评剧泰斗和领头羊、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小白玉霜音色纯正,音域宽广,她的行腔柔润平稳,深沉流畅,演唱圆润隽永、低回婉转,讲究节奏的变化及快慢、轻重的对比,形成了韵味醇厚、朴素大方的演唱特色。</p><p class="ql-block">哈尔滨铁路局印有《评剧艺术》站台票</p> <p class="ql-block">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评剧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b>结束语</b></p> <p class="ql-block">  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作者以戏曲类门票为主体,特制作戏曲门券专题系列(一)【中国戏曲家概述】专题,把多年来收藏的戏曲门票,戏曲剧种,戏曲脸谱,戏曲名家,戏曲节目单,戏曲博物馆等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汇总,以求从中得到鉴赏和收益。</p><p class="ql-block"> <b>谢谢大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