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笔名叫无风…

保长

<p class="ql-block">屋檐下,四岁的卫军在地上认真地写着自己的名字!三岁的强强在旁边煞有其事的看着…</p><p class="ql-block">我妈妈微笑着问强强:“卫军写的是什么呀!”</p><p class="ql-block">强强:“卤嘎婆(鲁家婆)!他写的不是王卫军!”</p><p class="ql-block">我妈妈笑着:“那写的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强强:“写的是狗鸡巴!”</p><p class="ql-block">伴着笑声:“那强强你来写自己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强强的小脸憋红了,却迟迟不肯去写…</p> <p class="ql-block">在我心里,其实很早就想写一写无风的…这次既然吹牛都吹了!那就写吧!</p><p class="ql-block">可几次要写时确又犯难了!…想着想着,想起小时候…就想到了我的堂弟卫军和侄儿强强的这一幕…</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会却又想起前些日子读了美友杜丘先生的《骂人》一文…</p><p class="ql-block">想想我有时急了也会说脏话…但绝没有强强的运用之妙…</p><p class="ql-block">还有梁实秋啊!你可是写了《骂人的艺术》啊! 一一鲁迅你怕不怕… 😊😊😊</p><p class="ql-block">一会又想到儒,道,释三家的生死观对我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一会又想到无风的读书书单…喜欢她的读书笔记…我自己却不喜欢外国小说,还有一大堆理由…或者更准确点说,是我不具备阅读和欣赏外国小说的素养…</p><p class="ql-block">又想到为什么有的文章那么吸引我…</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有时会沉浸其中由文及人而产生一些异样的念想…</p><p class="ql-block">而无风这种真切的烟火味和浓浓的书卷气于我就象是邻家姐姐…因为跟姐姐可以想到啥就说啥呀…</p><p class="ql-block">此刻,我的思绪清晰中杂乱,奔涌中堵塞…</p><p class="ql-block">只是我写不出来呀…</p> <p class="ql-block">那就从怎样知道无风的开始吧…</p><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知道无风是从《写给知秋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读书笔记的信》这篇文章开始的…</p><p class="ql-block">我没看过原著的中文翻译文学,但对照知秋的《另一种爱情》这两篇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读书笔记…知道了海莲与弗兰克书信的故事…让我很是感动…</p> <p class="ql-block">尽管我至今也没读《查令十字街84号》,正如我也没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包括无风读的《百年孤独》《一色一生》《琴史》…</p><p class="ql-block">但读她写的读书笔记,总能带给我一种温暖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温暖,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感受。不论是海莲,还是弗兰克,诺拉、店员塞西莉,包括织桌布的老太太,都是这样体贴、知道感恩,会为对方着想。</p><p class="ql-block">看的过程,非常感动,似乎我也参与并见证了一封封信里所提及的内容。书信往来,因为时间和距离,让很多感情变得和面对面很不一样。不管是海莲的诙谐、调皮,还是弗兰克的绅士,店员的冒昧、可爱、诺拉的礼貌回应,都将自己温良友善的一面呈现了出来。这也是书信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吧。我很喜欢海莲,她很可爱,她是真爱书。我平时也爱看书,可看到她的描述,我觉得自己根本算不上爱书之人,最多算得上她说的“潦草”之人。好些书买了来,竟未翻看,也没有看得多认真,很少重读,匆匆而过,多年以后仍是空白。希望以后也能象海莲一样真正去 “爱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莲和弗兰克的书信,你有没有觉得也象我们之前偶尔的沟通?海莲会把她在做的事,获得了新工作、有了新的报酬,告诉弗兰克,就如你原来有了好消息会告诉我。我突然对于信任又多了一层理解。原来我以为你告诉我那些,可能是让我更多地了解你,看你有多么优秀,或许背后还有向我炫耀、得意的成分在里面。可能我忽略了一点:你是信任我,才会告诉我的。我不够温柔、体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书读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时候,我饿了。因为最近减肥,我晚上吃得极少,半夜已是饥肠辘辘,忍着又睡了一觉,醒了竟然又看了这半天书。不行,我不能对自己这样不好。暂时放下书,去厨房给自己做点吃的。因为书的诱惑太大,想节约时间做点简单的,决定清水煮一碗挂面。为了犒劳自己一大早就起来读书的行为,我又决定给自己卧了一个荷包蛋,煮好了,又将昨晚炖好的排骨夹了一块进去,舀了几小勺排骨汤,一碗美味的排骨面做好了。这就是开头提到的一边吃一边看一边写。</p><p class="ql-block">吃完了,继续读书,碗筷暂时先放一边。很多段落,让我看得开心,又感动,还能与现实挂上钩呢。你看,弗兰克和诺拉、店员们都盼着海莲去英国一游,为的是能够回报海莲一直对他们生活的照顾和物资的提供。可海莲好多封信里也提到在攒钱,却几次又因为工作、搬家等事宜,将去英国的事情一再推迟。直到弗兰克去世,才最终去了那里,可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现实啊,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模一样啊。很多事情,虽有想法,可因为种种原因,不会立即着手或实施,又因这这样那样的理由,一拖再拖,等到真正做的时候,早已时过境迁,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我想,距离当然是个很大的原因,但是不是真的要去看一看与自己书信来往的这些人,是不是值得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我想海莲心里可能也没有那么明确吧。因为什么重要、什么是退而求其次的,现实与理想等,这些选择在人的心里其实都是一直在无形地考量着、权衡着的,只是没有把它们摆到台面上明确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觉得海莲是孤独的。书信的这一面,她只是一个人。而在另一面,却有很多人。一人对多人,不但耗费的感情是N倍,而且在这多人里可能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书信的意义下降了。看上去海莲乐在其中,但我的体会,如果只是和弗兰克一人保持联系,她的孤独会稀释,她会更饱满,更有意思。但是对方是多人,她就会刻意有所保留,尽最大可能避免流露太多个人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某一封信里,她声称弗兰克是世界上唯一了解她的人,我想可能不只是针对选择书、谈论书。可以想见,她是有多想拥有弗兰克这样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的情谊,可弗兰克后面的信中并未回复她这句话。说弗兰克理性也好,现实也罢,我觉得两人的情感并不平衡。基本现实的情感,有时真的无奈。所以,我觉得看到的这些书信往来只体现了温暖的友情而已,没有另一种爱情的感觉。如果有,也只是海莲试探了一下,没有下文后也就没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看到弗兰克去世后诺拉写给海莲的信,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这是一封有感情有温度的信。以前所有的来信,包括弗兰克的,都仅是礼尚往来、没有过多的感情表露。只谈事情,不谈感情的信,是没有温度的,无法让人更加亲近。在这封信里,诺拉说妒忌过海莲,因为弗兰克爱读她的信,他们两人有很多共通点。我想,这也许真的是海莲想要收到的礼物。她一定曾想过要有温度的信,然而,在弗兰克生前,她从未收到过。我替海莲难过。”</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无风</p><p class="ql-block"> 2020.5.17.10:20</p> <p class="ql-block">上图文字是保长读后权当留评之即兴涂鸦,自我感觉情绪是有了的,虽然伴随而来的却又是几个错别字…</p><p class="ql-block">但由此启发保长涂写了《一张白纸的告白》…</p><p class="ql-block">而后开启了我阅读时要专注认真(却依然难改本心)…</p> <p class="ql-block">越来越喜欢独处,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自己,随心所欲地使用,或浪费。和人打交道不怎么在行,到了这把年纪,也不想再勉强自己。</p><p class="ql-block">前几天,同学群里讨论家庭关系,队友关系,伙伴关系,博弈关系……,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不要什么队友,我一个人已经活成了一支队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支队伍很不错,人数不少。她们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脾气也不同。这支队伍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那就是活下来,走下去,尽量活得有趣,活色生香。这目标不高大上,却实实在在。</p><p class="ql-block">为此,有人负责工作,赚钱养活整支队伍,她很平凡,不是特别专业,也没做成重要人物,但是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了养活这支队伍任劳任怨,耗尽心力。虽然赚得不多,无法让这支队伍过上随心所欲的生活,但她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她,队伍活不成,感谢这个爱岗敬业的好同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人爱读书,每当这支队伍突然有点晕头转向,骚动,烦恼,总体陷入无聊的时候,爱读书的家伙会及时站出来,主动引导队伍进行休整、慢慢恢复平静,然后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她喜欢小说,爱看故事。她觉得故事里好像隐藏着很多东西,复杂的人性,多变的命运,一个一个人,一个一个故事,似乎也映照着现实的世界。她每每看到好故事,就讲给队伍听,整个队伍就群情亢奋,鲜活一阵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人喜欢听音乐,这是个浪漫、多情的家伙,在队伍里绝对属于闲人,但又是灵魂级别的人物,没有她也不行。队伍也反映,宁愿不说话,也要听音乐。</p><p class="ql-block">她爱上所有好听的音乐,钢琴曲的欢快流畅,萨克斯的浪漫多情,大提琴的低沉忧伤,竖琴的清新自然,古琴的孤芳自赏……</p><p class="ql-block">她每天的事儿就是闲逛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和几个音乐公众号里,寻找契合队伍精神和情绪的音乐,找到了就开始单曲循环,不停饲喂队伍的精神,直到找到新的曲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喜欢用手机记录所见。她的任务就是发现美好。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上去是如此单调与死板。日子匆匆忙忙,不知不觉走向死亡。</p><p class="ql-block">队伍里这个人是有觉知的,她感觉到了在平静庸常之下,大自然万花筒般的美丽。且不说那些花草树木,春来发芽,夏来开花,秋有累果,冬度寂寞,这般生命状态的交替已足以让这个人感慨与倾倒。也不说在季节交替里那天空,是如何变幻出形状不一颜色多样的云,她惊讶于这样的神奇,于是用手机一一记下。</p><p class="ql-block">花儿的鲜艳,蜂儿的忙碌,蜗牛的慢吞吞,蚂蚁的爬来爬去……她都觉得好,她让队伍在前进之时不忘看看风景,感受周遭的美好。她是队伍里享受型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这个人是队伍里的书记,掌管思想和文化,记录队伍的情绪与思想波动。</p><p class="ql-block">她不是很勤快,没有笔耕不辍,也不怎么专业,不懂写作之道,不能妙笔生花,她只是如实记录队伍的感触和所思所想。记录那些曾经和队伍打过交道留下深刻印象的人,那些曾经去过的地方,奔跑的身影,还有那景那情。这个人有点小文艺,常常把人和事的记叙搞得文绉绉,还常常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喜欢写字。这个人总觉得自己有情怀,仗着一双大手的劲道就想把字写好,可是她又很懒,不懂得一份付出得一份收获,总想投机取巧就能写出漂亮的字。</p><p class="ql-block">队伍里很多人给她提建议,让她沉下心来好好练习或者买个字帖术业专攻,她就是不采纳,不肯低下自以为是的头。亏她还不怎么样,如果真写得好,恐怕就把自己捧上天了。队伍对她一点不长进的情况表示愤慨,可也只能摊手表示无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队伍里有人脾气超好,俗称老好人。这样的人往往抱着中庸之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队伍没有彻底骚乱,没有惊涛骇浪,她就只会息事宁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永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老好人办事不灵光,队伍受了委屈和创伤,她也没有能力抗争和贡献力量,只能独自坐在角落里嘤嘤啜泣,唉声叹气,自怨自艾。队伍里很多人看不起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人是牛脾气,固执得十头牛也拉不动她。这个人历经四十多载,遇到了一些事,也都挺过来了,所以觉得自己蛮了不起。遇事表达自己看法时,小脑袋里全是教训和经验,表情上总是自信满满,虽然也可能说得不对,但她才不管,她认为自己吃尽苦头,换来的都是足量黄金。队伍很多人看她固执己见,只得摇头叹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人一直长不大,天真得要命。同样活了四十多年,同样经历了许多,可她却拒绝长大。到了该丰收的季节,她却不想开花结果。学不会世故,看不懂人情。对待人永远单纯真情,对待事永远简单一根筋,于是经常遭受挫折,挨训,被骗,受伤,可回过头来,还是和小孩儿一样。队伍心疼她,让她好好反省,但她嘟着嘴一副可怜的表情。罢了,由她去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看起来像得了燥郁症。忙起来,她焦躁不安,总觉得事多到干不完,一会儿干点这个一会儿干点那个,上蹿下跳,眉毛胡子一把抓,恨不得一刻钟把所有事都解决完,往往把自己搞的像精神分裂症。闲起来,她又想入非非,怕失去,怕无聊,思虑过多,抑郁成瘾。她对爱音乐的人说,你给我放大提琴曲,听着听着,竟然躲在角落里兀自哭泣了起来。读书人看不下去,过来跟她说,你跟我走吧。她只好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人比较成熟。她遇事脑子转得飞快,做深思熟虑状,做事说话还算有章法。这个人是队伍的导师和医生。她会分析队伍里其他人的种种经历,把经验教训总结在一起,储存起来随时调用,称之为知识管理。她会经常给队伍上上课,指着那些固执的、单纯的、不思进取的家伙教导一番,成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儿。队伍里很多人烦她,但也暗暗佩服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爱热闹,有的人爱独处,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消极……这支队伍还有很多人,好像有点说不尽。</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很挣扎。很多事若是纠结,意见往往难统一,这个人想这样,那个人想那样。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们就会打嘴架,吵得不可开交。搞的队伍整夜不休不眠,工作的人很烦恼,因为第二天,她还要上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很丰富。你不用担心生活太枯燥,随便找个人陪你聊聊天,就能滔滔不绝说半天。</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不孤单。</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很安全。</p><p class="ql-block">……红尘滚滚,人生路漫漫,我有这支队伍,就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在后面:</p><p class="ql-block">这篇随想写完后,偶然有一天查到毕淑敏有本书、有首诗叫《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她写到: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作家就是作家,立意深刻,语言高度概括、凝练,很是佩服。我写不出来,但不影响我表达自己。</p><p class="ql-block">记下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总是想起女儿之前问我的那个问题:妈妈,如果一张CD上只有两三首歌喜欢,那还值得买吗?我回答:值得。我不能说出更多明确的理由,只是觉得,有喜欢的就是幸福的。就像一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写得那样好,不是每一篇都是经典,只要有那么一些章节或文字打动我们,就值得一看。一个人,也是如此。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身上既会有自己的闪光点,也一定会有弱势的地方。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愉悦自己。</p> <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把风送给你,我就是一个木头》</p><p class="ql-block"> 一一保长吹牛涂鸦 </p><p class="ql-block">“逸枫哥,你的笔名为什么是飞雪!”</p><p class="ql-block">“因为这是雪花的快乐!”</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雪花的快乐?”</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会在半空中翩翩的潇洒…”</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翩翩的潇洒!”</p><p class="ql-block">“因为有风!”</p><p class="ql-block">“逸枫哥哥你骗人!那你为什么给姐姐起的笔名叫无风?”</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此刻,逸枫在心中念着:</p><p class="ql-block">“愿她的人生无风也无雨,多欢喜!”</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云对雨,雪对风,</p><p class="ql-block"> 晚照对晴空。</p><p class="ql-block"> 吹牛快活可轻松?!</p> <p class="ql-block">  俗人保长于东莞编写涂鸦</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3日凌晨三点初稿</p><p class="ql-block"> 截图:无风文章</p><p class="ql-block"> 图片:截自无风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 照片:截自无风</p><p class="ql-block"> 书法:截自无风书写</p><p class="ql-block"> 文章引用:无风</p><p class="ql-block"> 感谢无风!</p><p class="ql-block"> 感谢知秋发表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感谢杜丘先生!</p><p class="ql-block"> 致敬徐志摩!</p><p class="ql-block"> 感谢相遇的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