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儿时的记忆里,拿根小细树枝子之类的东西,捅进房屋墙面有一种小蜂子进进出出的碱草里,拔出来会有蜂蜜粘附在上面,放入嘴中甜甜的满是幸福的感觉,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那种少的可怜的甜味到现在依然深刻在脑海中。叔叔们去钓鱼,会在碱草中寻找奶奶和母亲放入里面断掉的缝衣针,放到煤油灯的火焰里烧热退火弯成鱼钩。那时断掉的缝衣针会放进碱草里不能到处乱放或者随手扔掉,免得扎伤人,好像家家户户都这样。碱草是一个放坏掉的缝衣针的好地方,在墙里伤不到人,用时还能找到。</p><p class="ql-block"> 马踏湖地势低洼,潮气盐碱严重,盖土坯房子的基础要用青砖,如果用土坯直接垒墙,接触地面的土坯会受潮,受潮的土坯抗压能力很差并粉化,所以基础做不好的土坯房感觉会越来越矮很快就会坍塌。青砖也会吸潮,会把潮气传递到上面的土坯中,聪明智慧的先民们就地取材,把马踏湖的芦苇用铡刀铡成与墙同宽铺在青砖之上,芦苇表皮光滑不易吸潮,能阻绝下面的潮气上涌形成防潮层,潮气也会通过芦苇之间的缝隙散发到空气中。也许是为了对抗盐碱潮气,马踏湖人把房屋的基础叫做“碱脚”基础和土坯之间的芦苇叫做“碱草”,地方方言用语在字典中很难查到,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就用“碱”这个字了。不知道其它地方的房屋有没有用用芦苇做碱草的防潮层?</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老屋是有碱脚的土坯房,记事起就有的北屋,我也出生在那里面。我小时候奶奶说过一句话,说她这一辈子也没想到能住上有碱脚的房子,有有碱脚的房子意味着不用担心房子会垮掉,没有碱脚的房子能住上十年八年甚至三年五年就不行了,最怕下大雨。有碱脚的房子如果维护好能用上百年,碱脚之上那一层几公分厚的碱草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