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父母不可忽视孩子的攻击性

石晓玉爸爸

<p class="ql-block">学校:敦煌市幼儿园</p><p class="ql-block">班级:大五班</p><p class="ql-block">编辑:石晓玉爸爸</p><p class="ql-block">审核:王敏老师</p> <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大部分父母本能的反应是不满,进而就是压制。他们认为,攻击性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很难相处,与社会格格不入,无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迫切希望攻击性从孩子身上消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压制的后果,会让孩子走向两种极端:</p><p class="ql-block"> 一是变得唯唯诺诺、委曲求全、毫无个性、精神抑郁;</p><p class="ql-block"> 二是被压制的攻击性不断累积后,会以更具杀伤力、更具破坏性的形式爆发。 </p><p class="ql-block"> 这两种情况对孩子都会造成很深、久远,甚至不易被察觉的伤害,也可能会对周围人造成一定的伤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家长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攻击性行为?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攻击性行为?</p> <p class="ql-block">1.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攻击性行为的误区</p><p class="ql-block"> 攻击性是孩子的本能,不能盲目的压制。</p><p class="ql-block">1)攻击性蕴含着创造力,没有攻击就没有创造。</p><p class="ql-block">2)攻击性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做自己。</p><p class="ql-block">3)攻击性有助于孩子学会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2.多给一点孩子“勇敢”做自己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吓倒,不受他人的观点所牵制。”我们每个人绝无可能孤立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知识和信息,来自于别人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但你怎样接受、理解和加工、组合,这是属于你个人的事情,这一切都要独立自主的去看待、去选择。</p> <p class="ql-block">3.有效处理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三种方法。</p><p class="ql-block"> 1)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首先要平稳心态,以身作则。</p><p class="ql-block"> 2)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父母要考虑的是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事情。</p><p class="ql-block"> 3)父母要主动承认错误其实很多问题都出现在父母身上,但是父母并不会觉得是自己的不对,这样很容易误导孩子,如果是父母做错了,父母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p> <p class="ql-block">  所以,孩子出现暴力的行为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从成长必须经历的攻击性,变为顽固不化的长期敌意性攻击。 </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路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行差踏错半步,否则对孩子的一生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所以,当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后,我们要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然后不强势打骂训斥,而是用耐心和爱鼓励孩子,并且为孩子做好榜样,最后用游戏的方式帮孩子巩固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帮助孩子控制暴力行为,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p>

孩子

攻击性

父母

行为

压制

正确看待

承认错误

以身作则

换位

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