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述錚《中華博物通考.飲食卷》序

康战燕58593927

<p class="ql-block"><b>  《中華博物通考》(下稱《通考》)是一部通代史論性的華夏物態文化專著,係國家“八五”“九五”“十四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并得到2020年度出版基金資助。此書今年底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全書共計五十餘卷,近三千萬字,依不同內容,總歸爲三十六長卷,《飲食卷》即三十六長卷中的一卷。</b></p> <p class="ql-block"><b>  何謂“飲食”?飲食分稱“飲”與“食”,俗稱“喝”與“吃”,“飲”“食”連稱始見於先秦,如《詩·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此一“飲食”即今飲食之語源,指吃喝之物。有時或可單稱爲“食”。《漢書·酈食其傳》中即有“王者以民爲天,民以食爲天”之語。食,指糧米或徑指飲食;天,猶言依靠或依存。這就是説帝王以庶民爲依靠,庶民則以飲食爲依靠。是的,飲食是生命存在的先決條件,是社會存在的根本保障,與人類共始終。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燦爛的漁獵文化、農耕文化、木果文化、花卉文化、冠服文化、居處文化、交通文化等等,同時,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先民由蠻荒的捕漁狩獵,茹毛飲血,到鑽木取火,熟食的出現,再到陶器的廣泛應用,直到今天飲食品加工自動化、機器化的運用,這些足以説明人類的飲食發展與社會的發展、與生産力的發展是同步共進的。飲食作爲一種文化,應是社會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包羅萬象。從廣義上講,飲食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飲食活動中産生的一些風俗、習慣、行爲、理念、思想,以及由此思想而産生的一切活動。就狹義而言,則包括與具體飲食活動相關的器具、原料、烹飪方法及其製成品等。本卷所涉內容兼及廣狹兩大方面,而以後者爲主。其中的“器具”部分,依本書體例已劃規《日用卷》中。</b></p> <p class="ql-block"><b>  中國的飲食文化根植於中國固有的本土文化,同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迥然不同於西方,何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兩大方面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一,由於雙方所處地理環境不同。中國居於亞洲大陸的東部,土地廣袤,高山河流縱貫其上,屬於典型的大陸文化;而西方居於大洋之濱,爲海洋所環繞,屬於典型的海洋文化。中國的祖先最早居住於中原黃河流域,這裏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灌溉方便,因而農業高度發達,人們很早就懂得了稻穀的種植與收穫。發達的農業,使食物的獲取簡單、穩定,規避了風險。所以中國人的主食是以稻穀爲主,是低能量的素食。而西方由於上述原因,農業並不發達,而商業興盛。他們的食物來源主要依靠魚獵或商品交易獲得。漁獵和商業皆有不虞之災,因此食物的獲得不甚穩定,這就决定了西方人多以高能量的肉食爲主。</b></p> <p class="ql-block"><b>  二,除卻不同的地理文化特點之外,中國的飲食還受傳統的哲學、宗教、風俗、習慣、養生等思想的影響。如端午節食粽子,這一習俗相傳由楚地百姓祭祀屈原而來。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皆曾記述屈原投江汨羅,楚人製粽以祭的風習:“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中,長沙區曲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曲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爲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粽子的外形、包裝特點,無不與這一傳説有關,它融入了一種文化的內涵,成爲一種文化的載體。可謂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風俗習慣造就不同的美食。其次,受中國傳統福、祿、壽思想觀念的影響,而對幸福的感知甚爲質樸,大多集中在“團團圓圓”“多子多福”“福壽平安”這些思想觀念裏。人們把這些思想觀念融入到傳統食品中,使這些食品不僅成爲美食,更是美好意願的寄託。如“月餅”寓意“團圓”,“人口粥”“子孫餑餑”寓意“人丁興旺”,有的則直接表示祝願之意,如“壽桃”“長壽麵”等。再如“餛飩”,是南方流傳的一種美食,或名“渾屯”“渾沌”,其名稱、形狀顯係道家渾沌思想的影響。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下:“餛飩,以其象渾沌之形。不能直書渾沌,而食避之,從食可矣。”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冬至》:“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餛飩用以寓天地相成,天人合一之意。而“神仙粥”“神仙果”之類,則是道教常用養生食品,這些食品多爲素食,絕少肉食。而佛家向以“慈悲”爲懷,而“慈悲之要,全生爲重”(見南朝梁沈約《究竟慈悲論》),立爲戒義則是與“不殺生”同義,佛成爲家“五戒”之首(佛家“五戒”指“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邪,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食肉”,見《太平禦覽》卷六五八引《毗尼藏經》),這一理論、觀念,影響廣泛對於素食之提倡,可謂“功蓋天下”。而國人吃茶飲湯之習,亦經佛家傳播而大盛於世。唐宋禪院中皆廣設“茶竂”,而湯屋則隨意而在。新住持晉山典禮,通常要舉行點茶、點湯的儀式。此外,佛家之“臘八粥”,乃至“文思和尚豆腐”,也久已流入民間,如同“茶”“湯”一樣,至今不衰。據考,《茶經》的作者陸羽,幼年曾被收養於寺廟,與僧人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漸諳茶道,後終成大家,世稱“茶仙”。</b></p> <p class="ql-block"><b> 中國飲食承載了中國獨有的國體特色、民族特色,因而決定了其諸多特點。茲分述如下:</b></p> <p class="ql-block"><b>  一,中國地域廣闊,跨越幾個氣候帶,主食、蔬菜、水果的種類非常豐富。不同的氣候帶食材亦不盡相同,加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口味不同、飲食習慣不同,食物製做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南方喜甜,北方喜鹹,西南喜辣,西北喜粗獷。另外又各有蒸、煮、煎、炸等不同的烹飪方法,這就決定了食品的豐富性、多樣性。大略估計,中國傳統飲食難以勝計,達數千種之多。</b></p> <p class="ql-block"><b>  二,中國的美食在製做過程中,十分樂於爭勝鬥巧,常是高手如林,因此又具有鮮明的主觀性特點。諸多食品的製做,沒有精確量化,沒有嚴格的限定。用料、用油的多少、火候的掌握、時間的長短等,各自人意,常藉此以顯身手,分辨高下。這一傳統起源久遠,如《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晏子答“和、同之別”雲:“[齊侯]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羹是一種很普通食品,要做好並不容易,亦需巧思妙作,錙銖相計,故君子食之,足可心氣平和。晏子答齊侯“和、同”之語,衹是以“羹”的製作爲例而已,可證先秦之時已頗擅美食製造的技藝。是的,中國食品的製造,極似藝術品的創作,故中國常有烹飪大師之遴選評定。這在世界飲食史中當屬罕見趣事,近世西方亦常與效仿。</b></p> <p class="ql-block"><b> 三,追求食品的品相美。中國食品在發展中如同世界多數國家一樣,經歷過由低到高三個階段:(一)溫飽型:對食品的種類、製做、營養沒有過多選擇,食品只能滿足於個體生理的需求,上古時期或天災人禍之際,就是如此,無需舉證;(二)保健型:爲滿足個體身體健康或生理需求,對不同的食品進行選擇、組合或控制,這類食品在先秦已出現。如《周禮·天官》已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之分,“食醫”排於首位,是負責周王飲食的保健醫生,“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害羞、百醬、八珍之齊”。後世更有有確切記載,《本草綱目》《養生八牋》可視爲這方面的代表作;(三)享受型:食品不僅美佳、營養,又要品相美。中國的菜品講究“色、香、味”。“色”就是對菜品的外形、色澤而言,通過菜品的外形、色澤能激起人們的食慾,給人一種精神的愉悅和滿足。《周禮·天官》中的“食醫”已授有追求享受的職責。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炙法》述及“炙豚”,需“色如琥珀,又類真金”,“鯉魚脯”則需“白如珂雪”。這當是最早的記載。此外,對食品造形的追求,還表現在食品的雕刻藝術上。此舉至宋代已經成熟,如宋周密《武林舊事·高宗幸張府節次略》“彫花蜜煎一行”中即有“彫花梅球兒”“彫花筍”“彫花金桔”“彫花薑”“彫花柳丁”等等。可見中國的飲食製作直接運用了色彩學、雕塑學,這在世界飲食史中當屬絕無僅有。 </b></p> <p class="ql-block"><b>  不過,應該指出,國人中另有貪圖味覺的百代陋習,過度的煎、炒、烹、炸,過度的辛辣作料,顯然不利於營養保存,不利於營養平衡。而追求山珍海味,“吃鮮、吃活”,甚而有“烹狗”“濡牛”之舉(見本卷第三章第十二節《胹考》),委實不足稱道。這些陋習有違前述佛道“不殺生”之訓戒,儒家亦有“民胞物與”之教義(語出宋張載《西銘》),“吃鮮、吃活”“烹狗”“濡牛”實乃同類相食,極其殘忍,其惡果少有關注者。時至21世紀,瘟疫驟發,禍起一地,迅而漫延,危及整個世界。這一禍患緣何而生?天災之外,罪魁爲人。何也?世間萬種生物,習性歸一,即但求生息而已,而作爲“萬物之靈”的人,卻是貪得無厭,永無滿足之日,爲一己私欲,即可塗炭生靈,任你山中野外,任你江面海底,任你晝藏夜出,任你天飛地走,皆得作我盤中佳餚。《飲食卷》對此類陋習,作爲既往之史實,祗能予以客觀記載,不再逐一評述。</b></p> <p class="ql-block"><b>  《飲食卷》可以説是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一次大規模地探索、總結,此卷收録了中國由上古至今幾千年的種種飲食,分爲主食、菜餚、雜食、飲料四大門類,品名六千餘,近五十萬字。編纂體例嚴謹而明晰,先進行大類的劃分,即對每一類主食、雜食、飲料等,根據製作材料、做法、樣式的不同進行總體區別。每一大類之下,皆設有若干綜合考釋文字,統領對相應的條目。如主食之下可分“饅頭考”“湯餅考”等,對本類飲食的特點、製作方法、食品樣式、食物的起源、名稱的由來、歷代的發展、名稱的變化等做一詳盡的概述。其次,每一類飲食,主條居於統領地位,以時間的先後爲序,此種排序使人們很容易瞭解此類飲食的發展過程。有的主條帶有次條,如“湯餅”類主條“水引”下,又有二十二個次條。主條“水引”則對這類食物的特點、製作方法、名稱由來、發展變化先作一大致概述,而後次條再逐一考釋。次條的排列也以時間爲序。辨析精細,十分精彩。</b></p> <p class="ql-block"><b>  《飲食卷》史料豐富,經、史、子、集無不涉獵,所引證者有的是日常食品,有的是藥膳食品,有的是賦有典故性食品。關於日常食品類,《詩經》《楚辭》中已多有記敘,生動而具體。稍後,《山海經》的出現,在眾多怪異的描述中,已見食譜的雛形,或曰開食譜的濫觴。如所記“文鰩魚”,“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已狂”,序者按:“已,猶言治療:狂,顛症。”;所記“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眴目”,袁珂按:“眴目,即瞬目。”如所記“薲草”,“其狀如葵,其味如蔥,食之已勞”(“已勞”,郭璞注:“謂已憂也。”);所記“沙棠”,其物“可以禦水,食之使人不溺”(“不溺”,郭璞注:“言體浮輕也。”)後世終於形成一系列以飲食爲主的專著,其中就包括了諸多食譜。南朝宋虞宗《食珍録》,南朝梁劉代《食方》隋謝諷《食經》,宋陳達叟《本心齋蔬食譜》,宋林洪《山家清供》,元忽思慧《飲膳正要》,元倪瓚《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明高濂《飲饌服食箋》,明宋栩《宋氏養生部》,明吳祿《食品集》,清袁枚《隨園食單》,清李化楠等《醒園録》,清薛寶辰《素食說略》;醫藥類,《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本草系統皆有食療的記載,專著之類則有漢華佗《食論》、北魏崔浩《食經》,南朝梁劉代《食方》,唐孫思邈《千金食治》、唐孟詵《食療本草》、唐昝殷《食醫心鑒》(一名《食醫心鏡》)、明朱橚《救荒本草》、明寧原《食鑒本草》、明姚可成《食物本草》(明代同名《食物本草》計有五六種,此書爲集大成者)、明宋公玉《飲食書》、明吳祿《食品集》明蘭茂《滇南本草》,清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清張英《飯有十二合說》、清章穆《調疾飲食辨》等。方志、雜記、類書類,如三國吳沈瑩《臨海異物志》、晉張華《博物志》、唐陸廣微《吳地記》、宋高承《事物紀原》、宋陶穀《清異錄》、元佚名《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明高濂《養生八箋》、明韓弈《易牙遺意》、清朱彝尊《食憲鴻秘》、舊題清童嶽薦《調鼎集》(原名《童氏食規》或《北硯食單》)、清李漁《閒情偶寄》、清屈大均《廣東新語》、清曹廷棟《老老恆言》等,實難勝計。作者面對浩博文獻,辨析精當,時有灼見。所涉文字又常爲古今字書所不備,累累造字,常人所難料,亟需一一辨析,致令照排公司亦叫苦不迭,而今終於形成了一部別具特色、通達古今的飲食專著。本卷共分五章,第一章總論,下設飲食概說、飲食之起源、飲食之發展、飲食之稱謂,共四節,這是全卷的總綱,借此可以瞭解中華飲食的淵源及其概貌。第二章爲主食說,第三章爲菜肴說,第四章爲雜食說,第五章爲飲料說。落落分明,又甚爲細密。如將國人熟知的主食分作麪餅、湯餅、饅頭、餃子、餛飩、團圓(指球狀麵食)、粽子、飯、粥,應有盡有;菜肴又分作菹韲、醬醃、豉、鮓、鱠、脯、醉。糟、炙、炮、胹、蒸,這些多是依據菜肴的製作方法分類,作者猶感不足,於是又增豆腐、八珍兩類著名的特定菜肴,另加界劃與闡發。這是當代中國最爲精到最爲明確的飲食分類,這是中華飲食文化最系統最全面最具體的考辨。</b></p> <p class="ql-block"><b>  本卷遵從全書編纂宗旨,甚重博物淵源與流變的考辨,同時也注重其得名由來的探索。如“餛飩”,作有以下考辨、探索:</b></p> <p class="ql-block"><b>  餛飩:麪食之一種。皮薄,寬邊,包餡,多煮食,亦可籠蒸油煎。</b></p> <p class="ql-block"><b> 餛飩的起源,舊說晉代“石崇作餛飩”(明張岱《夜航船·日用·飲食》)當不確。漢代文獻已見記載,稱“餅”“飩”“餦”“餛”。《方言》第十三:“餅謂之飥,或謂之餦、餛。”晉郭璞音義:“餦、餛,長渾兩音。”清錢繹箋疏:“竊謂《方言》‘餅謂之飥’,‘飥’字即‘飩’之。注音‘乇’,乃‘屯’之。宋本作‘託’者,後人以正文既誤作‘飥’,遂改‘屯’爲‘託’。”宋程大昌《演繁露·餛飩》:“世言餛飩是虜中渾氏屯氏爲之。按,《方言》:‘餅謂之飩,或謂之餦,或謂之餛’。則起來久矣,非出虜中也。”(明陶宗儀《說郛》卷五十七所引同此)。程氏所引《方言》“飥”正作“飩”。餛飩之得名,約有三說。其一,外族渾氏屯氏爲之,遂以姓氏爲名(見上引《演繁露》);其二,形如雞卵,似天地渾沌未開之象,因名。唐李匡乂《資暇錄》卷下:“餛飩,以其象渾沌之形。”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冬至》:“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其三,餛飩爲大而無形、合和無孔之狀,因以爲名。清錢繹《方言箋疏》:“《眾經音義》卷十二引《通俗文》云:‘大而無形曰倱伅’。《莊子·帝王篇》釋文引崔譔雲:沌,無孔竅也。簡文雲:混沌以合和爲貌。《西山經》:天山有神焉,六足四翼,混敦無面目。又《史記》正義引《神異經》云:昆侖西有獸焉,有目而不見,有兩耳而不聞,有腹無五藏,有腸直短食徑過,名混沌。義並與餛飩相近。蓋餛飩疊韻爲形容之辭。諸說不一,後二說似較近正。而作爲“餛飩”的異名別稱之類達三十餘種,各有書證,逐一對應,鑿然無疑。(見第二章第五節)</b></p> <p class="ql-block"><b>  “餛飩”的淵源與流變的考辨,及其得名由來的探索,全面而周嚴,迥別於《辭源》《辭海》及《漢語大詞典》,可謂大有建樹。</b></p> <p class="ql-block"><b>  另有冷僻的小食“連展”,常人難知其爲何物,《辭源》《辭海》皆失於收錄,唯《漢語大詞典·辵部》有釋文:“連展:麥餌,麵條。宋陸游《鄰曲》詩:‘拭盤堆連展,洗釜煮黎祁。’自注:‘淮人以名麥餌。’清王士禎《池北偶談·談藝三·唐詩字音》:‘今山東制新麥作條食之,謂之連展。連讀如輦。’清吳振棫《麥賤》詩:‘重羅白勝雪,連展甘若飴。’”今録本卷“連展”釋文如下:</b></p> <p class="ql-block"><b> 連展 :小食。農曆四月,村民取新熟麥穗煮熟,除去皮芒,碾成細條或作成餅餌,用以嘗新穀之義。今南北方多有“吃新節”“嘗新節”,取新熟稻麥米穀祀神祭祖及品嘗,此實《禮記·月令》“〔孟秋之月〕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之遺風。古有其實,今未知其名。“連展”成詞,宋代已見。因以新熟麥粒連續碾展而成,故名“連展”。亦稱“麥餌”。宋·陸遊《鄰曲》詩:“拭盤堆連展,洗釜煮黎祁。”自注:“淮人以名麥餌。”明代“連展”音又作“稔轉”。稔,穀熟;轉,麥粒碾壓時滾動,故名。《明宮史·火集》:“〔四月〕取新麥穗煮熟,剝去芒殼,磨成細條食之,名曰稔轉,以嘗此歲五穀新味之始也。”清代亦稱“碾轉”“攆轉”“碾䬯”,蓋皆“連展”之音轉。《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六回:“待了一月,沈裁的婆子拿了一盒櫻桃、半盒子碾轉、半盒子菀豆,來看晁夫人。”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時品》:“麥青作攆轉,麥仁作肉粥。”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三·唐詩字音》:“今山東製新麥作條食之,謂之連展,連讀如輦。”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卷二十四:“碾䬯、榆錢餅,北方民間常食之。宮中亦每以進貢。乾隆間有御製詩……詩雲‘䬯碾本連展,詩見陸家遊’。”又《麥賤》詩:“重羅白勝雪,連展甘若飴。” (見第四章第一節“小食考”) </b></p> <p class="ql-block"><b> 以下述其別名亦稱的由來:麥餌 “連展”之別名。此稱宋代已行用。見該文。稔轉 同“連展”。“連展”之音變異名。此稱明代已行用。見該文。碾轉 同“連展”。“連展”之音變異名。此稱清代已行用。見該文。攆轉 同“連展”。“連展”之音變異名。同“碾轉”。此體清代已行用。見該文。碾䬯 同“連展”。“連展”之音變異名。此稱清代已行用。見該文。“連展”之釋文,探源逐流,別開生面,在海內外尚未見雷同者(包括日本著名的《大漢和辭典》),可證作者的功力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本卷如同全書一樣,是我國近現代以來第一部古典博物學專著,因而必須與時代同步,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古籍記載的“酒”,如繁星麗天,歷朝歷代,天南海北,名品輩出,辨其優劣,別其早晚,實屬不易。對此,本卷已有相應的論斷,試看下文:</b></p> <p class="ql-block"><b>  景芝酒 :名酒。因產於山東省安丘縣景芝鎮而得名。至遲亦有四千五百年歷史,爲典籍記載中最早的古酒。此酒經歷了中國製酒史中的果酒、黃酒、燒酒的各個釀造階段,由多色而轉變爲無色透明。其產地又始終沒有變化,沒有新豐酒同名異地之別,也沒有蘭陵酒南北發明權之爭。因而該酒乃中國唯一的時地明確又與歷史同步的最古老的美酒。1957年在景芝鎮南發掘出一系列釀酒、盛酒、貯酒、飲酒陶器,特別是震驚中外的蛋殼黑陶高柄酒杯的出土,表明了大汶口文化晚期(4800—4500年前)時此地已有先進的製陶業,釀酒技術已臻成熟。這裏有其獨具的天然條件,在景芝境內,有濰水(俗稱“淮河”)、渠水、浯水三條河水在鎮北匯合,頗便農田灌溉,而特殊的甘甜水質,大益造酒,易地則不備。浯水上遊,多股山泉,相聚一脈,滔滔入鎮,引流釀酒,酒質尤佳。更爲奇特者,景芝廠內古松之下有一古井,井內有永不枯竭的釀酒妙水,上品則必取自此處。1968年春,景芝鎮東十八裏的前涼臺村發現了漢代畫像石,上刻釀酒的全過程,畫面展現的是一個大規模的釀酒作坊,釀造所需諸種器具,一應俱全。而作爲烹飪用品,除卻牛、羊、豬、雞、鵝等等之外,室內的大盆中尚有待殺的活魚,橫梁上則懸掛有風乾待用的大小魚串,有如此豐富的魚品,可知此一釀酒作坊必定地處大河之濱,而這正是今景芝鎮獨具的地理特徵。畫面中另一醒目處就是設有護欄,護欄上方築有類似風雨亭般的大井。井旁有人拉緊繩索,繩索滑過“風雨亭”的正上方,以滑輪的形式在汲取井水。可見這一釀酒作坊所用水爲井水,這就令人聯想到今景芝酒廠中的那口古井。這一畫像石的發現至關重要,可證早在漢代景芝酒已在大量生產。值得注意的是前涼臺隸屬諸城,這又與下文《蘇東坡與景芝酒》之地域正相吻合。景芝白酒至遲產生於北宋時期。它以高粱爲原料,酒液透明,乃中國最早的蒸餾酒。該酒是在傳統的果酒、黃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故當代學者在《蘇軾論》中設有《蘇東坡與景芝酒》之專章,列有九大論據,言之鑿鑿,已爲學界公認(參閱朱靖華《蘇軾論》中的《蘇東坡與景芝酒》)。由此可見,景芝白酒到現在應有千年的歷史,這也堪稱白酒之最。(見第五章第一節“酒考”)</b></p> <p class="ql-block"><b>  對于文獻中沒有記載的博物,憑藉現代考古發現者,本卷如同全書一樣,尤爲重視,“賈湖城酒”的考證即可作為代表。1979年秋,河南漯河市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時代的器物,隸屬早期裴李崗文化時期。在發掘的十六個陶器碎片上,疑有酒的沉澱物。自1999年始,中方將部分陶片樣本交由美方專家,以求協助化驗。2004年冬,美方將這項古酒的研究成果,率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確認了出土的陶器碎片中,存有九千年前古酒殘漬並破解了其釀製配方。其主要成份爲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這同現代米酒和葡萄酒非常相似。不久,將此配方交由美國特拉華州“角鯊頭”釀酒廠如法泡製。該廠素以口味獨特、包裝前衛著稱。2007年初,該廠試製成功,其酒精純度爲百分之八,將此酒定名爲“賈湖城酒”,並搶先註冊,成爲“按正宗古法釀製”的現代啤酒。在釀製過程中,該廠遵循美國釀酒法律,加入了大麥芽,爲了確保“賈湖城”的原汁原味,在發酵時便將大麥芽氣味大多抽掉。“賈湖城”既甜且辣,味道獨特,喝過唇齒留香。每瓶容積爲750毫升,售價12美元。該啤酒瓶的包裝由美國著名藝術家麥克佛森設計,畫面中央是一名手持酒杯的裸背中國現代美女,該美女臀部正上方赫然標有一個隸書“酒”字,充滿濃郁的東方情調。同時,“角鯊頭”之上屬公司在紐約召開了一場“賈湖城酒”品嘗會,曾引起巨大反響。“賈湖城酒”就是中國最古老的米酒與葡萄酒的混合型酒。被譽爲“人類酒祖”,賈湖遺址則成爲人類最早的釀場。(見第五章第一節“酒考”)</b></p> <p class="ql-block"><b>  諸如此類汲取考古的條目,俯拾皆是,不再舉證。</b></p> <p class="ql-block"><b> 本卷設定的飲食關涉中國傳統哲學、宗教、風俗、習慣,養生,乃至於中外文化交流等多種領域,故而不僅對於飲食研究者、飲食愛好者大有裨益,對於廣大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者而言,無疑也具有參考價值。</b></p> <p class="ql-block"><b> 此書稿先由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張標教授率其同仁奠定基礎,架定棟梁,其後經由山東師範大學李丹博、侯桂運博士審校而益見光彩。張先生對於李、侯二君十分信任,展現了開擴的學術襟懷,李、侯二君對於張先生則十分敬重,視原文如經典,未敢輒申已意,或有改動,必再三斟酌,確認爲偶失而落筆,存疑之説,必加按語,最後由張先生的弟子李紅霞博士重行審校定稿。今書稿行將付梓,轉瞬已屆三十載。二十年前,李、侯及紅霞三君則由先後攻讀博士學位,轉而亦將如同張君一樣,亦將指導博士生矣。一部書稿,兩代學人,前後賡繼,終成名山大業。</b></p> <p class="ql-block"><b>  序者三生有幸,蒙蒼天賜以如是磊落大度的學術團隊,得展生平之志。惜電腦時代之下,手不釋卷,已成往事。我華夏同胞,另有所愛,造紙術的發源國,無情地冷落了紙質圖書。今又幸得上海交通大學及所屬出版社領導及各界朋友鼎力支持,順利納入國家重點出版基金項目中。但大出所料,本卷主編張標教授卻溘然長逝,令人悲痛不已!今借本書行將付梓之機緣,特向支持本書的所有支持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並告慰本卷主編張標教授在天之靈!</b></p> <p class="ql-block"><b>  意猶難盡,權以爲序。</b></p> <p class="ql-block"><b> 張述錚</b></p> <p class="ql-block"><b> 太歲閼逢著雍桂月中浣於山東師範大學映月亭初稿,太歲上章困敦臘月下浣於歷下龍泉山莊東籬齋定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