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清浅,光阴流转。掬一捧阳光,岁月安然,撷一束研语,沉香流年。</p><p class="ql-block">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统编版教材在大幅度增加古诗词篇目的同时,也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古诗词到底怎么教?今天,我校开展了“古诗词教学”主题优质课观摩及教研活动。</p> 品语文之课韵 <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高效课堂,我校语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观摩了省优质课课例——《囊萤夜读》和《示儿》、《题临安邸》。</p>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老师带给大家的是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的教学。老师打破常规,以小篆字体的“囊”入手,引入新课。并拓展了《孙康映雪》和《孙敬悬梁》两篇文言文,与本课进行对照,让学生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学,以及“恭勤”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邢台市金华实验小学的韩向宇老师的《示儿》《题临安邸》,是从单元导语入手,直奔主题。通过熟读古诗,从诗的题目获取信息,有助于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同时结合了古诗的注释、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以及老师的材料补充,使得诗人和诗中所反映的这段历史更有层次感。</p> 研教学之领悟 <p class="ql-block">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两位老师精彩凝练的课堂为老师们拨云见日,老师们倾听着,记录着,思考着……一页页工整详尽的听课记录,都是教育人追梦的痕迹,播撒的种子必将萌发。</p> <p class="ql-block"> 听课后,各教研组围绕“如何开展古诗词教学”进行研讨活动。老师们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p> <p class="ql-block"> 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 经过各教研组的讨论,我们发现古诗词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难点:内容时空跨度大、学生阅历背景浅、语言表达风格异、教师教学模式旧;而我们的教学现状也存在很多问题:指导朗读方法不够、审美能力培养不够、知人论世方法不够、灵活运用不够。</p><p class="ql-block"> 针对以上问题,老师们结合新课标语文教学主张,提出语文古诗教学的三个目标:积累语言、丰富想象、体验情感。同时指出目标的确立要基于年龄特征、契合单元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1.注重朗读,感受古诗词音韵之美;2.大胆想象,感受古诗词画面之美;3.紧扣诗眼,感受古诗词意境之美;4.知人论世,感受古诗词情感之美;5.创意运用,感受古诗词表达之美。</p> <p class="ql-block">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激发了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古诗词教学能力的自我审视与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又带着更多的思考,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路上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