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卖糖七十载,滁州街头立铜像(图)

夜辰思语

一位滁州市民蹲在雕像前,仿佛陷入回忆中。   日前,滁州一座新落成的铜像勾起了市民的回忆。“这不是卖薄荷糖的老爷爷吗?”一名初中生经过时一眼就认出了铜像人物。记者了解到,铜像原型叫张志忠,是滁州市一位传统手艺人,他走街串巷卖糖70年,今年4月离世。       薄荷糖飘香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滁州市育新路上的张志忠铜像前,只见一位面容慈祥的“老爷爷”坐在木凳上,身体前倾,弓着腰,手里攥着纸袋,神情专注地包糖。那熟悉的面孔,栩栩如生的神态,吸引不少过往市民观看,有的市民还与铜像合影留念。   张志忠以传统手工制作香蕉薄荷糖为生,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他头顶特制的售货木架,数十年如一日,走街串巷,令当年的孩子难以忘怀。   薄荷糖色泽乳白,周边有粽子一样的棱角,它的主要制作原料为白糖和薄荷。放入嘴中,淡淡的薄荷香由口及鼻,顿即感觉神清气爽,芳香怡人。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张志忠手工制作的香蕉薄荷糖成了城乡孩子眼中最稀罕的零食。市民林先生说,他们家三代人都吃过老人的香蕉薄荷糖。   张志忠的大儿子张少松说,父亲生前还有个特殊的顾客,每次一买就是20元的糖,寄给远在日本的儿子解馋。   岁月催人老   张志忠独具特色的叫卖声,也让滁州人怀念。那声音悠长,极具穿透力,很多孩子都是顺着他的叫卖声,穿过数条街巷找到他的糖摊,然后大快朵颐。然而,2000年后,年逾七旬的张志忠体力下降,虽然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大街小巷,但叫卖由小喇叭代替,代步工具成了电动三轮车。   今年4月13日,时间仿佛定格,这位卖糖老人走完第85个春秋。张少松告诉记者,他家祖籍山东历城,祖上120多年前迁至滁州,并在此落户安家。祖传以制糖为业,父亲张志忠15岁就学会了制作薄荷糖,并开始走街串巷。每天凌晨时分制糖,四五个小时做好全天要卖的糖。然后,把糖装进自制的糖盒子里,天蒙蒙亮就头顶着糖盒子走出家门,天黑才回家。   张少松说,由于长期头顶10余斤糖盒,父亲头骨已经被压成四方形,头发也磨光了。   过去卖糖全靠步行,张志忠几乎跑遍了滁州周边所有乡镇,还到过来安县和全椒县。由于长期奔波,平均一年要穿破5双纳底布鞋。然而,就是靠这项传统手艺,张志忠养活了5个孩子。   大儿接衣钵   “我不能让父亲传统手艺失传!”张志忠去世后,64岁的张少松接过父亲的衣钵,继续制作和售卖香蕉薄荷糖。他说,父亲不在了,他卖糖只是给滁州人留个念想,也权当锻炼身体了。与父亲不同的是,他将糖盒绑在自行车上,推着叫卖,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张少松说,制糖是非常辛苦的差事,不仅起早,而且熬制温度必须控制在170摄氏度左右,温度高了粘牙,低了凝不成块,父亲测试从不用仪器,全凭手指,瞅准火候迅急插入糖稀中,不会有半点偏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火烤水烫,他右手中指已经扭曲变形,落下了残疾。   “现在已经没人愿意再学这项手艺了!”张少松说,制糖手艺曾令他们家多次渡过难关,现在条件好了,再也没有人愿意学了,太可惜了!   张少松打算再干两年,准备招个张姓徒弟,毫不保留地将手艺传给他。   城市记得他    城市记得他   在采访中,文化商业街区工作人员禹平红告诉记者,选择当地人普遍熟知的传统艺人作为铜像原型,能快速融入市民生活和地方经济,又尊重了地方文化。   “为普通市民竖铜像在滁州市还是第一次!”滁州市文化馆馆长、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郑德泉说,薄荷糖老人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为其竖铜像是崇尚劳动人民优良品质的民俗文化行为,应予以肯定,它唤起人们对过去美好事物的回忆,为这个城市留下一个温暖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