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 <p class="ql-block">大美青海之旅这站是塔尔寺,但导游先带我们来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未到之前,导游交待,在塔尔寺,需要注意这些 </p><p class="ql-block">1、进出佛殿时,不能踩门槛,尽量遵守左进右出的规则;</p><p class="ql-block">2、进到寺内不能抽烟,经院和殿内不允许拍照;</p><p class="ql-block">3、不可以用手指指佛,只能五指并拢向佛等等。</p><p class="ql-block">4、寺内的转塔、转经筒都是顺时针转动的</p><p class="ql-block">5、如果想拍照,可以先礼貌地询问是否接受,哪个区域不能拍,提前做好沟通,避免冒犯</p> <p class="ql-block">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距塔尔寺不足500米,是塔尔寺大景区内唐卡、泥塑、堆绣等十六种藏文化艺术的制作技艺展示,并可亲自参与体验的景点。由于整座塔尔寺坐落在八座山峦围起来的山谷中,形似八片莲花,所以塔尔寺也被称为 " 八瓣莲花塔尔寺 "。而" 八瓣莲花 " 民间艺术,则是将以八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聚莲花一身,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非遗产品 “八瓣莲花”,包括银铜器、堆绣、镶丝、雕刻、壁画、藏毯、农民画、泥塑</p> <p class="ql-block">导游将我们交给一小伙子,一开始小伙子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后来说到属相和年份的关系,说每个人的幸运数字不一样。到最后说他的师父本事才大呢。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小房间,师傅坐在前面,我们面对面坐着。他手一指,就哪个人上去。只要坐在他面前,什么也不用说,他就给你算命一样说你的性格脾气啊经历运势啦,我当然知道,这其实就是相面罢了</p><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的说得准,有的说不准,还有他的许多话都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比如他说我们一团友,说他从小吃苦,一生波折,但是以后苦尽甜来,会越来越好。有的人,他给说了几句,就摆摆手让离开,有的人,他说你去抄经书吧。而有的人,他说你要请五眼天珠(天珠从一眼到九眼,越是数字大,请的钱肯定越多),就让人把我们带到旁边的地方,这里的柜台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天珠。</p> <p class="ql-block">当然,你可以请,你也可以不要。但是架不住有人相信呀。俗话说的好,千金难买我愿意。所以确实有人花了几万,请了八眼天珠的。</p> <p class="ql-block">前往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全貌。大金瓦寺和小金瓦寺尤为耀眼。</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景区前可见有藏医医院,据说很难预约。</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的大殿、圣洁的白塔,枝繁叶茂的菩提树,匍匐叩拜的信徒,以及已被磨亮的地面......塔尔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同时也是西宁甚至青海旅游的金字招牌,始终吸引无数信徒和旅行者慕名前来。</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导游图</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景区外景</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中山门入口处</p><p class="ql-block">塔尔寺的正门,如同一个城楼。顶端是三座木制斗拱,技艺精湛,上覆琉璃瓦和小金塔。</p> <p class="ql-block">穿过过门塔上到坡上,迎面有八座并排矗立的白塔,尖顶,上圆下方,名八宝如意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八件大事而建。从东到西依次是莲聚塔、菩提塔、四谛塔、神变塔、降凡塔、息诤塔、尊胜塔和涅盘塔。也是游客必拍照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塔尔寺如来八塔北面有一座山门,上有一大两小三座塔,那就是过门塔,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系砖块建成,有雕砖斗栱,上有用藏文雕刻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音)。原为4门,后改为2门,昔日进出塔尔寺必经此塔,因此而得名。相传这里是宗喀巴之母下过帐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前往祈寿殿</p> <p class="ql-block">祈寿殿</p><p class="ql-block">祈寿殿是全寺最小巧的宫殿式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及弟子的佛像三十多座,木刻浮雕,层层重叠,是塔尔寺木刻艺术的结晶所在,信众们会来此祈祷长寿。院中枝繁叶茂的菩提树格外重要,相传是宗喀巴大师诞生之日,母亲在剪断脐带时滴了三滴血,后来这个地方就长出了菩提树。每到盛夏,浓阴蔽日,花开时节,芳香四溢,因此该殿也被称为“花寺”</p><p class="ql-block">塔尔寺祈寿殿正前方有一块非常珍贵的石头,传说宗喀巴母亲生前背水途中常靠着它休息,故名“憩石”。自从此石被信徒视为朝拜的圣物后,又被称为“护法磐石”。石头上面贴满钱币,是信徒和游客对佛虔诚的一份心意。据说,能将钱币贴在石头上人是心中有佛,贴不上说明心中没佛,佛也就不会收的。</p> <p class="ql-block">大经堂</p><p class="ql-block">大经堂是塔尔寺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也是全寺僧人集中诵经的地方,这里可供千人同时礼佛诵经。四臂神龛中供有宗喀巴大师千尊鎏金铜像,设有达赖、班禅以及寺院总法台的法坐。大经堂的走廊上,磕长头、全面匍匐的信徒和僧众不在少数,他们多是远道而来的藏族牧民;赶上适当的时间,可以围观喇嘛们聚集在一起、神情夸张、时不时猛然击掌的场面,这正是辩经。</p> <p class="ql-block">大经堂的正殿,供喇嘛们每天修早课。殿内悬挂了18幅立体堆绣,它们的眼睛是黑珍珠,指甲是象牙,头发胡须都是信众提供的真实材料。现在立体堆绣的技艺已失传,除了该殿外,其他佛殿的堆绣都是平面堆绣。</p> <p class="ql-block">大金瓦殿</p><p class="ql-block">位于塔尔寺正中央的大金瓦,是全寺最古老的建筑。其金光闪闪的殿顶值得瞩目。据记载,殿顶初期由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打造而成,后期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的云头、滴水的莲瓣,处处精致,一派莲池佛国的景象。殿内为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而建了11米高的大银塔,塔尔寺因此得名,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正殿门前,是菩提树的子树。而母树,就是相传宗喀巴大师出生时三滴血所化的菩提树,已被塔围住了。这两棵母子连心树,它们的根始终相连。到了秋季,菩提树的叶子一叶难求,因它不仅不再需要开光加持,据说有缘人还能在叶中看到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的“塔”,高11.26米,指的就是为了保护菩提树建的塔。而大金瓦殿,则是后人为护塔护树才在塔的基础上修建的殿。这就是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的缘由,而母菩提树的主干和宗喀巴的狮子吼自画像,则被石塔、木塔、银塔、金塔渐次包裹。</p> <p class="ql-block">小金瓦寺</p><p class="ql-block">小金瓦寺是塔尔寺的护法神殿。殿内设有造型怪异的金刚力士佛像、“跳神“面具,小金瓦寺护法殿里面二楼那些猴、猪、马、牛、羊、秃鹫、熊等的已经一千多年了的动物标本,真的太让我震撼了,它们真的看一眼都觉得有一千多年前“猛禽”的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达赖遍知殿的绿色瓦顶</p> <p class="ql-block">文殊普观殿</p> <p class="ql-block">诉说着沧桑历史的转经筒长廊</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内最大的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寺内红墙</p> <p class="ql-block">稣油花馆</p> <p class="ql-block">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p><p class="ql-block">酥油是藏族同胞的日常饮食,也是塑制酥油花的原材料,通常由寺院艺僧制作完成。制作酥油花的过程非常艰苦,为避免酥油受热融化变型,僧人们制作时常需要用将手浸在冰水中降温。藏族同胞们深信,凡诚心欢喜以酥油花供养诸佛菩萨和护法者,可以息灾增益,必得安乐、大福德等。</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酥油花,用酥油制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壁画属于喇嘛教宗教系画,风格上具有浓郁的印藏味道。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壁画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想巧妙,布署适然,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艺术三绝 | 堆绣</p><p class="ql-block">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青海西宁塔尔寺九间殿</p><p class="ql-block"> 九间殿又称文殊菩萨殿,为汉式硬山顶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三间,面积592平方米。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初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扩建。廊柱为藏式朱色八楞柱。整座大殿以三间为一单元,由北向南分别为狮子吼佛殿、文殊殿和宗喀巴殿</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是一座高五层的藏式建筑,屋顶镏金铜瓦,房脊金顶装饰,鞭麻墙镶嵌铜镜。门楼雕梁画栋、造型精美。殿内主供高11米铜质文殊菩萨镏金像。</p> <p class="ql-block">青海西宁塔尔寺太平塔</p><p class="ql-block"> 太平塔又被称为天下太平塔,1942年为纪念九世班禅为塔尔寺众僧讲授时轮大灌顶法而建造的,塔高三层,是塔尔寺最高建筑,门前有石刻的“天下太平”字样,环绕在寺周围的植物是菩提树。造型别致,古雅秀丽。</p> <p class="ql-block">青海西宁塔尔寺印经院</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印经院专门印经典著作,制版、刻版、印版、印刷、洗版、裁装等机构健全。这里印制的各种经典著作,不仅供给本寺和省内藏传佛教寺院僧人学习用书,还销往西藏、甘肃、四川、内蒙等地的寺院,在保存、交流和发展佛教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青海塔尔寺印经院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红墙边菩提树下,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建筑艺术采用藏,汉结合,造型美观,外墙上安装铜镜,以鞭麻装饰,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大威德金刚,藏传佛教密宗护法</p> <p class="ql-block">回望中山门入口</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经院。在塔尔寺,门前竖立两根经幡的则是经院</p> <p class="ql-block">大经堂(显宗经院)塔尔寺是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显宗学院设在大经堂,是塔尔寺最早的一所学府,主要学习佛学显宗理论,认为显宗是佛教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时轮经院”,是塔尔寺四大学院之一,为二层平顶藏式经堂建筑,屋顶装饰鎏金宝顶、法幢、法轮、金鹿等,鞭麻墙、藏窗、铜镜镶嵌,于公元1817年按照香萨班智达·洛桑达吉嘉措的建议由第四十五任大法台却西·阿旺夏珠丹贝尼玛创建,几经维修始具规模,此经院的学僧主修密宗母续时轮金刚本尊,父续大威德金刚本尊等,次修天文历算、星辰运算等,对各方面成绩殊胜者授予“泽仁巴”历算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青海西宁塔尔寺密宗经院</p><p class="ql-block"> 密宗经院传授"三密大法",即通过身密、口密、意密可达到佛境,这种意境便是"即身成佛",经过3至5年的学习,考试成绩合格者授予"欧然巴"格西学位。</p> <p class="ql-block">医明经院是塔尔寺四大学院之一,曼巴是“医生”的意思,“扎仓”是经院的意思,这里培养了很多知名医师。该学院主修密宗大日如来、药师佛、不动佛等藏传密法,次修藏医《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八支二主疏月光论》、《蓝琉璃》等医学名著,对各方面成绩佼佼者授于“曼仁巴”即医学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医明经院正殿同样供喇嘛们上早课使用,不过主要是修医学的喇嘛。同时呢,这里存放的经卷主要是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医学经卷。殿内的主尊,自然是消病消灾的药师佛。</p> <p class="ql-block">宏伟建筑</p> <p class="ql-block">整个塔尔寺高低错落,气势雄浑,依山就势地分布,建筑的颜色实在是鲜艳夺目。无论红色,金黄色,还是白色,蓝色,还有屋顶的黛瓦,各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殿堂楼阁,不计其数。</p> <p class="ql-block">走出塔尔寺大门,沉浸在塔尔寺美丽动人心魄的色彩中。我无意间举目回眸,雄浑壮丽的塔尔寺依山而筑,伟岸挺拔。</p><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栉比鳞次、层层叠叠,门楼、塔尖、屋顶、院落互为映衬、浑然天成、气势恢宏,宛如镶嵌在祖国大西北一颗璀璨的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