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8日23时,六点九级大地震突然降临在北非国度-摩洛哥王国,重灾区摩洛哥千年古城-马拉喀什古城,瞬间成为世界的聚焦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Marrakech),始建于1062年,中世纪时,马拉喀什曾两度为摩洛哥王朝的首都,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详见<a href="https://www.meipian.cn/4ivs9lh9"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i> </i>拾光记忆之《探秘摩洛哥四大皇城》</a>),也一度成为摩洛哥王国的代名词。马拉喀什人口约40多万,为摩洛哥王国第三大城市,虽然,它地处沙漠边缘,但却气候温和,林木葱郁,并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深受游客特别是欧洲游客的喜爱,被誉为“摩洛哥南方明珠”,也成为“欧洲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然而,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得马拉喀什这座千年古城瞬间成为一座危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个老城满目疮痍,</span>数千人失去生命。</p> <p class="ql-block">自己的家园震成了残垣断壁,碎石瓦砾。</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宣礼塔也未能幸免。(注:以上照片来自网络)</p> 三年前的记忆 <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唤起了我三年前的记忆。2020年初,我曾从卡萨布兰卡出发,逆时针在摩洛哥大地上画了一个圈的自驾旅程,全程<span style="font-size: 18px;">2233公里,而自驾之旅的第二站就是</span>马拉喀什。</p> <p class="ql-block">不过,与摩洛哥其它地方相比,我对马拉喀什的感触似乎没有那么的深切。在撰写摩洛哥游记时,大篇幅地记载了沙哈拉沙漠、舍夫沙万(<a href="https://www.meipian.cn/48webt6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拾光记忆之《舍夫沙万 - 北非山坳中的“蓝白小镇”》</a>)、丹吉尔(<a href="https://www.meipian.cn/4jpxuti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拾光记忆之《北非之角 - 丹吉尔》— 一座与西班牙隔海相望的摩洛哥海港城市</a>)、而马拉喀什只是在《探秘摩洛哥五大皇城》中做了少量的记录。地震后的今天,翻开那三年前的一张张照片,我倒觉得应该作为一篇美篇加一详细记录。</p> <p class="ql-block">2020年2月2日下午,正值爆发新冠疫情之际,我们乘坐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的AT983航班抵达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卡萨布兰卡。入住摩洛哥著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附近的酒店。图为卡萨布兰卡的地标哈桑二世清真寺。哈桑二世国王为摩洛哥开国之父默罕默德五世的儿子,现任国王默罕默德六世的父亲。</p> 第二天一早,我们告别哈桑二世清真寺,驱车3小时前往皇城马拉喀什(Marrakech)。 <p class="ql-block">考虑到马拉喀什老城区比较杂乱,停车难,我们选择了离市区13公里的这家俱乐部酒店(Iberostar Club Palmeraie Marrakech)。</p> <p class="ql-block">酒店为四星级,大堂豪华气派。</p> <p class="ql-block">并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p> <p class="ql-block">客房温馨舒适,标准间每晚110欧。</p> <p class="ql-block">床头背景墙上挂着一幅沙漠骆驼挂画,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地处沙哈拉沙漠的边缘。</p> <p class="ql-block">酒店设有室外游泳池,供游客休闲锻炼。</p> <p class="ql-block">应该说,110欧的价钱,这家酒店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p> 红色皇城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国度,它们还喜欢用色彩描绘一座座城市,比如:“蓝白小城”舍夫沙万、“白色皇城”拉巴特、“黑色皇城城”梅克内斯及“蓝色皇城”菲斯等,而马拉喀什则冠以“红色皇城”。</p> 在这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采用红色砂石修建而成,呈现出来的都是红色。 当你走进马拉喀什老城,你完全置于红色的建筑所包围之中。 <p class="ql-block">无论是民宅,清真寺,还是新区建筑,都呈现一种红色调,或清淡,或浓烈。</p> 实际上,“马拉喀什”在阿拉伯语里,就是“红颜色”的意思。因此,马拉喀什“红色皇城”的美称实至名归。 库图比亚清真寺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的主要游览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库图比亚清真寺、德吉玛广场、巴迪皇宫</span>都集中在老城区,只有马约尔花园及伊夫圣罗兰博物馆位于新城。</p>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库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位于马拉喀什旧城的中心,是马拉喀什的标志性建筑。</span></h3> 清真寺建于公元11世纪,是当年建造拉巴特的哈桑塔的建筑师雅库布·埃勒·曼苏尔主持修造的,以纪念击败西班牙人的胜利。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尖塔高67米,外表富丽堂皇,每层的四面开有窗洞,窗檐和塔身有壁画和浮雕,镶嵌着精美的马赛克,塔顶有三个大小不等葫芦般的金色球体。</p> 清真寺北侧的院子里,整齐地矗立着一排排石柱和残垣断壁,应该是清真寺部分坍塌的遗址。目前在用的,只是其一部分。清真寺只对穆斯林开放,当你靠近清真寺大门时,就会有人提醒你不要入内。 同其他清真寺相比较,库图比亚清真寺的独到之处在于,当年修建尖塔时,在粘合石块的泥浆中拌入了近万袋名贵香料,使清真寺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因而又有“香塔”之称。 <h3>清真寺的宣礼塔主要用于召唤信众礼拜,早期是以火把照明的方式,后期由专人呼叫,现代则采用了扩音器。傍晚,在回停车场取车途中,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宣礼塔的喇叭突然响了起来,让我亲身体验了一回被“宣礼”。</h3> 巴迪皇宫 <p class="ql-block">巴迪皇宫(Badi Palace)</p> <p class="ql-block">1553年,马林王朝覆灭,新建立的萨阿德王朝定都马拉喀什,并在此修建皇宫。</p> 巴迪皇宫原本建造有360间房、一个135米乘110米的庭院、一个90米乘20米的游泳池,以意大利大理石和大量的从苏丹进口的黄金进行华丽装饰。 一个个拱门显示着当年皇宫的辉煌。 残垣断壁都记录着当年的光辉岁月。 与马拉喀什的民宅一样,皇宫采用的都是红色沙石,呈现一派红赫色。 巴迪皇宫,拉伯语: قصر البديع,意味无与伦比的宫殿。然而,后来阿拉维王朝的苏丹伊斯梅尔,从这里运走了很多建筑材料和装饰品,送到梅克内斯修建自己的皇宫,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在这次大地震中,也不知道它的命运如何。 马约尔花园 <p class="ql-block">马约尔花园(Jardin Majorelle)。马约尔花园,又称马若雷勒花园,建造于1924年。它有两任主人,第一任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马约尔( Jacque Majorelle);1962年马约尔去世后,第二任是法国时尚设计大师伊芙·圣·罗兰( Yves Saint Lawtent)。</p> 正是这样两位名人使得花园成为马拉喀什的热门景点,受到欧洲,特别是法国人的青睐。我们到达时,这里已排成长长的购票队伍。 <p class="ql-block">马约尔花园位于马拉喀什新区。</p> <p class="ql-block">与老城区相比,这里道路宽敞,整洁,洋溢着法国情调。</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旅游马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马拉喀什的一道风景线。</p> 走进花园,是一蓝色调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喷泉水池。 还有很多各式盆景装点着水池喷泉。 <p class="ql-block">马约尔花园堪称一个大植物园,满眼的郁郁葱葱。</p> 高耸笔直的棕榈树。 各种特色的热带植物竞相斗奇。 仙人球和仙人掌是这里的主角,据说有一百多种的仙人球掌生长在这里。 在花园的一草丛中,竖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Memorial Yves Saint Laurent”。2008年YSL去世后,YSL的骨灰被洒在花园里,长存于他最喜爱的花园。目前,马约尔花园有YSL基金会管理。 如此精美精致的花园里,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 <h3>这栋蓝色的小别墅,是马约尔花园的网红景点。</h3><h3></h3> 这里挤满了游客,主要是欧美游客。 <p class="ql-block">马约尔花园内的建筑的基调是蓝色,这种蓝被称为“马约尔蓝”。</p> <p class="ql-block">耀眼的蓝和跳跃的黄色装饰,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p> 小别墅两个网红拍照点,一是这个楼梯。 游客络绎不绝地坐在楼梯上拍照留念。 二是这扇像中国算盘一样的金黄色窗子。 这里排队拍照是必须的。 圣罗兰博物馆 马约尔花园旁边是圣罗兰博物馆(Yves Saint Laurent Museum)。入口处为露天前厅,一堵墙上镶嵌着罗兰的LOGO;地面上,镶嵌有一个刻有尺度铜圈。 室内空间包含400平方米的永久展厅,15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 <p class="ql-block">这里展出了伊夫·圣罗兰先生各个时期设计的5000件服装、15000件高级时装配件。</p> 德吉玛广场 德吉玛广场(Djemaa el-Fna)。这一位于老城中心,看上去极其普通的广场,却是马拉喀什最具历史意义的地方,也是摩洛哥八项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之一。 <p class="ql-block">按照驴友攻略,我们选择了广场旁的这家Cafe de France咖啡馆作为晚餐和观赏广场盛况的地方。 </p> 我们到达时,上面已经坐满游客,靠近露台边的更是座无虚席。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一边品尝摩洛哥“美食”,一边欣赏马拉喀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当然,美食必须加引号。</p> 为了便于游客欣赏夜间广场的景色,广场的周边,有不少这样的咖啡馆。 不过,应该说Cafe de France咖啡馆的位置最好。 坐在露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广场,西南方的库图比亚清真寺宣礼塔都能纳入镜头,还可以欣赏落日余晖。 <p class="ql-block">客观地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德吉玛广场呈现出的是马拉喀什上千的文化传统。然而,实在谈不上美感。广场四周都是简易而普通的建筑,屋顶上一个个卫星天线显得十分杂乱。</p> <h3>傍晚时分,人流不断从库图比亚清真寺方向涌进广场。<br></h3> 早在12世纪,这里只是马拉喀什的行刑广场。到了16、17世纪,广场成为著名的商业和民间演出场地,延续至今。 白天这里摩肩接踵,人声鼎沸,聚集了舞蛇、耍猴、喷火、算命等各类杂耍表演以及兜售各类工艺品、食品的商贩。 傍晚时分,德吉玛广场进入最热闹的时刻。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br></p> 夜幕降临,这里又开启了烧烤模式,广场成了吃货的天堂,白烟夹杂着香料的芬芳弥漫在空中。 此时的广场,挤满夜市排挡,成为吃客的天堂。 <h3>据说这个场景一千多年来一直如此,也是因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r></h3> 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金色。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宣礼塔在金色晚霞的映衬下,显得十分雄伟壮观。 <p class="ql-block">库图比亚清真寺见证了马拉喀什的千年历史,2023年9月8日,它又见证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地震</span>给马拉喀什带来巨大灾难。愿真主安拉保佑摩洛哥,愿马拉喀什重现以往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告别马拉喀什,翻越阿特拉斯山脉,驶向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详见<a href="https://www.meipian.cn/48zhf172"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拾光记忆之《走进非洲撒哈拉》</a>)</p> <p class="ql-block">很遗憾,没有在马拉喀什拍照留念,最后,只能选取在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前留影收尾,在此,谢谢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们一起期许天下太平,世人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