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仲夏的一场远行》(二)

张清

<p class="ql-block">  原与几位好友约定的在芒康汇合,因他们的行进速度加快,22日,提前一天在巴塘“汇师”。</p><p class="ql-block">&nbsp; 23日 ,进入西藏在海通沟段因前方交通事故被堵一个多小时,在芒康换道214国道滇藏线后,红拉山下因路面施工又被堵近一个小时。过了红拉山垭囗,214国道从海拨4700多来迅速下降至2000多米,澜沧江在这里也是加速下切,两岸山体几乎呈90度,公路在陡峭的绝璧中穿行,红拉山垭口至德钦县城,算得上是滇藏线上云南境内最险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 214国道边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 早上去拍的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  上盐井天主教堂位于214国道旁,己在藏区存在了一个半世纪,是目前藏区唯一保存下来且正常使用的天主教堂,这里是藏区,但80%的藏民都信奉天主教。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开始用藏文“上课”,传教士死后也葬在这里。2014年5月我到这里时只是在外围看了看,没有进入教堂大厅。这次我们将车直接开进教堂院内,一位面善的阿妈在这里晒太阳,经她同意后,打开了教堂大门,当打开灯后,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今天六月,班禅大师巡游藏区时曾到过这里,更加表明了藏传佛教对他教的包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芒康盐井古盐田位于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澜沧江东西两岸,历史悠久,已有千余年历史。该盐田历史悠久,现有盐田3000多块,1300年古盐田,被称为活着的茶马古道,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盐田位于澜沧江边,村民从两岸的天然卤水井用木桶取出卤水,再晾晒打理为食盐。这里祖祖辈辈靠晒盐生存,搭晒台、背盐井里水、晒水、收盐、卖盐是这里人们生活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  德贡公路,从云南德钦县到贡山县的一条省道,穿越横断山脉,从梅里雪山东坡至西坡,将国道214与219相连,将原两地近14个小时、950公里的路程缩短为4个小时、95公里。翻越碧罗雪山,从澜沧江流域到怒江流域,这里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这条公路从2007年开始施工建设到正式通车用了12年。在经过孔雀山时,我们没有走仅用十多分钟的孔雀山隧道,选择了需耗时2个多小时,翻越了几乎废弃的孔雀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  从巴塘至德钦我们走了一天。</p><p class="ql-block">&nbsp;&nbsp; 从德钦至219国道上的丙中洛我们用了一天。</p> <p class="ql-block">  德贡公路在贡山县的捧当乡闪打村跨过怒江就接上了219国道,过桥右转前行约24公里就到了丙察察的起点丙中洛镇。</p><p class="ql-block">&nbsp;&nbsp;“ 丙察察”是驴友与越野爱好者对云南境内的丙中洛镇、西藏境内的察瓦龙乡与察隅县县城这三个地点串起来的一段路的简称,也有“滇藏新通道”、“第七条进藏线”、“第二条滇藏线”等称呼。因219国道的重新规划,287公里的丙察察被纳入中国最长国道内,丙察察再次声名鹊起。丙察察没打通之前,察瓦龙乡至县城察隅需绕行泸水、大理、丽江、迪庆、德钦,在芒康接上318国道后,经左贡、八宿、然乌再换道至察隅县城,乘坐客车最快最顺利也得五至六天。这条路没打通之前,这个乡也就一个女孩读完初中,三年中,他的哥哥在寒暑假接送她去县城的学校,单次步行需要9天时间,一个来回就是18天,途中带足干粮,夜宿山洞,路中艰辛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6月初,我的同学与我同事等四人结伴去走丙察察,过了察瓦龙我鼓励他们去甲应村,我说甲应村是丙察察的灵魂,不去甲应村就像大年三十没吃肉糕,他们去了,在甲应村住了一宿。没带睡袋没带干粮,克服了很多困难,他们很幸运,天公作美,进出道路不湿滑,平安进出。他们看到了梅里雪山西坡这个村落自然天成的样子,当回到丙察察线上我才啥了一口气,因为他们进去后,我始终捏着一把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7月24日,在过了大流沙经过察瓦龙检查站时,值班民警再三告诫我们:前面二百多公里无任何补给及车辆维修站点,路面全是碎石非铺装路面,车辆请保持20迈左右的速度前行,特别叮嘱:甲应村交通管制,请不要前往!一大早从丙中洛镇出发,通过莉景查阅当天甲应村全天的天气状况,显示下午日落时分日照充分,遇见日照金山的可能性为95%,突然告知不能前往,我们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在察瓦龙乡午餐时,经过抖音才知道交通管制是因为7月20日下午一辆奔驰车在前往甲应村途中坠落1000余米,造成一家三口及一位搭乘者身亡。</p><p class="ql-block"> 世上有许多阴差阳错,没有纳入行程之列走丙察察我的同学与同事,在我的“唆使”下,他们不经意的去了甲应村,走丙察察必去甲应村的我,却因为一起交通事故把我挡在了进村的大门。丙察察全线现己插上“中国中交”的彩旗,预计丙察察未来三年内会全线封闭施工,不要说进甲应村,丙察察也会嘎然而止。5月21日,纪录片《消失的丙察察》在全国上映,预告片中的中文字幕这样写到:一条即将消失的道路,一半天堂,一半地狱,越野人心中终极的穿越路线。</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刷黑以后的丙察察通车后再行,个中的味道肯定是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一百多年前,丙察察就是一条马帮运送茶盐到藏区,再把马匹换回云南的茶马古道。走完丙察察感觉不出它有多险,老虎嘴、大流沙只要不是特恶劣的天气,通过时都是很轻松,沿途风光也感觉不出有特别的美,但他有多虐只有走过的人才明了。287公里中间不停顿需耗时13个小时,平均时速22公里。进入西藏境内,没有半米铺装路面,炮弹坑、交叉轴、搓板路、碎石路轮流或同时上演,所以有人建议将丙察察改为蹦擦擦。秋那桶至怒江大桥的近40公里,路面几乎是贴近怒江,汹涌江水几乎可以淹没车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声。本是逆怒江而上,时不时让自己迷失方向,感觉是顺江而下,后经仔细观察,是因为上游来水太猛,出口过窄,来水倒流,倒流路段有时是200-300米,有时是2-3公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同行四车,各车有各车的故事;各人有各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过大流沙汪兄的车右门被滚落的石子砸了个小窝;陈老弟的北京40在6631公里处因电机连接线刀切样断落,无法前行,救援车辆在准备出发前被有着十多年柴油车驾驶经历的吕大师看出了端倪,在大雨来临前排除了故障继续前行;吕大师的tk300在经过丙察察最后一个垭口益秀拉垭口时右后轮严重缺气,用加气泵加压2.9后,前行不到500米即降到1.9,后在天黑前全员上阵换上了备用胎,结果是轮胎侧壁破裂,代价是1200大洋购买一条新胎;我的tk300在格聂南线快接近巴塘县城时被山上滚落的小石子砸中前挡玻璃,只是很细微的一个小裂纹,丙察察一天的颠簸,出现了长达20多公分的三条裂口。</p><p class="ql-block">&nbsp;&nbsp; 同行罗子锅年轻气盛,近300多公里的颠簸,结石无处安放,后半段彻底崩溃,好在两颗强力止痛片让他熬过了在察隅县城的一整夜和丙察察的后半段……</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219国道在到达察隅县城后暂时中断,近300公里至墨脱的道路在2022年已部分开工,因地质结构复杂,预计施工需5至6年,打通后与即将通车的派墨公里相连,这条在热带雨林中穿行的边陲路线必将成为219国道上的一条靓丽大道。</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晚上十一点,15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丙察察的终点察隅县城,提前准备的晚餐茶已凉,菜也不是很丰盛,但大家很兴奋很自豪,酒足饭饱,转钟后才慢慢散去。</p> <p class="ql-block"> 怒江在这里通过丙中洛村</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贡当山</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贡当山</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村</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p> <p class="ql-block"> 秋那桶村</p> <p class="ql-block"> 甲应村(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丙察察第一村塔松村</p> <p class="ql-block"> 大流沙</p> <p class="ql-block"> 长成大树一样的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察瓦龙前行约23公里,过怒江大桥,丙察察线就驶离了怒江。玉曲河也在这里汇入怒江。</p> <p class="ql-block"> 熊珠拉垭口</p> <p class="ql-block"> 目若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