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迎春回国后,一直没能见面,有一天秉恒来电话谈到此事,我和秉恒都觉得仨人应该碰碰头。关于地点,无非沈阳、吉林、通化三地,炳恒认为,由于迎春短暂在沈阳居住,对沈阳不了解,所以在沈阳见面不妥,在吉林或是通化看情况而定,早前我曾与秉恒联系,谈及妻子种牙一事,秉恒说,如果想要到吉林种植,便可二者兼顾,到吉林聚会。撂下电话,秉恒便与迎春联系。当晚迎春与我沟通,商讨三人见面一事,迎春也意属吉林,认为在吉林可以看到更多同学,特别是王志刚,三十年没有见面。最后三人商定,9月6日在吉林见面。</p><p class="ql-block">6日早6时,自通化驾车出发,9时到达吉林。迎春坐高铁,预计11时到达。</p> <p class="ql-block">自2014年聚会,有9年没有见着秉恒了,一见面,感觉秉恒没有多大变化,精神饱满,容颜不老,言谈仍与以前一样自然朴实。一番畅叙离别情怀,见秉恒有诊疗工作,我便与妻子去北山游览。</p> <p class="ql-block">北山,1984年毕业后来过,倏忽之间,恍恍然已39年。当年青春小子,现今花甲老翁,重登北山,天地不移,人间已非昨日。</p><p class="ql-block">关于北山的记忆早已淡漠 ,但父亲在1962年拍的一幅照片却还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照片中父亲的身后背景是一行字———天下第一江山,今天站在玉皇阁前,遥想当年父亲在我一周岁时到此游览,不会想到60年后儿子在“天下第一江山”的匾下同样感叹江山如此多娇。</p><p class="ql-block">11时,返回秉恒的口腔门诊部,见到迎春,一别6年,时光真快、相距真远,但时空交叉点汇聚到相会的这一天,迎春没老,只是瘦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午,秉恒领我们到吉林乌拉火锅就餐,席间问炳恒,乌拉是什么意思,秉恒回道,乌拉是大江边的意思。松花江是吉林的魂,乌拉是数百年城市历史的永恒载体。</p><p class="ql-block">饭毕,秉恒领我俩登龙潭山,龙潭山有高句丽遗迹,说明龙潭山一千多年前就蕴生了人文历史,在龙潭山上俯望吉林市,看到辽阔的吉林盆地在周边的群山之中静谧而祥和。吉林盆地比通化盆地大,松花江也比浑江宽广,通化是小一号的吉林,由于通化早先是满清封禁山区,所以,吉林所承载的历史是通化不能比拟的。</p><p class="ql-block">秉恒体力很好,手里拎着两瓶酒登山也未见疲劳,迎春也不甘示弱,紧跟在后,倒是我这个相对来讲小年轻的却疲惫时要求休息。</p> <p class="ql-block">晚上,是这次聚会的高峰时刻,秉恒在假日酒店宴请在吉大学同学,计李秉恒、刘迎春、甘慧欣、张丽华、雷艳明、王志刚、柳安生。席间,大家回味往事,互致将来,群情和谐而激昂,特别是王志刚,30年未看到刘迎春,提及过去,激动感念之情溢出心怀,频频举杯,将晚宴推行高潮。</p><p class="ql-block">晚宴后秉恒担心我俩没吃饱,又驱车青岛路,到一家吉林市老字号——回族饸饹铺,饸饹面真好吃,满满的一碗面盛装的是数十年温暖真切的同学情啊。当晚我曾作诗一首以抒情怀:</p><p class="ql-block">夜半酒酣向何处?</p><p class="ql-block">秉恒遥指饸饹铺!</p><p class="ql-block">情义满怀共抒发,</p><p class="ql-block">弥香醉梦青岛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妻子在门诊部做了种植,秉恒手术干净利索,术毕既要带我们去松花湖游玩儿。我俩本意是让秉恒坚守岗位,但秉恒坚决要带领我们去松花湖,盛情之下,一行四人前往松花湖。松花湖烟波浩渺,山水一色。坐上游船,悠哉悠哉,我在山水的后移之中进入梦乡,而秉恒和迎春老哥倆叙谈甚欢,似乎忘记了身边的山水,沉浸在往事的流痕之中。</p> <p class="ql-block">7日晚上,王志刚携夫人在龙潭区香园大酒店宴请我们,志刚素来性情质朴、耿直,即使60多岁,言谈依旧直言快语,风趣盎然。酒深情浓,杯酒频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同窗何处情啊。</p><p class="ql-block">志刚得知我和迎春明早离开吉林,晚宴分手之后又由夫人陪同追赶我俩到住宿处,在一饭店继续畅饮啤酒,用志刚的话说:这么多年未见,必须再“磕”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志刚本来安排8日去松花湖坐快艇,让我们享受一下年轻人运动项目的刺激,甘慧欣等同学也要在8日晚上宴请我们,以表达同学情怀。但我和迎春觉得,让大家都受累了,虽然快乐,给同学也添了不少麻烦,特别是秉恒兄,从住宿到游玩儿,到相聚期间的每一餐,都安排的非常周全,65岁的人了,如此“三陪”,怎会受得了!一片谢意在心中,我和迎春在8日早晨带着同学的深情厚意离开吉林,吉林再见!同学再见!虽然相隔山山水水,但1979——1984年用时光和情感织就的旗子,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飘扬。</p><p class="ql-block">这次在吉林,与迎春有很多的交流,即使相隔二万里,但跳动在二地的心灵,彼此的脉动是互通的。五年的情缘,造就了一生的惦念,看到迎春,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岁月,环球同此凉热,即使东半球西半球,但心灵的祝福会有看不见的能量的,安好,安好,是我们彼此超越时空的祝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