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旗鼓的美篇

不倒翁

<p class="ql-block"> 回忆爷爷 奶奶 </p><p class="ql-block"> 李福兆</p><p class="ql-block"> 四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五岁时妹妹也降落人间,为了更好的照顾好弟弟妹妹,爷爷奶奶便承担起照顾我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打我记事起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记忆中的爷爷奶奶一直就是那么老,虽然他们那时候才四十多岁,但是一身黑色的中式衣裳,一条布腰带再加一块蓝道道毛巾,就把人打扮的要多老成有多老成。爷爷是给生产队里面放羊的,一年四季三百六拾五天风雨无阻,奶奶也是每天跟着生产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p class="ql-block"> 他们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才能回家,吃完晚饭之后,奶奶负责刷锅洗碗,爷爷则往炕上一躺,头枕在炕头的铺盖卷上,闭目养神。一米八几的瘦高个,腿往回一曲,大小腿之间便形成了两个大洞,而这个时候我就在爷爷的腿底下钻过来,钻过去的玩。有时候爷爷会让我在他的脸上和头上挤瞌睡虫,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螨虫吧!挤着挤着爷爷竟然打起了呼噜。好奇怪啊!明明挤的我的小指甲都疼疼的,他咋么还能睡着呢?于是我就在自己的脸上试着挤了挤,疼的我差点掉出眼泪来,看来爷爷的确是累了。</p><p class="ql-block"> 每当夏秋季到来的时候,爷爷放羊回来时,总会摘一些桃子、李子、果子等,这便成了我和姑姑平常的最好零食,经常吃的不是肚子疼,就是拉肚子,因此,奶奶就把这些水果给藏起来,不让我俩随便吃。奶奶是个文盲,双手都画不出自己的名字来。平常除了对我和姑姑的溺爱外,更多就是默默无闻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姑姑长我两岁,听说是抱养的,由于爷爷奶奶只生了我爸爸一个,就想着抱养一个姑娘,正好我们村有一家,三年生了三个姑娘,实在是养活不了,所以就把这个老二送人了。姑姑来爷爷家的时候不满两周岁,饿的腿胳膊都和高粱杆一样粗,还没学会走路。爷爷便买了一只奶羊,没过半年就把姑姑吃的白白胖胖的,满院跑的跟转陀螺似的。</p><p class="ql-block"> 稍大点的时候,每当我和奶奶闹脾气,奶奶嫌我太顽皮,故意不理我时。姑姑总是站在我这边,偷偷地把她平常肯用的秘招告诉我,一会吃饭的时候你不要吃饭,奶奶就会过来哄你。于是我便在吃饭的时候,故意撅起小嘴,脸能拉多长拉就多长,明明饿的肚子咕咕叫,口水直往肚子里咽。可就是硬着头皮不去吃,专等着看姑姑的这招灵不灵。没多久奶奶就心疼的过来哄我吃饭了。因为和姑姑相差两岁,经常在一块玩耍,不免也有翻脸吵架的时候,但都是姑姑让着我。与其说是姑侄,有些时候更像是一对姐弟。</p><p class="ql-block"> 爷爷是村里面为数不多的,有文化之人。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正楷书写的和书上的印刷体似的工工整整。每当过春节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找他,让他帮忙写对联。虽然说是平添了不少忙乱,但越是这个时候才越能够体现出爷爷的价值所在。尽管不挣一分钱,满满的成就感一眼就能从爷爷的脸上看得出来。爷爷常给我和姑姑讲,《融四岁让梨》《司马光砸缸》等历史故事。给我们讲仁、义、礼、智、信的含义。使我们从小就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有时候还让我们猜谜语:“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而最难的莫过于学打算盘了,就因为这个学打算盘,可没少挨爷爷拿棍子在手上敲。爷爷的平常做事也是利利索索的,今天的事决不拖到明天,就像打算盘的口诀一样,三下五除二,二一添作五。由于长期和爷爷奶奶相处的缘故,老一辈人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将影响了我的一生。直到我结婚后才从爷爷家分出来,另立门户,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p><p class="ql-block"> 1993年乘我在省城打工的机会,把爷爷奶奶接到省城住了半月有余,每天陪爷爷奶奶逛商场,游公园,玩的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 在往后的一两年中,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一直被病魔缠绕着,直到2003年七月,久病不愈的爷爷赫然长眠,离开了我们。一年后奶奶也摆脱了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爷爷奶奶的相继去世,无疑给了我们全家人一个沉重的打击。由于爷爷奶奶得病卧床长达八九年,爸爸妈妈被拖的只能种点地糊口,饥荒一烂包,所以奶奶的后事就一切从简,草草了事。</p><p class="ql-block"> 关于简单埋葬奶奶的这件事情,爸爸妈妈以及我们全家,一直是非常愧疚的,以至于在面对亲戚和外人的时候,总觉得抬不起头来,最主要的是对不起奶奶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回想奶奶在病重的时候,即便是在被搀扶的一寸一寸的走路的时候,也不忘弯下腰来捡撒在地下的几粒粮食。多少年以后回想起爷爷奶奶的点点滴滴,眼泪不由得独眶而出。</p><p class="ql-block"> 在奶奶去世后三周年的时候,缓过神来的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举办了合葬仪式,事宴做的不算大也摆了二十多桌,请了响工吹打。了却了一桩沉甸甸的心事,也希望爷爷奶奶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我们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p><p class="ql-block"> 爷爷奶奶的一生虽然没有董存瑞式的轰轰烈烈,更没有邱少云式的惊天动地。但是平平淡淡的一生,不就是我们,平头小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吗?单是他们的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这些优良传统,也足够我们后人享用一生。</p><p class="ql-block"> 2023年,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迁坟,于是我们弟兄几个就商量着,把爷爷奶奶迁在了自己家的地里,乘此机会给爷爷奶奶立了一块碑,并由我代笔,以爸爸的名义,写了碑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缅怀。</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9日于离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