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参加在海洋岛举行的大连市教育学院高师函授毕业典礼回来后,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这将是我人生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那一天起,我就是一名大专生。</p><p class="ql-block">在当年,我是乌蟒学校教师中唯一一名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p><p class="ql-block">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对教育认识不够,尤其是在闭塞的乌蟒岛,“读书无用论”的流毒还是根深蒂固。念书有什么用,还不是照样打一辈子鱼!这是家长们的口头禅。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从乌蟒岛走出去参加工作的还真没有,这也是事实。</p><p class="ql-block">教师的地位本来就低,被社会看不起,再加上工资也少,因而教师根本没有融入一些人,尤其是那些有钱人的法眼,时不时的还冷嘲热讽:我一个月挣的钱,顶你们一年的工资。</p> <p class="ql-block">新学期开学两个月后的一天,我听到一个令我振奋的消息:具有大专文凭以上学历的教师,调高一级工资。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乌蟒学校,只有我一人具备这个条件。</p><p class="ql-block">涨一级工资,一级工资多少钱?许多人不相信,一个月涨五元钱。</p><p class="ql-block">五元钱在现今那真不算什么,哪个人兜里都能掏出十元八元的,而在当年可不少了。那时候的五元钱,在乌蟒岛可以买二十多斤黄鱼;十多斤鲅鱼;二十斤面粉;六十多斤玉米。要知道,这五元钱可是我用五年的时间才挣来的。再说了,这不单单是五元钱的事,那也是我的一份荣耀。</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大家的工资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的工资一个月比别人多五元钱,可你是否知道,就这五元钱,也够他们撵一辈子的,因为他涨工资,我也涨,所以,直到退休他的工资也没有我高。这就是挣工资人的弊端。</p> <p class="ql-block">好事不断,喜事连连。正当我还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又传来更大的好事“农转非”。</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当年,乌蟒岛没有土地,吃“反销粮”,也就是说每家每户每月到粮站凭粮票去买粮。户口也分两种:一种是“农村户口”,另一种叫“城镇户口”。城镇户口和城镇人口还不一样。城镇人口,只是你一人 享受城镇待遇,而城镇户口,则是全家人共同享受。我记得当年是乡教育办许助理特意上岛为我办理此事。</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我就成了真正的城镇户了。</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可是乌蟒岛第一个拥有城镇户口的家庭。</p><p class="ql-block">你如拥有了城镇户口,那优越性大了去了。总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两种户口差距也大。持有农村户的家庭,每月只供应粗粮,没有细粮。就连豆油供应标准也不一样。农村户口,每人每月是二两;城镇户口,每人每月是半斤。</p><p class="ql-block">还有就是城镇户口的学生在城市读书,可以把户口关系转到你就读的学校。而农村户口的学生就困难了。</p><p class="ql-block">当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人们生活日用品都是按人口凭票供应。这就有买粮用粮票。粮票又分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两种。买布用布票。日常生活用品(肥皂、香皂、面碱、火柴、白糖等)都需要出示“食品供应证”,按人口供应。</p><p class="ql-block">食品供应证也分农村户和城镇户两种,供应标准也不一样。</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的差距。</p><p class="ql-block">又一次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人生”的这句名言。</p> <p class="ql-block">随看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家教育体系又进行一次大改革,原来的小学戴帽,九年一贯制,如今又恢复到文革前的十二年学制。这样一来,小学戴中学帽的,中学戴高中帽的学校,统统摘掉。乌蟒学校又变成乌蟒小学,学生们在乌蟒小学读完六年后,便到小长山岛长海二中就读。</p><p class="ql-block">我也由原来的初中语文教师,一夜之间变成了小学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社会在前进,教育要改革,历史车轮谁也无法阻挡。</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逐渐地适应了这种生活。</p> <p class="ql-block">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持证上岗。</p><p class="ql-block">县教育局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开办教师培训班。为了检验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师学习的自觉性,特制定教师考核制度,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考试及格的颁发教师资格证书。</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在教育系统内又开始评职称。小学分为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小学特高教师多种等级。</p><p class="ql-block">评职称是有条件限制,你根据文件规定,符合那级的,你先自报,然后上级根据本人表现审核批准。</p><p class="ql-block">文件要求:教龄在六年以上,具有高中或大专文凭的教师,可以申报一级教师。</p><p class="ql-block">我和另外两名教师符合条件,有申报一级教师的资格。(后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五年函授学习付出的又一个回报。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p> <p class="ql-block">时光如梭,光阴似箭。时间跨世纪地来到二00四年,中国各行各业日新月异,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教育更是来了个历史性的大改变,在全国农村实行“撤校”和“并校”的决策。</p><p class="ql-block">小长山是个乡级岛。乌蟒岛和巴蛸岛是村级岛,隶属于小长山乡管。当年全乡共有八所小学,一所中学。上级要求:小岛撤校,大岛并校。按上面政策,乌蟒小学和巴蛸小学撤校。大岛由原来的六所小学,合并成了三所小学。上面这种“一刀切”的作法,确实让大多数教师始料不及,无法接受。同时,也给小岛学生读书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家长们出了许多难题。</p><p class="ql-block">这也许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吧。</p><p class="ql-block">乌蟒小学始建于一九五四年,到二00四年,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五十年里,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有的至今仍然还在领导岗位上工作。</p><p class="ql-block">乌蟒岛连小学都没有了,还要我们这些教师干什么?也就是这一年,乌蟒小学的教师没有一个符合退休条件,却全部提前退休了。那一年,我才五十二岁,便被迫放下了教鞭,走下了三尺讲台,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教育岗位,成了一名无业人员。</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乌蟒岛就成了一无学校;二无医院;三无银行;四无幼儿园;五无邮局。真正成了五无岛。</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一乌蟒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