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秘境高加索——格鲁吉亚

z&x

<p class="ql-block">  高加索地区是指高加索山脉所在的广阔区域,地处里海和黑海之间,有四个国家: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约44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高加索地区又分北高加索地区和南高加索地区。北高加索(亦称前高加索)位于俄罗斯境内西南部,从地理划分上讲,这一地区包括大高加索山脉北坡大部地区及山脉的西端;南高加索地区是指大高加索山脉以南,土耳其和伊朗以北,黑海、里海之间的区域,主要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三个西亚国家。</p> <p class="ql-block">  高加索地区属于高山丘陵地带,山顶常年积雪,湖泊遍布,景色迷人。传说中诺亚方舟最后的停靠地,就是高加索地区的圣山亚拉拉特山。因此,这里不仅有着无数的神话,也有着惊艳世界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位于南高加索地区西部,北邻俄罗斯,西濒黑海,南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大部分为格鲁吉亚族,还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阿塞拜疆族等。通用格鲁吉亚语和俄语,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斯大林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国内多山,北部有大高加索山逶迤,南部为小高加索山盘踞,中部有面积不大的平原和低地。里奥尼河自东向西注入黑海。气候较温和,植物生长茂盛。</p> <p class="ql-block">  <b>国旗</b>: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白色旗面,红色十字将旗面分为4部分,每部分上各有一个马耳他红十字。</p> <p class="ql-block"><b>  国徽:</b>格鲁吉亚国徽为盾形,红地,中绘有圣乔治屠龙之像,上有王冠,下有饰以耶路撒冷十字的饰带以格鲁吉亚语书写“团结就是力量”,外由两只狮子扶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第比利斯</b></p> <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格鲁吉亚语,“温泉”的意思,因附近多温泉得名,格鲁吉亚首都。城市因具有许多有医疗功效的温泉,吸引国内外许多旅游者,特别是对患有关节炎、妇科病、血液病、皮肤病,以及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前往医疗和休养。</p> <p class="ql-block">  市区呈带状,长约30公里,宽1—5公里。城市的主干道为鲁斯塔维利和普列汉诺夫两条大道。旧区在东南部,街道窄狭,多为低矮房屋。新区在库拉河右岸,街道宽敞,楼房高大。架空索道和缆车是山城交通的一大特色。滨海沙滩浴场断续相连,文物古迹蜚声遐迩,背倚巍巍青山,面向茫茫碧海,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是上乘的旅游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  自由广场</b>(鲁斯塔维里大街)</p><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自由广场位于第比利斯市中心。始建于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原名埃里温广场。</p> <p class="ql-block">  鲁斯塔维利大街是以鲁斯塔维利雕像为起点,南北走向,终点在自由广场。大街两侧集中了酒店、商店、餐馆、歌剧院、博物馆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圣三一体教堂</b></p><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圣三一主教座堂位于第比利斯市河左岸,矗立在海拔2170米的伊利亚山顶之上,被誉为“世界上离天空最近的教堂”。建于1995-2004年,如今这里是格鲁吉亚东正教母堂。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基本都能看到这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教堂所在之处,是俯瞰卡兹别吉全景地方,整个村子都在自己脚下,教堂的对面就是著名的卡兹别克峰,这里拥有如油画一般的景色,被誉为是上帝的后花园,它是格鲁吉亚境内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之一,海拔5033米,翻过这座山就是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这座双锥形的死火山可以说是高加索各民族的圣山,总是浓墨重彩地出现在旅人的相片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和平桥</b></p><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和平桥是第比利斯的地标建筑之一,按咱们的话说,就是妥妥的网红打卡地。凡是去格鲁吉亚的,和平桥都是必游景点,所以,会看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游客在桥上驻足。据说,它是由意大利和法国的建筑师共同完成,桥体采用了玻璃和钢的混合结构,顶棚高达150米,安装了交互式的灯光系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木偶剧钟楼</b></p><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有个非常值得打卡的木偶钟楼,造型古怪又可爱,像是小朋友用一块块积木堆起来的,最上面还不不小心堆歪了的那种。木偶钟楼每天木偶天使整点敲钟,不能错过哦!</p><p class="ql-block"> 现在是下午2点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比利斯老城</b></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这里一直是格鲁吉亚较重要的城市,也是高加索交通枢纽点。老城现存的建筑多是1795年波斯入侵焚城后修建的。在老城内游玩,可以观赏到大量的重要历史、宗教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比利斯建城之父雕像</b></p><p class="ql-block"> 在景区的外面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雕像,这个雕像上面是一个人骑在马上,这就是格鲁吉亚之父伊比利亚王国国王瓦赫坦格一世,当您这是在他的努力之下,被格鲁吉亚争取到了今天,而在他对面的就是他母亲的雕像,看起来相当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格鲁吉亚“母亲塑像”</b></p><p class="ql-block"> 在第比利斯东部附近的素罗拉克山麓,自南向北保存有17至19世纪的女修道院、18世纪的教堂等古代建筑。在山脊上,有残破的古代城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的巨大的"格鲁吉亚母亲"雕像。这尊雄浑高大的塑像面向古城,她左手托腕,右手执剑,象征了格鲁吉亚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城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站在素罗拉克山顶,俯瞰第比利斯城市全景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纳里卡拉要塞</b></p><p class="ql-block"> 在峭壁顶端修筑起围墙的要塞,是公元4世纪为防守里海周边的游牧民族而建的,是包围第比利斯城的最后一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音乐与舞蹈</b></p><p class="ql-block"> 独特的格鲁吉亚民歌和舞蹈,呈现了其典型的特色和风韵,精彩绝伦的“舞林绝技”和民间音乐,使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一座“山谷里的天堂,文化的熔炉,欧亚风情融会贯通”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格鲁吉亚编年史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 这座纪念碑建于1980年,其作者是著名的雕塑家祖拉布·特雷特利。 纪念碑描绘了各种历史和宗教事件的场景,以及格鲁吉亚文学作品中的故事。青铜和石雕描绘了与主有关的伟大日子和基督生命的浮雕。在此可俯瞰整个第比利斯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安南努利城堡</b></p><p class="ql-block"> 阿纳努里城堡曾登上《孤独星球》的封面。从首都第比利斯去往卡兹别克小镇的必经之路,沿路的雪山景色绝美,湖光山色怀抱下的古老城堡,如童话般遗世而独立,难怪连《孤独星球》都眷恋的风光美景,这也已经成为了格鲁吉亚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俄格友谊纪念墙</b></p><p class="ql-block"> 俄格友谊纪念墙建于1983年,是个拱形的建筑,上面绘制了格鲁吉亚传奇人物的故事,可是在2008年格鲁吉亚为了捍卫主权,与俄罗斯发生了南奥塞梯战争,其后两国宣布断交,于是乎色彩鲜丽的纪念墙从此蒙上了讽刺的色彩。尽管如此,色彩斑斓友谊墙在高加索山脉的对比下显得格外显眼夺目,仍是打卡圣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卡兹别克雪山</b></p><p class="ql-block"> 欣赏卡兹别克雪山风光,可以清楚眺望海拔5047米的卡兹别克山和覆满白雪的高加索山脉。它是格鲁吉亚第三高峰,这里有很多古希腊神话和历史宗教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季瓦里教堂</b></p><p class="ql-block"> 季瓦里教堂建于姆茨赫塔附近山顶上,可以俯瞰姆茨赫塔古城全景。“季瓦里”是十字架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姆茨赫塔古城</b></p><p class="ql-block"> 姆茨赫塔古城建立于格鲁吉亚王朝铜器时代,处于古代贸易之路的交叉口,并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这座古城曾是格鲁吉亚王朝的首都,直到5世纪,格鲁吉亚王朝迁都第比利斯。作为宗教中心,姆茨赫塔古城沿袭了11世纪教堂圆屋顶和十字形平面的建筑风格。姆茨赫塔古城是中世纪教会建筑的经典范例,并且是格鲁吉亚王朝精美艺术和文化的见证,在格鲁吉亚王朝文化艺术进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生命之柱教堂</b></p><p class="ql-block"> 镇中心最著名的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也叫做生命之柱教堂。传说耶稣的上衣就埋在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的下面,同时它还是格鲁吉亚最古老的教堂,据说是圣尼诺在格鲁吉亚建造的第一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关于这座教堂,还有一个传说:当时的国王对教堂的设计十分满意,甚至为了不让设计师再设计出超过这座教堂的作品,而砍掉了设计师的右手。在教堂侧面墙壁上画有设计者的右臂。目前很多大型正式宗教活动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第比利斯旱桥市场</b></p><p class="ql-block"> 旱桥旧货市场是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旧货市场,堪称是第比利斯的时光机,各种各样的前苏联老物件,品种包括万象,有古董,有老唱片,有各种工具,浓浓的怀旧气氛;桥下是油画市场,无数的艺术家、古董商在这里聚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西格纳吉</b></p><p class="ql-block"> 西格纳吉小镇坐落于一座陡峭的山上,镇上的房屋都依山势而建,建筑高高低低,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  西格纳吉也是爱情之城,是因为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浪漫爱情故事。因为这些浪漫的故事,西格纳吉在格鲁吉亚人民心中被称为 City of Love(爱之城)。这里24小时开放婚姻登记处,被誉为是最浪漫和温馨的地方,只要带全证件就可以登记领证。很多新人慕名前往只为了在西格纳吉结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格纳吉城墙</b></p><p class="ql-block"> 18世纪时,格鲁吉亚最后的一位国王Erekle为了保护当地人免受劫掠,也为了吸引亚美尼亚商人前来经商,下令兴建此城,有一圈城墙作为防御工事,城墙总长度超过4.5公里,一共有23座塔楼。从高处望能看到远处的景色,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odbe修道院</b></p><p class="ql-block"> 全名Bodbe圣妮诺女修道院,是引导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的圣妮诺埋葬之地,她在340年死于卡赫季的德博贝地区,国王为她在这里修建坟墓和纪念她的教堂。中世纪的时候,卡赫季王国的国王多选择在这里加冕,是格鲁吉亚重要朝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晚上住在大高加索山脉下的一个小镇,早上起来略感凉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格鲁吉亚晶歌酒庄</b></p><p class="ql-block"> 格鲁吉亚是人类酿制葡萄酒最早出现的地方,已有8000年的历史,我们参观的晶歌酒庄是格鲁吉亚较大的酒庄。</p> <p class="ql-block">  爱情小镇西格纳吉,这里有一个流传很久的爱情故事。“传说波斯帝国入侵时,一对年轻夫妻在逃往高加索山脉的路上,丈夫身患重病不愿拖累妻子而跳崖自杀,悲痛欲绝的妻子在崖底乱石找到丈夫尸首时,看到石底长出一株葡萄苗,为表示忠贞,妻子选择留守并将葡萄苗培育成藤,结果发现结出的葡萄甘甜多汁。”从此西格纳吉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酿造葡萄酒的地方,全世界都在喝法国葡萄酒,而法国人喝这里的葡萄酒,只要几十拉里,就可以喝到一瓶正宗的红酒,实现红酒自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哥里(Gori)</b></p><p class="ql-block"> 哥里位于格鲁吉亚库拉河畔,是什达—卡尔特州的首府,由格鲁吉亚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大卫四世建立。前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于1878年出生于哥里。后来在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当局对斯大林与其史迹及评价进行大清算,将当地的斯大林铜像拆除,改而设立纪念2008年俄格战争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斯大林博物馆、斯大林故居</b></p><p class="ql-block"> 斯大林博物馆、斯大林故居,保留着斯大林幼年所居住的房子,旁边是斯大林博物馆,馆内存放着很多斯大林和他家人的照片,还有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共产党人,他的书信、报纸之类的文件,里面还展示了他用过的台灯,办公桌椅,他穿过的大皮靴,大军衣等。还有一些各国送给斯大林的生日礼物,其中不乏中国党政机关送到的纪念品,非常值得参观回味。</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博物馆,全世界唯一纪念斯大林的官方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乌普利斯特岩城</b></p><p class="ql-block"> 这座石头里挖出来的城市,始建于青铜时代。公元后几个世纪曾经是格鲁吉亚政治文化中心之一。7世纪阿拉伯人攻占第比利斯以后一度成为格鲁吉亚王室驻跸之地,加上临河且交通便利,从而获得大发展。但格鲁吉亚12世纪重新统一后,首都迁走,地位下降。13世纪蒙古人入侵后彻底废弃。现存遗址是五十年代以来发掘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库塔依西老城</b></p><p class="ql-block"> 库塔依西,仅次于第比利斯及巴统,是格鲁吉亚第三大城市、伊梅列季亚州首府。位于该国西部里奥尼河畔,距离首都第比利斯211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巴统</b></p><p class="ql-block"> 在海岸带的南段,距格鲁吉亚和土尔其边界不远。它是一个重要海港和工业中心,市东北海滨为旅游、疗养区。附近9公里处有绿岬植物园,面积百余公顷,栽培有热带、亚热带以及高加索地区土生植物及其变种数千种。16世纪的古堡遗迹和巴统地志博物馆都是有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巴统美食——蛋黄奶酪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格鲁吉亚的蛋黄奶酪饼世界闻名,但以巴统阿扎里亚出品的味道最佳,来到巴统,特意品尝格鲁吉亚阿扎里亚式蛋黄奶酪饼,确实名不虚传!</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欧洲广场和medea美狄亚雕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这里是巴统的中心,建筑富有欧洲古典风情,但也带有现代气息。巴统最出名的剧场就再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Ali and Nino雕像</b></p><p class="ql-block"> 位于格鲁吉亚巴统的Ali and Nino雕像,被称为世界上最虐心的雕塑,整个镂空的雕像,由不锈钢打造而成,转动起来分分合合,每天都在上演着爱情的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  该移动雕塑作品依据阿塞拜疆作家Kurban Said爱情小说(1937年写)中的穆斯林少年阿里(Ali)与基督教的格鲁吉亚公主尼诺(Nino)冲破宗教差异执着相爱的故事进行创意完成。在Kurban Said爱情小说的结尾,这对恋人因为战火而被迫分离,以阿里最后战死沙场而结束。雕塑家塑造分而复合的动态雕塑创意来表达创作者衷心期盼和美好祝愿。</p> <p class="ql-block">  情侣分分合合,终点即是起点,起点亦是终点,永无止境。然而,又因为这份遗憾而心驰神往,曾经拥有,任时光流逝,伊人不再,愿爱永恒!</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相遇时相互吸引,热恋时想要灵肉合一,别离后默默期待。如果你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没放下的人,或许可以来这里打卡,祈祷奇迹发生,时间可以凝固在二人亲吻相拥时。</p> <p class="ql-block">  每天两尊雕像会开始向彼此移动,10分钟后,两尊雕像会穿过彼此的身体,慢慢背道而驰。最后孤独的待在自己的位置,静静等待第二次的移动和相拥,每天往返如此。不论春夏秋冬,这虐心的一幕每天都会上演。</p> <p class="ql-block">  Ali and Nino被拍成电影,影片于2016年1月27日在英国上映。我国也引进有译制片《阿里与尼诺》。</p> <p class="ql-block">  最遥远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是彼此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纵是千百次重逢</p><p class="ql-block"> 终又失去</p><p class="ql-block"> 看到来时</p><p class="ql-block"> 陌上初熏</p><p class="ql-block"> 却看不到转身</p><p class="ql-block"> 飞沙成雪</p><p class="ql-block"> 相思好</p><p class="ql-block"> 莫如相逢一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蓝天、白云、雪山、红顶洋房……好一幅浓墨重彩的优美画卷;高山、草甸、冰川、教堂……隐入人间上帝的后花园。近千年的陶罐酿制红酒工艺,就连挑剔的法国人都赞不绝口,而格鲁吉亚旋转跳跃的足尖舞无不让人目眩口呆。如果说西格纳吉是位娇俏浪漫的深闺美人,那么卡兹别克自带豪迈壮阔气息,微微揭开其朦胧的面纱,就引得人心醉神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