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23年8月4日到16日,我们7名老同学携家人一行11位,在新疆老同学张晨、叶尔江和刘继文的接应下,完成了南疆之旅。适逢新冠大流行解封,新疆游国内爆热,但老同学携手同游,像旅游更像聚会,一路美景一路歌,导游小熊说,这样的团实属少见! <br>我们7位是山西医学院77级卫生系同学, 1982年12月毕业一别已经40余载。周辉堂和汪慈两位老哥是共和国同龄人,在学校时就被尊称为周老和汪老,如今已近“奔八”,稳获此行的“领头羊”。邹影、高岚和关丽华均是五五、五六年生人,此行的中流砥柱,邹影承担此行“秘书长”。梁小红生于六零年,被定格为“小妹”,而我已六十五岁,仍属“小弟”。此行在山医77级同学群里受到围观,也是继77级卫生系同学秦皇岛相聚之后,又一次聚会。<br></h1> <h1>在辽阔的新疆版图上,从西北到西南,我们划出一道美丽而难忘的弧线。可见,此行的重点是南疆,我们中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h1> <h1>在乌鲁木齐南山脚下,每到傍晚,都演绎着一场大型实景音乐剧《昆仑之约》。讲述的是西周周穆王尊皇帝之约,率七萃之士,驾八骏之威西巡天下,历经千难万险,终于与昆仑女神西王母相会于昆仑之巅,华夏大地的东方之金与万仞雪域的昆仑之玉演绎了一场金声玉振、天地和鸣的美丽神话。</h1> <h1>抵达乌鲁木齐,我们就接受了周老女儿的精心安排,被豪华车队簇拥着,享受这一场心灵盛宴。</h1> <h1>今天,静静地回看,《昆仑之约》历史人文、音乐艺术的震撼仍历久弥新。细细地品味,《昆仑之约》的主题与我们的南疆之旅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br>一别四十余载的老同学,经历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一百二十多位同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我们坚韧励志,是无愧时代巨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作为山西医学院卫生学77级同学中的一员,已经“奔八奔七”的我们相约到西域边疆,要跨越天山直达昆仑;我们不仅要领略大美新疆西南边陲的美丽风景,更要重温和分享五载同窗结下的友谊和深情,高扬不负韶华、勇于挑战自我的时代精神。<br></h1> <h1>8月5日,我们的第一个行程,同样发生乌鲁木齐的南山。这里是叶尔江老同学的祖居宝地,他在这里建成避暑山庄。今天,我们成了远道而来的贵客。</h1> <h1>叶尔江携儿孙、张晨和刘继文夫妇两家人盛情款待,让我们领略到了传统的哈萨克民族习俗和美食。第一道“茶品”就惊艳了我们,这阵势只有在电视里见过啊!</h1> <h1>当我们围坐在一起时,新疆老同学的热情立即浸润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倍受感动,幸福不已。</h1> <h1>比“茶品”更丰盛的是正餐,数十道美食加上美酒,伴着欢乐的歌声和欢笑声,我们陶醉在其中。听听诙谐幽默的叶尔江如何致辞,听听叶尔江三岁的孙子那一声“还有我呢”,引来的不仅是一阵喝彩,更传递了我们的感动和自豪!山医结下的同学情,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儿孙后辈。</h1> <h1>期待再相聚!这是我们幸福的期盼。大家屈指念叨,我们这一届的新疆同学,还有马学众、苏伟义和迪丽巴尔也是从乌鲁木齐走进山西医学院,如今他们远在美国和加拿大。<br>未言心相醉,从此重相忆,到了我们这一把年记,同窗的情谊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越加浓烈了!<br></h1> <h1>丰草连山,群山环湖,湖天一色,习习凉风…,无法用语言描述赛里木湖之美。与乌鲁木齐高楼大厦林立的大都市范儿形成对比,这里是纯天然之美,真不愧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有气魄,有魅力!</h1> <h1>张开臂膀拥抱吧,赞美吧!除了这造型,我们无法表达对赛里木湖的崇拜。仔细瞧吧,我们每一位的身体语言都能书写一章美篇。</h1> <h1>赛里木湖之辽阔,用去了我们几乎两天的行程,仍感觉意犹未尽,流连忘返。</h1> <h1>这是第二天另一侧的赛里木湖,我们面朝湖水背靠群山,抒发不尽这“一滴眼泪”带给我们的兴奋。</h1> <h1>必须补充,傍晚的赛里木湖湖畔,灯火簇拥着毡房。第一次客居毡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很快进入甜美梦境。</h1> <h1>梦里,仍然是我们的欢笑,是毡房大帐里的美食和美味。</h1> <h1>次日,东方刚刚吐白,一阵阵牧牛的吼唱,伴随着青草的交响乐,把我从梦境里唤醒。没有经历过牧牛“叫早”的待遇,真的很神奇。</h1> <h1>与赛里木湖道别时,我想起从乌鲁木齐到赛里木湖的路上,经过石河子服务区时的情形。看到石河子三个字,我们立即想到从石河子走出来的同学冯国贤和孔进,他们如今都在美国功成名就。</h1><br> <h1>构思此美篇时,我联系到了冯国贤老同学,他告诉我,毕业后只是在梦里多次回过石河子,那是他的第一故乡,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令他魂牵梦绕。<br>石河子曾经是新疆建设兵团司令部的驻地,是因兵团而诞生的城市。国贤和孔进都是从兵团里走出来的77级大学生,正是从他们那里,我才建立起对兵团的印象。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他们用奋斗诠释了兵团精神。<br>正是西域好风景,花开时节忆同窗。在我们77级同学之间,好像只有纯洁的友爱和为共同进步而展开的竞赛,我们善于汲取彼此身上的亮点而相互鞭策,从而结下一生的情谊。我想,这正是我们这一代老同学弥足珍贵之处。</h1> <h1>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红了伊利和那拉提。今天8月7日,我们的目的地正是伊利。伊利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简称,他的首府伊宁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伊宁市的六星街口,我们一字排开,映衬着我们的正是这一座充满民族风情的城市。</h1> <h1>这一张美照,更能让您领略伊宁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不知道我们哪个好汉“劫持”到这一位美女加盟合影,惹得七星街一阵旋风。她是这座餐厅的舞者,为我们的特色美食载歌载舞助兴。美食伴歌舞,是新疆的独特民俗,把人间的美好和美味有机结合起来,并张扬到了极致。</h1> <h1>终于看到了那拉提!适逢一场久逢的甘露洒在空中草原上,我们的脚步却没有停歇,但见那久违的宝地,分明更加神秘多彩。</h1> <h1>在整理伊利和那拉提的资料时,我查阅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察布查尔!原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是伊利自治州所辖,与伊宁市相邻。记得本次南疆游谋划过程中,身在加拿大的马学众老同学提供了许多美篇史料,就有察布查尔病的发现过程。此前,察布查尔病流行病学案例在我的印象里只是文字,这一回立即立体起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百闻不如一见啊!</h1> <h1>8月8日,今天最难忘的一幕,莫属巴音布鲁克大草原。</h1> <h1>辽阔,满眼都是美丽的湖水和绿草;山岳、湿地、草原一体化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h1> <h1>原来,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是我国仅次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h1> <h1>最让人神往莫过于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开都河,被赋予“九曲十八弯”美称。据说,如能在此观看到七个太阳,那是最幸福的时刻。我们能遇到这样的美景吗?</h1> <h1>人若有情,天不负人,我们真的看到了那神奇的一幕。</h1> <h1>天上的太阳从云层里一经露出,开都河上立即出现一轮太阳,似乎比天上的太阳更加光芒四射。水中的太阳反射出的光亮被云天又一次投射到广阔的草原上,大地万物被照的透亮,犹如画布一般,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h1> <h1>就连我们看风景的各位,也成了画布上的人物。云天的光芒、大地的风姿、人群的喝彩竟然融为美丽、和谐的一体,那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时刻。</h1> <h1>再看九曲河面上,又生出了多个太阳,像舞台的射灯在不停地炫耀。就这样,太阳、云层、九曲河、草原,还有如痴如醉的游人,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大戏。这就是巴音布鲁克草原的落日奇观。</h1> <h1>8月9日,我们要翻越天山,进入南疆。网文云:天山,世界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曾记得,以前每到乌鲁木齐,都会到天山的天池一游,印象中的天山温柔动人。也曾从新疆东部的哈密乘车到库尔勒,穿越天山的公路从河流、峡谷和布满流沙的山脚下穿行,领略到了天山的威武雄壮。今天,我们要从独库公路穿越天山,将是何种景象呢?<br>独库公路上了今年的热搜,她的起点是独山子大峡谷,途径那拉提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直到到终点的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原来,我们已经在独库公路上行进了两天,而今天,只是要经过独库公路穿越天山的这一段。<br></h1> <h1>这是临近天山时,车窗外的戈壁、草原和天山雪景。</h1> <h1>突然,天边冒出彩虹,草原上布满了紫色的花海。</h1> <h1>一行人又兴奋起来!善骑者越上马背,我们围拢起来又是一阵狂欢,天空的彩虹仿佛都被我们惊散了。</h1> <h1>再向西南行进,明显逼近了天山。</h1> <h1>但很快穿越了奇形怪状的山崖脚下,进入天山最惊险的路段。接着,我们到达海拔三千多米高的铁力买提达坂,那是天山主脊的分水岭。再接着,就是崎岖的盘山道下坡路段,七扭八拐地行驶,越野车里的我们都屏住了呼吸,只听见车轮与山道的摩擦声。</h1> <h1>一段穿越天山的视频,让您见证行进在铁力买提达坂崎岖山道上的惊险。</h1> <h1>翻过了天山,我们就从北疆踏入了南疆。越过了惊险,我们就用维吾尔族的歌舞庆祝了起来。</h1> <h1>网文云:天山神秘大峡谷位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北部217国道旁,红褐色岩石经风雕雨刻而成,峡谷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山体千姿百态,峰峦直插云天,沟中有沟,谷中有谷…。好一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知折服了多少英雄好汉,更让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的感慨!</h1> <h1>晴空万里,烈日似火。曾到过北疆的火焰山,那只是远距离的眺望。今天到了天山神秘大峡谷,这不也是火焰山嘛!而这一次,我们要与她亲密接触了。</h1> <h1>从大峡谷的谷底走入,太阳被山崖遮挡,“火焰山”的内部竟然凉风习习,这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兴致,仔细欣赏这雄伟壮丽的大自然雕刻作品。</h1> <h1>但不管横看竖看,就觉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真是太渺小了!</h1> <h1>自此,我们走过了独库公路,我们也是满心情怀。<br>原来,这一条战备公路从1969年动工兴建,历经10年和数万筑路大军浴血奋战,到1979年才全线毛路凿通;又经过4年,终于完成路面平整和大部分沥青施工,直到1983年9月,全长561公里的独库公路才正式通车。数以千计的官兵受伤或致残,数百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今天,我们从崇山峻岭、深川峡谷中走过,其中一半路段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处的铁力买提达坂海拔在3400米以上。我们领略到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见证了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br>国家的发展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印记,独库公路就是一个!从此以后,相信我们听到一声“新疆是个好地方”,我们的内心都会多了一层敬意,致敬大美新疆的建设者们!<br></h1> <h1>8月10日清晨,我们与库车市道别,朝着西南方向350公里开外的阿克苏前进。<br>“我们的新疆同学苏伟义是阿克苏的”,我的班长高岚念叨了又念叨。而我记得,他是从乌鲁木齐走出来的。为求答案,高班长竟然在77级同学微信群里发问,中午时分,远在美国的苏伟义老同学回话了,“我的原名苏阿克,还有很多远房亲戚在那里!”群里的老同学也点赞,“名字起得很艺术!” <br>人海相逢千帆过,唯有真情同舟行。在完成此美篇时,我又一次“爬楼”回看了我们在77级同学群里引发的关注和热评,感到十分温馨。一别40载,我们许多老同学都未曾谋面,但依然深情不减。“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但最能打动我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友情;虽然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和城市,却闪烁着相同的大爱和友善”,我的班长高岚总结的真好!“说不完的新疆游,道不尽的西域景,赞不够的同学情!”这是周老的感慨。能理解此行“领头羊”周辉堂老同学为什么几度热泪盈眶!<br>同窗五载结下一世渊源,岁月历练尽知友情珍贵,此行在山医77群反响热烈,收到诸多好评,足以说明我们不仅完成了一次南疆之旅,更重要的是,续写了山医77级同学的情谊,张扬了77人敢于挑战自我的时代精神。<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提示:中篇待续,敬请关注)</div><br><p>鸣谢:本美篇引用了同行群里的照片和视频。</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