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渚中学退教分会王观清/山村新貌

清纯世界

<p class="ql-block">山村一角</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山村新貌</p><p class="ql-block"> 4月26号那天,久违的太阳终于露脸了!阳光灿烂的午后一点许,一辆崭新的轿车在我家门前停了下来。车门开处,走出一位身材高大,浓眉大眼,西装革履的老者。来人不发一言,却凝神打量起我来。</p><p class="ql-block"> “莫非他要向我打听什么吗?”我有点诧异了。</p><p class="ql-block"> “你是启蒙兄吗?”来人开口了。</p><p class="ql-block"> “你是——”我一时认不得他了。</p><p class="ql-block"> “我是金三啊,四十多年不见,我们都老啦!”他热情地伸出了右手。</p><p class="ql-block"> 我恍然大悟:“呵呵,我想起来了,天外来客,金老弟请。”</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打听到你了,下午特来请你到我家聚聚,今晚我村文化礼堂搞越剧演唱活动,请你去为我们弹三弦,我们一起乐一回。”</p> <p class="ql-block">  少坐片刻后,他催促我带上“玩意儿”马上出发。</p><p class="ql-block"> “奇怪,你怎知我会这玩意儿呀?”</p><p class="ql-block"> “车上聊,我慢慢告诉你。”他仍是以前那爽朗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金三来自一名叫金村的小山村,该村全姓金。他有兄姐三人,由于他父亲不识字,便给子女以出生顺序取名。其长兄名金一,姐金二,他排名第三,便取名金三。金三小我5岁,自认识时起我便叫他金老弟。</p><p class="ql-block"> 金三很聪明能干,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亲负担,改善生活困境,他就学习修理,如修理自行车、补车胎、五金小家具等,后来买了“三卡”用来接送客人。</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是在一次看电影越剧《红楼梦》时认识的。原来他爱唱歌与越剧,更爱“解胡琴”,但又苦于不识曲谱。聊天时我说可教他读谱,他喜出望外,果于转天某一星期日开来三卡把我给接了去。那天我教他简谱知识,与他一起拉琴(两把琴都是他自做自蒙的,一为“乌登”皮,一张是蛇皮)。经一天的练习,他进步很快,于是便尊称我为“启蒙兄”。从此,若逢雨天的星期日,我们便常来常往,同乐了一阶段。</p><p class="ql-block"> 久别重逢于新时代,自有不同的经历,道不尽的话语。</p> <p class="ql-block">  金三说,改革开放后,他也跟人一起“下海”到温州了。其长子名银汇,先从师搞车床,后来自立门户,业务兴旺,发家致富。次子名银聚,先从师搞建筑,后来与人合搞房地产开发,成了大老板。金三他自已也开了个五金公司,生意做遍大江南北,于是一家人都在温州生根落脚,除了清明节与春节便很少回老家了。如今,因母亲年迈,他便把公司暂交由一孙子打理,于是常到“根据地”来陪伴近百岁的老母以尽孝道。</p><p class="ql-block"> 他说凡到老家,便会想起我,于是多次打听起来。由于我在四岔组建了个“雅音戏曲社”,且逢农历三、八几乎都在老车站长廊搞活动,也不知谁告诉了他,故而今日找上门来。</p> <p class="ql-block">  金三的车速并不快,我们聊着聊着,不觉离其村不远了。透过车窗,发觉以前那个“黄胖岭”已不见了。曾记得四十二年前的一雨天,这个虽不高的岭子实在不好对付,由于路上坑坑洼洼,满地泥泞,轮胎打滑,坐在左摇右摆的三卡里的我胃里似乎翻江倒海似的。金三说:“是的,以前雨天一条水泥路,晴天一片灰尘雾,我们开三卡的开得好苦嗬!”</p><p class="ql-block"> 可如今黄胖岭已给铲平,泥泞小道变成了宽阔的双车道,马路两边都栽上了行道树,还安装了路灯!</p><p class="ql-block"> 举目而望,以前山边那些破旧的矮屋不见了,如今已在平坦之地建起了漂亮的洋房,一排排,一列列,像集装箱似的整整齐齐。有的墙面外贴着不同颜色的墙砖,或饰以涂料,房顶上大多是红得溜光发亮的硫璃瓦。</p> <p class="ql-block">山村一角</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你们的村子?”我惊奇地问。</p><p class="ql-block"> “是啊!四十多年了,我们这村子怎不起变化呢?”</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感叹道:“你们金村在改革开放中变化真大啊!”</p><p class="ql-block"> 远看镶嵌在绿野里的那条弯弯河流犹如正在爬行的蛇。近村有座高大的铁塔,据说这是“移动中转接收站”,那是移动公司专门为这一带山村修建的。近处那条小溪上又新架了几座石拱桥,两边各围着雕花的水泥护栏,两岸的柳树梳着绿辫子,正在翩翩起舞。</p><p class="ql-block"> 到了村口,但见一八角凉亭,造型别致,古朴而庄重。旁有许多健身器材,几位老人正在玩乐着。</p><p class="ql-block"> “启蒙兄,要不要到这凉亭上坐坐?”金三老弟似乎发觉我对这凉亭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那最好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金氏凉亭。</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开门而出,步进凉亭。亭内几位老者忙与我们打招呼,言语间对金三父子赞不绝口。原来这个凉亭是金三的两个儿子出资新建的。</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者说:“金三兄,你把儿子取名银汇、银聚,多少有眼光啊!看来你早就有目的,要把温州的金银都汇聚到你家,现在你家真变金山了呢!”</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大妈告诉我:“金三兄弟的两个儿子真好,自己富了也不忘自家村子。你看这凉亭,建得多漂亮、多气派啊!就是我们村内通往各家各户的环村水泥路都是他们汇聚两兄弟出资给浇上的!”</p><p class="ql-block"> “是啊,村里浇水泥路我们是最早的!”</p><p class="ql-block"> “全靠共产党的政策好。都是自家人,老话讲,饮水不忘挖井人,为自己村坊办点小事是理所应当的!”金三轻描淡写地说。</p> <p class="ql-block">  我不禁为金老弟竖起了大拇指!</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又仔细打量了这位69岁的老朋友,但见他红光满面,再也没有以前开三卡时那忧郁的神情,脸上的皱纹反而都已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以前这里都是七零八落的木矮屋,也有几间茅草房,房前屋后是羊肠小道,通向没有规则的庄稼地,如今,宽阔的村道不仅四通八达,还在房前路边栽花种草,搞起了绿化。</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一尘不染的村道上散步,但见那些路灯一个个挺着身子,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祥和的村庄。沿路每隔百米左右就放着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旁贴“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标语。于是我感叹道:“金老弟,你们这村庄已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文明,也越来越卫生了!”</p><p class="ql-block"> “是啊!以前我们这牛棚随处见,茅坑埋路边,羊粪顺路洒,牛粪堆加堆,一到六月天,臭气膨度天!”金三回忆起当年的顺口溜。</p> <p class="ql-block">山村新貌</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地理环境状如“U”形,东西走向,金村处在最西边。金三介绍说:“我们这最怕的是山洪,所以以前的房屋大多依山脚而建,房前屋后都是用山石砌的石级,天黑了便不敢行走,若无灯笼、松明等照明,一不小心定会摔个鼻青脸肿!改革开放时,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我们决定在山间筑一水库。由于我村仅200多户,人口少,劳力不足,所以化了整整五年时间才把水库建成。有了水库,我村的饮水与水田灌溉都是甜美的山泉。庄稼旱涝保收了,农林牧副渔得以协调发展,我们这里大多以包海塘搞水产养殖为主,有的也外出经商,渐渐地,我村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金三说,他们在平地改建新村,如从搞村规划、拆老屋还耕等仅十几年时间,村里有的项目正在建设或有待建设中。</p><p class="ql-block"> “在山靠山”,这是老话,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该村周围的大山也给变成金山银山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几十年前,金一与几位友人承包了该村的山林,他们平整了山地,在山头种上绿茶,后又办起了制茶厂;把山脚的梯地栽上各种各样的果树,所以他们这一年四季鲜果不断。如今每到收获季节,采收者,购销者,人来车往,热闹非常。</p><p class="ql-block"> “是啊,双手能改天换地,汗水能转换金银!”我发出由衷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  在附近溜达了一会后,我们又上了车,老朋友说到菜场去买些海鲜当下酒菜。</p><p class="ql-block"> 山村并不大,但这菜场可不小啊!</p><p class="ql-block"> 但见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几乎都是当地或附近村民们自产自售的。那一篮篮的鸡鸭蛋,一筐筐五花八门的蔬菜……至于那些海蛏、对虾、鲳鱼等虽是外来的,但也是附近村庄那些讨海者们的产品。</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售品并不明码标价,买客们也从不问售价多少,他们只挑自己所喜欢的,在电子秤上一放,手机在二维码上扫付了钱便到另一摊。</p><p class="ql-block"> 难能可贵的是该菜场从不收取摊位费,也并无一监管者,但菜场却很卫生,无垃圾无污水,因为摊主在结束后会自行清理干净才离开。</p><p class="ql-block"> 难道这是“世外菜场”吗,为何如此文明有序?</p> <p class="ql-block">  金三老弟专买海鲜后又说要到某超市去买长城葡萄酒。我说酒就别买了,可他坚持说“无酒不成饭,那怎么行?少量喝点,有益于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出了菜场,来到一棵合围的大樟树下,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当年那一幕:</p><p class="ql-block"> 一换糖客放下担子,就在这棵并不大的樟树下,他手摇清脆而有节奏的小拨浪鼓,拖着长音叫唤道:“破碎瓣,套鞋瓣,头发、猪肉骨头换糖嗬——”小孩子们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便赶快找了些可换的破旧之物飞也似地跑了出来。那换糖客挨个儿在包着棕叶的糖饼里随意敲了点“丁头糖”,孩子们接到手便立马塞进了嘴里,笑道:“嗯,真甜,还带点凉!”那些没找到可换东西的只得围着糖担子打转,有的看着同伴吃得如此津津有味,不觉也舔起嘴唇来。</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孩子们谁还稀罕这点零打碎敲的米糖儿?</p> <p class="ql-block">  金三老弟也笑道:“想起过去,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我们这代人确实太寒酸了!”</p><p class="ql-block"> 都采购齐备了,我们又上车。</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金三家是在那边山脚下的,他是两间当初还算不错的木结构瓦房。拐了几个弯,我问:“你家还在里面吗?”</p><p class="ql-block"> “前面三座别墅便是我与儿子们的家。”</p><p class="ql-block"> “呵呵,金老弟,都金碧辉煌啊!”</p><p class="ql-block"> 车子停在院内。但见三间漂亮别墅面南而建,他两儿子的别墅分列在东西两边,院子里都栽有各种风景树与花木,有的花儿正绽着笑脸,鸟雀们隐在枝叶花丛里叽叽喳喳,也不知在说什么新闻逸事。</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从屋里笑盈盈地走出一位穿着红色时髦服饰,大有都市风范的妇女。</p><p class="ql-block"> “这位是——”</p><p class="ql-block"> 经介绍,原来这便是老朋友所说的金二姐姐。由于金三大多不在家,所以邀其姐在此居住,一为方便照顾老母,二则也能为其打理房子。</p> <p class="ql-block">老朋友的漂亮别墅</p> <p class="ql-block">他儿子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他儿子的別墅</p> <p class="ql-block">  入室后眼睛所及,但见室内结构布局别具一格,全屋装修精光锃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小康家庭名副其实。</p><p class="ql-block"> 在客厅,我们边喝茶边聊天。金三追述起商海的喜与忧,人情的冷及暖,那一幕幕的场景,一次次的机遇,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奋斗……</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上楼来至“娱乐室”。老朋友从琴盒里拿出一把龙头越胡递给我,我掂了掂道:“好重嗬,多少钱?”</p><p class="ql-block"> “不怎么好,只有八千多点,但这支马尾弓却三百元。”</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么多年来,金三总是忙中偷闲经常练习,有时晚间无事都会到附近公园等地为友人们伴奏,终成一主胡老师头。</p><p class="ql-block"> 我随意拉了一下,那音色清脆悦耳,如同妙龄少女的嗓子一般!</p> <p class="ql-block">  我也拿出“玩意儿”与他调对了音。先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好人一生平安》等新老歌曲,然后打开曲谱,合拉起越剧来。由于这和谐的琴声,竟引得近邻的几位爱好者前来演唱,久久不忍离去。</p><p class="ql-block"> 山珍海味过后,我俩便各操“家伙”出了门。</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辉映照着这个美丽的山村,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远处高低不一,连绵不绝的山,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水画。头顶上不时有归巢的鸟儿飞过,我不禁被这美好景象陶醉了!</p><p class="ql-block"> 车经健身广场,为便于观赏,我让老朋友先走。但见那些穿着统一休闲服的年轻嫂嫂们,早已随着欢快的舞曲在跳广场舞了!而那些年长者们则聚在一起,也跟着一“女教练”,扭动着有点僵硬的腰肢。半会旳中老年们这里一堆,那边一群,在不同节奏的舞曲中扭着跳着,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欢乐的广场舞</p> <p class="ql-block">初学广场舞</p> <p class="ql-block">  看到此情此景,脑海里不禁闪出四句话来:</p><p class="ql-block"> 与友阔别四十零,</p><p class="ql-block"> 昔日山村换新景。</p><p class="ql-block"> 衣食住行顺时变,</p><p class="ql-block"> 幸福指数日日升!</p><p class="ql-block"> 转了几个弯便到了“文化礼堂”。</p><p class="ql-block"> 据说该文化礼堂的前身便是过去那破旧的“大队屋”。大队屋经过拆扩建,早已旧貌换新颜了,如今变成两座面南,东五间西八间的“村部”与文化礼堂。在文化礼堂里溜达了一下,但见文化活动设施齐全,可谓应有尽有,每个区域都有不同年龄者在活动。</p><p class="ql-block"> 到得“音乐厅” ,早到的听众正在享受落地音箱传唱的“君臣上马缓缓行……”</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一鼓板与二胡老师头也相继而来。渐渐地,二楼那偌大的大厅里便座无虚席,金三那个在镇里主管“戏曲协会”的侄媳妇带来了八位不同年龄的越剧演唱者。</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村部与文化礼堂</p> <p class="ql-block">文化礼堂,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演唱活动开始了。老朋友先把我前来“助阵”的情况作了简介,于是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演唱者们有的会唱“爬山”,有的会讲好话快板,大多唱的还是曲谱戏选段。她们所唱的流派与角色不同,但个个嗓音清亮,各有特色,听众的掌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活动至九点半才结束。散场后,金三的侄媳为我们送行时对我说:“我们金村如今自然与文化交融,清秀与厚重同在,古朴与现代并存,所以我爱这山这水,更爱这片深沉的土地与乡亲!”</p><p class="ql-block"> 我说:“是的,你们金村便是新时代的缩影,我也非常羡慕你们这个山村,羡慕你们这种生活,这种和谐又安祥的生活。我毕竟是阔别四十余年匆匆而来的过客,但我会把你们村的巨变转告我想告知的人。再见了,他日我定会来看你们的!”</p><p class="ql-block"> 为把我送回来,老朋友又得往返一趟了!</p><p class="ql-block"> 草拟于2023年5月初</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路灯。</p> <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的关注,谢谢啦!</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