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白马寺,位于新泰市石莱镇白马山山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白马寺原名石城寺,查看寺内牌刻,改现名应该是2010年之后的事。</h3> <h3>久慕新泰白马寺,是因为一次义务导游。去年,在浮来山,我志愿为一批来自全省的文旅从业同行介绍天下银杏第一树。在介绍银杏树的周粗时,我用了我们最常用的民间传说“七搂八拃一媳妇”来说明,来客中有人即接话:我们新泰也有,也说七搂八拃一个媳妇!我赶忙与之交流,留下了新泰银杏树的相关信息。</h3> <h3>白露节后二日,得空成行去白马寺,了却对号为“天下银杏第二树”的向往。白马寺牌刻较多,有文物价值的不多,而且因为多使用当地竹叶状灰岩石材易受风化的原因,刻字也多漫漶不可识。</h3> <h3>乡人告诉我有一通老碑嵌入院墙,里面或有些有价值信息。我看了,刻文无非是购置庙产的一些记载,意义不大。</h3> <h3>有一点关于白马山的官方介绍,还有民间“山会”组织的场所零散介绍,似乎仅限于乡镇以及信众的层面,文旅部分好像没有介入。</h3> <h3>林业部门立的“银杏王”碑刻,碑文有“七搂八拃一媳妇”的导游内容,他们用的是“扎”。</h3> <h3>这棵是三株银杏树中之一棵,长势堪忧。</h3> <h3>为了丰富景区景点业态,当地人在寺内立石,名曰“石莱运转”,供游客打卡。石莱为乡镇名,用其谐音恰到好处。</h3> <h3>这是位于寺庙主建筑前面的另一棵小树,长势旺盛。</h3> <h3>这是银杏树王的全貌。</h3> <h3>录了一节小视频。</h3> <h3>当地人祈福用拴小石头的方式,石莱运转时来运转,通俗易懂利于传播和接受。</h3> <p class="ql-block">白马山地貌、岩石、植被等条件与莒县浮来山几乎完全相同,怀疑其地质年代、地质作用也不相上下,其树大小与浮来山银杏树也相差无几,因此两山文旅资源大致相当。相较之下,首先是浮来山已得到多年开发,文旅资源挖掘已成体系,白马山尚待开发。其次是浮来山靠近县城,客源优势明显。第三是浮来山周边少有客源大虹吸力景点分布,而白马山北有泰山南有曲阜两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其被边缘化的条件远大于浮来山。同时,由于其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地理位置偏僻、文旅资源匮乏、知名度低下,因而承接泰山、曲阜两大热门景点的能力非常薄弱。</p> <h3>白马寺隐于白马山怀,唯有西南方有山涧唯一出口,现在自山后石莱镇驻地新修环山路直达山寺,这条道路已与董梁高速对接,虽然部分路况较差,但比起古代出入也是方便多了。<br>就介绍到这里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