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喜相逢 塞上江南薪火传——记马文科“特级教师工作室”第四次研修活动

王志敏

<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宁夏普通高中“三新”背景下“革命文化”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研讨会于2023年9月6日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召开。</p> <p class="ql-block">  恰逢银川市第六中学喜迎六十华诞,金风送研讨,玉露喜相逢。银川市第六中学校长申晓平致欢迎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岳维鹏及银川市教科所所长张维科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此次活动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教学研究室高研部主任安奇老师主持。安老师就“革命文化”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特别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革命文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青少年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作为文化教育的主战场,坚守“意识形态”阵地,“革命文化”课程肩负着培养青年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首先由海南省语文教研员、统编教材编写组成员董明实老师做了《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革命传统作品中的语文要素》专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  董老师着眼“三新”背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教材里的革命作品、单篇教学、大单元教学与项目式学习以及对“革命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共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指导。</p><p class="ql-block"> 董老师强调了语言、思维,思想之间的关系,同时围绕着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单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指导。</p> <p class="ql-block">  董老师就单篇教学的弱化与强化,单篇教学的文体意识,多篇教学如何围绕语文要素展开等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指导。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生活经历,进一步明确了“革命文学“的重要价值。强调将革命性,文学性与中国味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作为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为激发学生的情感设计教学支架;弱化老师的讲,要强化学生的学。同时兼顾文体意识,避免将“革命文化作品“在教学中脱离语文本身,抛弃语言形式单纯地讲革命传承。</p> <p class="ql-block">  当讲到“革命文学”作品中,面对中华民族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面对中国人民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时,董老师动情地说:“'革命文化’课程要围绕着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去体会中华民族如何在积贫积弱的状态下,坚守理想信念,不能仅仅把它定义在革命历史的层面上,定义在革命战斗的过程中,更应该兼顾文化的部分。教师应注意向学生提供大量革命作品资料,让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在积累中帮助学生认识到,革命文化一定有生命的修养,它既有普通人的生活,也有普通人的使命和修养”。</p> <p class="ql-block">  最后,董老师勉励大家努力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育,高于生活。文化,需要渗透。</p><p class="ql-block"> 时间匆匆,董老师如沐春风的专题分享,真诚的建议使工作室成员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接着,银川市第六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领航名师”马文科老师做了题为《革命传统作品整本书“走心阅读”实验报告——以&lt;青春之歌&gt;为例》的专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首先对《革命传统作品整本书“走心读写”实验》课题进行了介绍。</p><p class="ql-block"> 先对“走心读写”的内涵加以阐明,马老师结合时下中学生“套路化表达”,提出了“走心读写”的四个核心理念。强调“走心读写”中的“写”依托“读”而存在,是附着在读上的书面表达。人走文心,文才能走人心。真诚质朴的话语引来与会老师们情不自禁的掌声。唯有将师心、生心、文心三心合一,才能有心灵的碰撞,思想的火花。用心灵去触摸文字,享受阅读,滋养学生。马老师倡导学生以“普通读者”的视角享受阅读。倡导学生“平心而论”,将独立、自由、求真的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着,马老师以《青春之歌》为展示案例,从1963年第一部课标的颁布到一直到2017版的高中《语文课标》,将语文《课程标准》里的传承和变化做了认真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基于“新课标(2017版)”理念的《青春之歌》整本书“走心读写”的实验策略。</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走心文本”的选择、到老师角色的准备、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及学生同步作业的展示......每一环节扎实、踏实、走心、攫神。</p> <p class="ql-block">  最精彩的是马老师以案例呈现的方式,展示了学生在阅读《青春之歌》这部文学作品过程中精彩、真实又富有价值的思考。思维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学生真阅读之后的思考、交流和碰撞,在“走心读写”中完全不见套路化写作模式,完全不见口号式的语言现象……心流汩汩而出,表达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当一张张记录过程的图片被一一展示,尤其是真实呈现了学生在教室里沉浸阅读之中的场景时,真的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拉着行李箱,抱着一摞摞的课题实践的原始资料,一一将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资料收集汇总时,在场教师们无不叹服这可贵的“走心”精神!</p> <p class="ql-block">整个做报告的过程中,马老师始终精神矍铄,在阅读教学的探讨中洋溢着“革命文化”课程探索者的激情。这一刻,马老师是幸福的,来自四面八方学习的老师们也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马老师质朴和深情的话语同样走进了每一位工作室成员的心。</p> <p class="ql-block">  由银川市教科所高中语文教研员韩笑老师主持专家访谈。在韩老师温文尔雅的主持中,各位专家的发言精彩纷呈。在沟通与交流中,使广大的教师享受了“革命文化”研讨的盛宴。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p> <p class="ql-block">  高级教师张文宽老师分享了银川六中在“三新”背景下,对于“革命文化”作品课程实施的具体的做法。张老师说“关于革命文化传统作品的教学,既要体现红色文学的特征,又要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的熏陶,既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又要习得学生核心素”。张老师还从整体感知、单篇课文蓝图、群文比较阅读及情境写作成果展示五个环节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填写表格、写出阅读印象、整合教学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了语文能力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访谈中,语文报社总编辑任彦钧谈到,思政课是核心课程,语文课是重要课程。强调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并特别提醒广大教师务必注重以文化人,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深入感受爱国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任主编特别分享了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题词:坚守中国立场,开拓世界视野,回应时代之问。并就如何培养人进行了深入思考,使老师们真切感受到了语文老师的使命和责任。</p><p class="ql-block"> 同时,任主编高度评价了马老师的“走心语文”研究,真正抓住了语文学科的落脚点:在阅读中抒发真情,在真情中书写真实的人生。此外,任总编还就创意写作进行了交流,强调了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语文学科肩负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一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领航名师”孙玉红老师分享了"三新“背景下,团队教研的新举措和收获。依托整个团队的力量对教材进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大单元设计。分享了大单元教学的原则和流程。强调首先明确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程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借助《课程标准》进行细化,设计相关学习活动。孙老师感慨地说:“任何一个教学活动,如果没有一个先行有益的目标,就将可能变成空中楼阁”。</p><p class="ql-block"> 在“革命文化”作品教学研讨中,孙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第一个是关于课程的开掘,第二个是基于学术活动的素养。第三,结合地方特色,地方文化,挖掘当地优秀的革命文化基因,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地方红色课程。</p> <p class="ql-block">  来自河北衡水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领航名师信金焕老师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介绍了衡水中学以课本剧形式演绎革命传统作品的具体做法。看着衡水中学学生们精彩的课本剧展演,在座的老师们无不感动唏嘘。在阅读体悟下的创新,对语文学习资料的二次开发,在“三新“背景下,丰富而极具特色的课本剧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彰显了语文学科的育人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尤立增老师对此次专题报告和专家访谈进行了总结和点评。</p><p class="ql-block"> 尤老师深情回顾了三次来宁研讨的经历。儒雅的气质、谦和的神态,使人倍感亲切。针对我们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革命文化”课程的开发问题,尤老师说到,第一,从国家意识形态顶层设计层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二是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特质决定了我们要高度重视革命传统作品。</p><p class="ql-block"> 此外,尤立增老师就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深入思考,指出要高度重视宏大主题作文,这不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它是在倒逼着我们将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孩子们的作文之所以是讲话、废话、套话、空话连篇,是因为他没有带着强烈的情感认同去写作。</p><p class="ql-block"> 尤老师特别提醒老师们注意高考命题的导向性,高考宏大主题的作文的命题,是我们老师必须去适应。</p><p class="ql-block"> 关于如何把革命文化的传统作品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尤老师再次赞许董老师关于革命性、文学性和语文味的思考。他认为,这应该是我们做教学设计的一个总体原则,他说:“我们要通过语文课程学好中国语文、讲好中国故事。以革命的情怀感染人、以革命的形象激励人。这是我们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p><p class="ql-block"> 尤老师高度赞誉马老师:一个心壁柔软的人,一个对自然充满好奇心的人、一个对生命充满同情心、悲悯心的人、一个对学生、对教育事业有爱心的人、一个对他人有真心的人、一个对语文教学专心诚心的人,一个愿意用情感激发情感、用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才可能提出走心语文的理念。“走心语文”的教育理念将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决策者,包括课程的开发者,这是“走心语文”最基本的教师观,中国革命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文以载道”的特质。</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博导、“领航工程”浙师大基地首席专家蔡伟先生对此次教学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蔡老全程站立发言,鼓励广大教师树立教学自信,依托团队自我提升。强调重视教研团队的建设。并幽默风趣地说:要把自己的教研组当成家庭、当成兄弟姐妹,甚至当成自己的恋人,那样怎们会搞不好你们的家庭?哪个学校先做到了,哪个学校的就很快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二十分钟的发言中数次被参会教师们热烈的掌声所打断。最后,蔡教授感慨地说,此次研讨会,他看到了宁夏教师的精神,这就是宁夏教育振兴腾飞的重要部分。</p> <p class="ql-block">  最后,安奇老师宣布:全区普通高中“三新”背景下“革命文化“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研讨会”活动圆结束。</p><p class="ql-block">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场教学研究的文化盛宴,必将推动“革命文化“课程的进一步落实,扎根教学一线,永葆教学革命豪情,当是宁夏语文人不懈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马文科“特级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学习。会后与各位专家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合影留念。(全文完)</p>

老师

语文

教学

革命

走心

学生

文化

课程

作品

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