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山水甲桂林(20230820)

云水禅心

<p class="ql-block">  坐着游轮在漓江上漂了四个小时,终于到阳朔了。一下船,哇,哪哪都是人。排队坐个电瓶车,差点没挤晕。阳朔很小,就那么两条主要干道,城镇规划还是有点乱,对比12年前,好像没啥发展。唯一让我们震撼的就是《千古情》和《印象刘三姐》的剧场,容纳量够大,里面的建筑也很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租了四辆电动车,沿着遇龙河骑行,欣赏自然的田园风光。路过月亮山,从不同的角度看,月亮的形状也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吃当地招牌菜——啤酒鱼,配上漓江啤酒,真爽!</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赶往剧场观看《桂林千古情》。如果你想深刻的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那就去看一场当地的千古情演出。“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号称一生必看一次的演出,千古情演艺在国内拥有响当当的名号。根据当地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改编,通过多个剧情讲述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的历史、神话以及爱情故事,可以说每一台“千古情”都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奇,观后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桂林千古情用独特的导演手法、全新的表现形式,彰显宋城品质、国际水平。全剧分为《远古的呼唤》《大地飞歌》《米粉传情》《靖江王府》《刘三姐》等场,金戈铁马,美女如云,再现了一段三生三世的桂林绝恋。演出运用先进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在水陆空三维立体空间,唱响了八桂大地穿越时空的真善美传奇,将掩藏在八百里漓江山水下的八桂文化带入大家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座位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啊😍</p> <p class="ql-block">序:《远古的呼唤》</p><p class="ql-block"> 在距今3万年至7000年前,古人类就已在漓江沿岸的宝积岩、甑皮岩等溶洞制陶狩猎,孕育出无比灿烂的史前文明。精彩的表演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聆听那来自远古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第一幕:《大地飞歌》</p><p class="ql-block"> 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壮族、瑶族、侗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流传下许多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谣。</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三月三,是广西地区盛大的歌圩日,少数民族同胞相聚在桂林阳朔,用欢快的旋律、轻盈的舞姿表达对爱情、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第三幕:《桂林米粉》</p><p class="ql-block"> 聚光灯打开的那一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已经站在舞台的一侧,开始给观众展示桂林米粉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故事背景为公元221年,泰始皇统一中原后,挥师五十万南征百越,为尽快打通运兵输粮的通道,秦始皇命众将士开挖灵渠,实现了七分入湘三分入漓的伟大壮举,沟通了湘江、珠江和漓江的交通,将先进的中原文化送到了整个岭南,助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伟业。</p><p class="ql-block"> 老人叫做秦英嫂,她的儿子石头被秦始皇召集去修灵渠,在修建灵渠时,大批士兵水土不服、瘟疫横行,特别思念家乡的面。饥寒交迫,日夜操劳的石头心心念念的都是千里之外的母亲做的米粉,而秦英嫂心心念念的也是自己的儿子。所以,秦英嫂不远万里赶往前线。她就地取材,用米磨面做成了米粉让儿子和士兵食用。秦英嫂把爱与牵挂都放在做出了的米粉上,本以为可以放下牵挂归家,却目睹了儿子与士兵们被杀害。秦英嫂声嘶力竭的哭喊声牵动着多少现场观众的心。</p><p class="ql-block"> 秦英嫂说后来这个面被称为桂林米粉,并大声喊出“上米粉”,千万条桂林米粉迎着灯光从观众头顶上缓缓降落,一排排一节节铺满了整了剧场,何其壮观!而特技演员利用威亚上天入地,再现了当年开凿灵渠的艰险与秦军的无畏,数十米高、3000吨的洪水瞬间倾泻而下,更让我们无比震撼。</p> <p class="ql-block">第四幕:《刘三姐》 </p><p class="ql-block"> 阳朔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漓江两岸的美景:这里有兴坪古镇的黄布倒影,有神秘的银子岩、秀美的月亮山,还有那千年古榕树。你听,刘三姐的歌声依旧在十里画廊的遇龙河畔回响。她是月光下听风轻吟的百灵鸟,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她那优美的歌声遍布山岗,让鲜花为之绽放,让云霞为之驻留……</p> <p class="ql-block">第三幕:《靖江王府》</p><p class="ql-block"> “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府知桂林。”公元1370年,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在桂林分封靖江王。在历代靖江王的治理下,桂林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西南重镇,迎来了商贾云集、万方辐辏的繁荣景象。这一天,靖江王府落成,各友好邻邦纷纷前来祝贺。</p> <p class="ql-block">  整场演出,史诗般演绎了桂林的历史,让观众们时而寄情于桂林山水的秀美壮丽,时而游弋于灵渠洪水的惊涛骇浪,时而沉浸在刘三姐的山歌对唱,身心驰骋在桂林浩瀚壮阔的历史长卷,从视觉、听觉、情感等方面感受着灵与肉、血与泪、生与死、爱与情的震撼,组合出一部八桂大地的旅游演艺大片。</p> <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猪猪羽还在研究她的拼图。</p> <p class="ql-block">  阳朔最期待的就是竹筏漂流了!曾经坐着小小竹排,晃晃悠悠地荡漾在遇龙河上,河底水草摇晃的样子清晰可见,岸边一簇一簇的凤尾竹摇曳多姿。蓝天白云,青山绿树,来往竹排,在水面上也织就了一幅绝美的画卷。特别是双人竹排还可以冲坝,很刺激,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依旧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而这次,我们人多,有老有小,只能坐多人竹排,漂流的线段也偏下游,景色一般。加之这几天下大雨,水都是混浊暗黄的,真的是一点美感都没有了,实在是扫兴。全程最开心的当属猪猪羽了,她不为观景而来,只为玩水,水枪喷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瞧,这就是遇龙河的绝佳漂流地段,真的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啊!</p> <p class="ql-block">  《印象刘三姐》剧场里的建筑挺有特色的,而且店铺不多,没有千古情般熙熙攘攘。我们到的时候才七点,天还没黑,所以走走逛逛还是很舒服的。</p> <p class="ql-block">  这道长长的手工竹编长廊已经成为阳朔新的打卡地,白天夜晚都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印象刘三姐》由著名导演张艺谋于2003年创作,以漓江两公里水域为舞台,后面十二座山峰为背景。是世界上第一台山水实景演出,一场视听盛宴!</p><p class="ql-block"> 依托山水的支撑和浸润,用自然空间展示民族文化,其实是一群人真实生活的再现。现场视觉感受是唯美的,不同的色彩讲述不同的主题。好多人吐槽说没有文化都看不懂《印象刘三姐》。其实不要想着看懂她而去看她,我们要用欣赏艺术的眼光去观摩,这样你才能融入到自然中,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才会觉得物有所值。</p> <p class="ql-block"> 演出分为6个色彩篇章:1、序幕;2、红色印象❤️山歌捕鱼;3、绿色印象💚侗族大歌;4、金色印象🧡漓江渔火;5、蓝色印象💙沐浴婚嫁;6、银色印💿银鉻文化</p> <p class="ql-block">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次永远是最难忘最震撼的,附十二年前的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晚上观看《印象·刘三姐》的演出,等候、检票,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浑浑噩噩地向前涌,从剧场大门到演出地点走了很长的路。好不容易找到位子坐,周围混沌一片,看不真切,只感觉人头攒动,一拨一拨的人不断地涌进来。刘三姐是美丽的壮族歌仙,这场演出,张艺谋构思酝酿了五年,是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表演。因为从未见识过,所以无法想象,眼睛毫无目的地游离着,但却无法抑制心中美好的憧憬。所以,当灯光亮起来时,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使全场陷入寂静之中,继而爆发出一阵阵惊呼。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真真切切地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太壮观了!动感、清幽的山峰静谧地倒映在光滑的水面,灵秀的少女翩然起舞,似乎感染了翠绿的凤尾竹,竹叶轻吟,带着夏日江水的淡香,化作温柔的晚风,沁人心脾。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600多名技艺精湛的演员,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民族与现代,完美融合。灯光烟雾效果炉火纯青的运用,民风民俗别具匠心的艺术性渗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阳朔风光、人文的精华,如诗、如梦,神秘、艳美。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一场水上的视觉盛宴。《印象·刘三姐》,一见而难忘。(2011年10月)</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