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州聊抽象画

Lynn.梁

<p class="ql-block">一直关注我的创作的朋友们可能发现我近年来的作品越来越“简单”了,没有以前的“好看”,也不“逼真”了[偷笑],甚至有点“看不懂”,找不到理解它的切入点。我所以我决定发个朋友圈公开普及一下我这些作品的解读方式。</p><p class="ql-block">首先我想让大家知道,我自己是一直在成长的,所以必定在艺术的思考上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这种思想的变化也必定会使创作发生变化。就像我们从年少走向成熟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也会让人的行为、思想随之发生变化,许多曾经坚持的执念,都会发生改变。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自己的风格经常发生变化而慌张、苦恼甚至迷茫,因为我发现身边的大多数画家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种风格或题材,后来我发现,他们除了技术更成熟之外,风格上几乎不会有太多变化,我一度以为是我自己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我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一直在坚持研究艺术史,我认为没有强大的艺术理论支撑的艺术家,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的,我需要建立一种宏大的史观格局,让自己知道如何在横向和纵向避开那些已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思维方式。就像战场打仗,没有兵法的指导就是瞎打,还没出手就输了。作为职业选手,我的历史使命不是去复制那些已有的,而是去探索未知的,甚至可以在这个领域建立新的思想维度。所以,我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及时更新和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让作品风格识别度越来越清晰、思想越来越独立。当我的创作思想日益成熟,思路日益清晰,对自己的作品越来越自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太介意消费市场是否反应良好、普通百姓是否能接受这种结果。作为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探索者,我们的任务是引领大家往高处走、理解到更高级的格调,而不是发现大家跟不上了,就让自己停下探索的脚步,去创作那些能在大家认知经验以内的风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既然选择了职业艺术家这条路,赚钱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这个行业成功或者发大财的几率是极小的,能坚持下去不被淘汰就很幸运了,当然我们也要生存,但我是个有艺术梦想的人,一路上曾有无数的诱惑和障碍足以让我放弃,从小到现在,从未改变过初心。所以我不着急成功,不着急作品在有生之年就能让大多数人看懂。是我醒的太早了,而天亮得太慢。</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看起来越来越简单,并不是偷懒想画得更多、更快,而是我开始给自己做减法,从我十一岁开始第一次画素描到现在,在技术和技巧上我做加法已经做得够多的了。我要提炼、要浓缩我的美学思想,让技术逐渐变得不再是主要的,我不希望大家看见我的作品之后第一眼就惊叹“太精巧、太逼真”,而是脱口而出的“高级!”。我经常拿穿衣服来给学员举例,你不是裁缝,也不需要懂如何制作衣服,但你只要搭配得好,加上自己内在的修养气质,穿出来走一圈就可以得到大家的赞扬—“有格调、有品位”。这就是你内在传递出来的气息收获到的观众感受。</p><p class="ql-block">所以我的作品,就是在一方有限的纸头里,感受我构图上巧妙的取舍和用色的高雅,去感受它的“格调、品位”即可,而唯一呈现出来的技术层面,就是我的同行们可以在我最简单的线条里看出来我长时间训练出来的线条质感和线条表现力。如此而已,已经足够。</p><p class="ql-block">就像人生,余日有限,去繁索简。</p><p class="ql-block">抽象表现主义半个世纪前就有很多同款了,不管他想表达什么,换汤不换药的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从心灵感受上来说,用色极不舒服。</p><p class="ql-block">最起码用色是要和谐的。就像一首乐曲,首先不考虑这个曲子是想表达忧伤还是喜悦,但是韵律是最基本要和谐的。这是基本功的问题。我们看波洛克,线条再凌乱,用色是高级的。再看德国的国宝级艺术家基弗:表现沉重,但是色彩依然是和谐。 看毕加索,表达法西斯的残酷、战争的支离破碎。用色沉重,但和谐。现在是拿个桶随便往墙上泼几下都可以自称艺术家的时代。所以把老百姓们搞懵了艺术家的称呼没有门槛不需要考试不需要注册呀。你说自己是就是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