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州聊植物气质与茶室布置20200311

Lynn.梁

<p class="ql-block">A` ° ღ🍎苹果🐔山凤小姚 @陈星州 请老师指教</p> <p class="ql-block">陈星州:👍🏻水帘洞啊</p><p class="ql-block">五哥(林书勉) :@A` ° ღ🍎苹果🐔山凤小姚 欠缺灯光和绿植😃局已有,灵气不够。</p><p class="ql-block">A` ° ღ🍎苹果🐔山凤小姚:@五哥(林书勉) 跟我想的一个样,刚弄了个格局,都没时间弄绿植跟灯光,线都布好了,灯也有了,缺时间。房子去年八月弄的,近年才完工。最主要的一点你们都没说,也没注意到,后面的墙太空荡了,缺副老师的字画</p><p class="ql-block">陈星州:@A` ° ღ🍎苹果🐔山凤小姚 果然是这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星州:@五哥(林书勉) 交椅不错👍🏻👍🏻中间玻璃那个换摆一个太湖石或者英石会更雅。两个交椅之间那盆,室内装修风格搭配,考的是我们对物品的气质归类的能力。就像人穿衣服,如果是全套,连钮扣风格尽量跟身上的衣物配套,看起来就会非常和谐整体。气质归类不等同于风格归类。因为有些西方的东西,跟中国的一些古典风的东西,虽然物质风格不同,但是气质是可以互搭的。比如玻璃这个东西,如果他设计的造型风格,接近琉璃的气质,也是可以摆到茶席上跟中式茶道器皿搭配,也会和谐。</p> <p class="ql-block">你们看,这个塑料盖子就跟那些格格不入。看见您发植物,我再和大家聊一下植物的气质。 茶室里或者中式环境里的植物也是有东方气质和西方气质之分的。比较适合茶室的植物一般都是中国古典文学里面经常出现的具有文人气息和文化内涵、具有人文精神的:松树、菖蒲、兰草、梅花,或者造型比较符合中国古典文人那种畸形的审美的植物。说到畸形审美,可能大家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举几个例子:金鱼、扭曲的老梅、哈巴狗、古代女人裹脚、树疙瘩,现在有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好看”,在美学上其实都是畸形的外表。所以中国文人画里面经常有那种长得歪歪扭扭的梅花、松树这种不对称的造型。还有满是窟窿的石头—太湖石</p> <p class="ql-block">其实就是树里面的“小儿麻痹症”。明清以来的文人这种奇特的审美习惯,逐渐积累酝酿成了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的审美倾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在文房气息里潜在的气质风格。所以我们茶室或者书房里选取的摆设、植物,也要尽量寻找气质吻合的具有文人特质的物品。每年国内的几大拍卖行拍卖预展,都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拍卖专区,就是“文房器物”。有机会我多在群里发图片给大家熏陶,我们附庸风雅也要尽量附得不要那么露怯,正宗一点会更体现格调。黑松,这么一棵叶子稀稀拉拉的,市场上大约要卖五六百</p> <p class="ql-block">这种二十年上下的一般都要小一万块</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些干果适合文房茶室:佛手、莲蓬</p> <p class="ql-block">还可以摆一些古代的法帖,老铁器,如果身边还有一个穿古装的女人更好😁😁芭蕉和竹子也很对。我经常从这些图片里面看细节,看里面那些物品,通过观察这些细节,记住这些常出现在中式环境里面的东西,通过观察这些细节,记住这些常出现在中式环境里面的东西,比如说跟铁壶配套的一些列东西:扇火的扇子是什么样的、烧炭的炉子的气质是什么样的、叉壶盖的叉子....首先要知道这个体系里必须有这些配套的东西,再次就是在这些东西里面尽量去淘最古朴的、最有格调和品位的。不怕贵,一次就买逼格最高的。这辈子不用再买第二件。不过像我这种收藏癖,经常同一类东西买很多款。所以太花钱了🤣🤣只能轮流拿出来用。枯树枝。不要小看他们的装饰作用。我发我家用的给你们看</p> <p class="ql-block">菖蒲、奇石,频率最高。柿子也是非常棒的茶席搭配。事事如意,除了寓意超好之外,这个橘红让茶席上的朴素多了一处生动的色彩。我能把家里的茶室布置得很高级,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都非常用心的去感受和学习古典文人的精神内涵,把握他们选择物品的精神本质,才会把握住格调的高度。我细到一个茶针,都反反复复的买了很多次,一次次发现更高级的又一次次淘汰。一次次提升,其他各种物品就更不用说了,茶杯换了一圈各种时期跟风流行的什么建盏啊、汝窑啊哥窑啊。最后才发现逼格最高的就是纯白色或者透明的琉璃。包括品茶杯子的高度、厚薄对口感的细微感受颜色给品茶者的心理感受都要非常用心微妙的去体会。都是交了很多学费积累出来的经验😁白色或者透明的杯子对喜欢品茶的人来说,可以更好的观汤色、看年份,科学的杯体高度,可以让茶香萦绕更久,散热相对更慢,可保温。然后就是厚薄,唇的体验最敏感,对茶和水的感觉更细腻。再就到厚薄影响的透明度、茶色隐约可见,像玉女之肌。从口感、视觉、手感,每一个角度都堪称完美。把品茶当作精神享受的人,当然要介意各种细节。如果只是为了解渴,直接大保温杯白开水就可以了。品茶就是一场完美的仪式。让人从方方面面都体验到美的享受,大部分老茶客也是更多的品茶本身,我觉得这只是物质层次的体验,口腹之欲而已。好茶所以一次品茶来说,只是达到了享受茶文化的三分之一,再剩下三分之一就是茶室的布置包括茶器、茶席的布置,这种氛围方面。四个人以上的茶聚,是不能打高分的,喧闹了:一人曰神、二人曰品,三人成趣,四人则喧。神,就是人和茶的对话:神交。把茶当成有灵性的仙儿,你就会觉得用俗气的东西来装她,是对不起她的😄以上聊的是我的角度的个人感受,给大家借鉴。</p> <p class="ql-block">把文学内涵加入茶器,春花秋月夏风冬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