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州聊茶壶日本铁壶与紫砂壶(20200323)

Lynn.梁

<p class="ql-block">我把19分钟的日本铁壶制作的主要过程剪到五分钟之内。发给大家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开始收藏铁壶,交过很多学费。有很多东西要把它的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了解全面了,才不容易被人带进坑里。这几年在广西去了很多老板和领导家里,发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铁壶都是假货,而且很多都是从日本买回来的中国产品。了解它的制作工艺,就会对他的劳动成本和材料成本心里有数。就不会贪便宜买到假货。最简单的道理,一碗炒粉正常的市场价格是7-10元。突然有个摊每天都3块钱卖。如果老板不是慈善家,那就是这里面有猫腻。铁壶是一把壶一个模具,模具都是一次性的。做完一个就敲碎一个,不可重复使用,所以手工成本很高。你叫日本人2000块一个卖给你,批发价他都不愿意。</p> <p class="ql-block">提梁都是空心的,每一把壶都要手工敲一个提梁出来,包括壶嘴、壶盖,都是单独铸模具。现在正经日本传承堂口的铁壶,基本少有4000以下的。反而是那些品相不是很好的以前流传下来的老铁壶,有可能捡漏会买到便宜的。就像我们去古玩市场可以买到一些老的手工木雕,但是现在你叫人给你做一个新的,可能手工成本就比老的贵好几倍。我花150块买到一个老的木雕。现在叫人给你做一个,他至少需要一周以上,每天给他200块钱工钱,他都不愿意。所以新铁壶不要贪便宜,老铁壶可以淘。但是锈迹斑斑,要处理干净才能用了,给大家看两处手工铁壶最明显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铁壶壶身是分上下两部分制作的,需要两个泥模,所以有一处合缝。专业术语称为“羽线”,这条线是上下两个泥模脱模之后留下的,一定是不规则的。</p> <p class="ql-block">另一处明显的特征就是灌铁水进去的灌浆口,但是这个也有造假的。我发个我交过学费的壶底给大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个看似手工铁壶的底部,也有造假:就是用机床铣出来的,里面有螺旋纹。上面这些是一些比较容易鉴别的基本特征。剩下的就要了解铁壶历史上固定的一些器型风格了,南北铁壶分得非常细。我们国内模仿日本铁壶的很多厂家都是自己重新设计,所以设计理念一看就很中国。我是学绘画的,对日本风格的绘画和气息相对比较敏锐一些。所以我鉴定铁壶还会加上从这方面的判断。</p> <p class="ql-block">下面给大家看看中国铁壶</p> <p class="ql-block">细节太恶俗了,完全看不到日本人制作东西那种严谨和设计水准。日本的设计在全世界都是排前几名的。无论是建筑还是平面设计还是工业设计。所以我经常看第一眼仅仅从艺术水准是上就至少可以判断出这个铁壶的工艺水准。先别说他是哪里产的。如果质量敷衍。哪里产的都不重要了。日本南部铁壶有个明显的风格特征。就是朴素、简单、不花哨,盖子是铁的;北部有京都贵族,有钱。所以铁壶设计风格会华贵一些,会镶嵌金银铜,盖子普遍用紫铜,提梁喜欢镶嵌金银。但是无论怎么华贵,它在艺术上一定是设计的很高级的。贵族对美的把握更敏锐,人家从小就见惯好东西,审美不会差。但是真正达到京都铁壶要求的铁壶现在是停止生产了的。因为他们那时候因为朝代更替,有一批砂铁含量很好的铁钱币因为年号不合适了,就专门给皇家贵族制作铁壶用。也就是说,这批铁壶大多是用钱币融化掉之后来制作的。在古玩圈内,这批铁壶一出现就动辄十万人民币以上。朴素简单的新的南部铁壶都要好几千才能买得到。去日本旅游,想带一个京都铁壶,如果贪便宜,请尽量放弃你幼稚的想法。如果对铁壶不了解的朋友去日本,也不要叫他们帮你带 。</p><p class="ql-block">这些年养成一个习惯,如果要买一个大家都传说的好东西,有两个办法。</p><p class="ql-block">一:委托信得过的专家</p><p class="ql-block">二,自己先把它的来龙去脉研究透</p><p class="ql-block">我买铁壶交了很多年学费,就是一直以为差的铁壶几百块。我估计两千块的应该就是真的了吧?后来发现,四千起步才是入门。级别的几万块的才是除了好用,还可以带着艺术收藏价值那种。</p><p class="ql-block">紫砂壶也是,基本上用来收藏大都是几百毫升的大只的。正常大小的都是用来用的多。所以我们买紫砂壶,只要是用紫砂做的,就不要计较他是不是纯手工了。市场上大部分是用模具的半手工壶。紫砂壶大师用来展览和比赛的,都是比较容易体现艺术水平的大壶。多看一些拍卖会的预展,就会发现。紫砂壶只要没买到灌浆壶,料子真是紫砂的,就可以谢天谢地了。至于艺术水准那种,没有阅壶无数,大多数人是看不懂的。就像看艺术品一样,没有长时间的浸染熏陶,能看得懂他的功力和线条的神韵?紫砂壶看的就是神韵。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神韵真的太遥远还是先保证他的泥料为上。毕竟是天天装水喝茶进肚子的。我接触了很久紫砂壶,也去宜兴和很多老师交流学习过,到现在都看不懂哪一把壶神韵好。就像我们看书画艺术品一样,虽然都是“纯手工”的,但是这里面的格调、神韵,都是要浸染很久才能体会得到的。我至多能看懂这个大师做的壶够不够工细,神韵是理解不到的。</p><p class="ql-block">书画领域也是互相诋毁的,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战争。都是真正好的看不上差的,李逵看不上李鬼紫。砂壶的知识也很复杂。去那里生活几个月亲自去学习制作,可能会懂一些。很多壶用的紫砂都需要加其他泥来调配,达到最完美的“骨”和“肉”的比例。所以我们常常理解成一个壶就是只用一种纯紫砂料,应该是不科学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