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拾零-镇海

兵团老蒋

<p class="ql-block">镇海位于东海之滨,是浙江宁波下辖的一个区。</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镇海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之一,素有“浙东门户”之称。</p><p class="ql-block">我在2008-2012年期间三次到此。</p> <p class="ql-block">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位于素有“海天雄镇”、“全浙咽喉”之称的海防要塞镇海口招宝山南麓。</p><p class="ql-block">展示了自明朝中叶以来,镇海军民在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四次闻名中外的反侵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一柄引人注目的大刀直冲云霄。它由黑铁制造,厚重古朴,代表着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p> <p class="ql-block">镇海以金鸡山、招宝山麓为主要地段有三十多处海防遗迹,我仅看了几处。</p><p class="ql-block">招宝山东侧山脚下的中法战争镇海之役胜利纪念碑,有抗法将领人物浮雕墙。</p><p class="ql-block">镇海之战取得了近代海岸保卫战中唯一的一次全胜战役,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载下了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摩崖上“威远雄风”是由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题字。</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就在甬江边。招宝山大桥飞跃江上。</p><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感觉与前面照片的天气不一样?这是2011年再次到此所拍。</p> <p class="ql-block">从沿江东路走行数十米,就来到纪念碑斜对面的安远炮台。</p><p class="ql-block">起初仅是座小炮台,1887年扩建。</p><p class="ql-block">炮台前炮门朝东面大海,后炮门朝西面甬江。台内中心留有圆形旋转火炮铁轨。台西北有一洞门。</p> <p class="ql-block">安远炮台用黄沙、凝土、石灰、砂砾拌以糯米饭汁混合捣砌筑成,就地取材,成本低,起到了软中兼硬,“以柔克刚”的作用。当炮弹撞击该炮台时,只能局部掉下碎块,整台不会倒坍倒堋。当地人称它为“糯米饭炮台”。</p><p class="ql-block">我在炮台前留了影。</p> <p class="ql-block">从炮身上的文字可知大炮重一千公斤。</p> <p class="ql-block">隐蔽在绿植中的大炮,炮口对着甬江,向东几公里就是出海口。</p><p class="ql-block">南岸金鸡山有平远炮台,两炮台相对,扼守甬江口。</p> <p class="ql-block">招宝山大桥沟通镇海、北仑两区,2001年建成通车,对北仑港集疏运网络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镇海港</p><p class="ql-block">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p> <p class="ql-block">乘车从招宝山大桥上经过。</p><p class="ql-block">前方是双孔公路隧道,其最大特点是两孔间距特别小,最窄处只有2.98米,且延长达169米。按常规,两孔间距离起码在30米以上才算安全。施工单位采用了 “弱爆破、短进尺、勤测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世界性难题,不但安全、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而且确保了招宝山上文物保护建筑安然无恙,确保招宝山景点的游客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招宝山顶诸多景点没有去过,留待以后吧。</p> <p class="ql-block">镇海楼位于镇海老城区中心,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洪武年间。楼台用条石砌成,是当地海防的历史见证。作为当时城中最高的建筑物,为瞭望和报时之用。</p> <p class="ql-block">定海卫指挥署演武厅遗址</p><p class="ql-block">卫所制为明朝最主要军事制度,地方卫所军,一般以5600人为一卫,设指挥使一名。</p><p class="ql-block">镇海明朝时称定海,故名定海卫。</p> <p class="ql-block">破旧老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五年过去了,这里应是旧貌换新颜了吧?</p> <p class="ql-block">濠桥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民国初重建为混凝土桥,桥额书“承德桥”三字,1967年改建。</p> <p class="ql-block">在火柴盒般的灰色楼房前,这座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引人注目,这里是陈逸飞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陈逸飞是中国当代油画大师、艺术家、导演、企业家,他出生于镇海。</p><p class="ql-block">纪念馆于陈逸飞逝世三周年之际开馆。</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分双层,一层以陈逸飞的雕塑作品为主体,用文图介绍他的平生;二层被切分成很多小展览厅,主要是展览陈逸飞水彩画、雕塑、服饰、环艺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我到来时,纪念馆刚开馆5个月。</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庭院</p> <p class="ql-block">寿昌公园。</p><p class="ql-block">公园以镇海籍红军师政委陈寿昌烈士的名字命名。园内建有陈寿昌列士纪念馆、纪念碑和陈寿昌烈士的半身铜像,还建有镇海革命烈士纪念室等。</p> <p class="ql-block">寿昌公园原名古塘公园,园内建筑仿苏州园林格式,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小桥流水,宁静雅致。</p> <p class="ql-block">寿昌阁</p> <p class="ql-block">石拱桥旁,有人垂钓。</p> <p class="ql-block">出了公园,不远处是旧江堤。</p> <p class="ql-block">后海塘。</p><p class="ql-block">镇海城北面海,为防海潮冲击,唐时海边曾有泥塘之筑。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县令动员民工修建石塘。以后历代都有修葺。其牢固经百年的风浪考验,安然无恙。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因发展建设需要建了新塘,这一投工百万,利民千年的工程才完成了它捍城防汛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重修后海塘记石碑。</p> <p class="ql-block">钩金楼</p><p class="ql-block">这是2010年二到镇海时所拍。</p><p class="ql-block">2009年镇海区开展古海塘文化休闲提升工程,新建了气势宏伟的仿古城楼——钩金楼,将招宝山和后海塘的巾子山连为一体,如今游客们可以直接从招宝山穿过钩金楼,到后海塘参观游玩。</p> <p class="ql-block">巾子山上望招宝山顶鳌柱塔。</p><p class="ql-block">此为招宝山名景之一“鳌柱插天”。</p><p class="ql-block">鳌柱塔高57.6米,是仿宋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城浩气碑林</p><p class="ql-block">沉沉锵锵壮语,方方正气浩然</p> <p class="ql-block">2012年2月,三到镇海。</p><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中国(镇海)兰花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晚上看元宵灯会。</p> <p class="ql-block">三到镇海,还有很多好景没看。仅把多年前所见记录下来并与美友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