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回家》

yusp

<p class="ql-block">叶校邀请班内同学参加9月8日(星期五)迎教师节活动。拟10:00在华师正门原物理系处集合,之后开始怀旧逛华师,中午在华师陶园百合房吃饭聊天。</p><p class="ql-block">活动就此拉开序幕,同学们不妨随着我们的镜头一同漫游校园,文末关校的”雨中游母校”感言更精彩…</p><p class="ql-block">编辑以关校的素材为主线。</p> <p class="ql-block">看,到会的同学撑着五颜六色的雨伞,漫步在雨中</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p><p class="ql-block">王宁星 陈晓京 梁端生 于少萍 陈坤健</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p><p class="ql-block">叶江帆 关耀强 林钦雄 蒋维强</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含有指导员和每位同学的问候</p> <p class="ql-block">上图建筑物是原物理楼,是我们当年学习和做物理实验的地方。楼前几棵槟榔树直冲云霄。这是校内能幸运保留下来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当年的物理搂,楼前那颗几槟榔树留下了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今天,在这里集中,出发!去寻找当年的足迹…</p><p class="ql-block">华师拆掉了许多旧的建筑,增添不少新建筑,虽然比过去漂亮多了,但是在我们心里,仍有着对那曾经的依恋…</p> <p class="ql-block">课室大楼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贵人出门招风雨,”海葵”带来的大雨暴雨,依然挡不住同学们在雨中寻寻觅觅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先到会的同学在物理楼旧址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进校门口眺望见到的是教学大楼</p> <p class="ql-block">课室大楼正门,</p> <p class="ql-block">女生相片的背景是"南座”</p><p class="ql-block">"南座”是原课室大楼主体</p> <p class="ql-block">真有意思,男生不约而同的走向北座。</p> <p class="ql-block">注意后面"北座"2字。北座是课室大楼新修的一进,与原大楼融为一体。电梯含在此进中。</p> <p class="ql-block">课室大楼东侧翼(原阶梯课室处加建外廊柱)。西侧翼料想同此。</p> <p class="ql-block">由此知,现课室大楼由南座,北座,及东侧翼及西侧翼合围而成。翼合围而成。</p><p class="ql-block">修建后,课室大楼形成口字型的迴型建筑。</p> <p class="ql-block">北座入口(朝向原伪"总统"府的府邸花园)</p> <p class="ql-block">北座向北眺望,原总统府被拆除,在那建起了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大雨为地面铺上了一层光鲜亮丽的薄膜,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现华师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府邸花园绿化</p> <p class="ql-block">花园中心雕塑</p> <p class="ql-block">孔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上照片背景是:78级16栋、17栋男生女生学生宿舍原址</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居住的学生宿舍16栋、17栋,已夷为平地,改成停车场,视频为军花在喊话。</p> <p class="ql-block">此处为原图书馆旧址,正在维修中</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是我们当年自习和查阅书籍的地方。每天还未开门,就挤满了等候的学子,一旦开闸,学子像洪水般的涌入,真怕被踏伤。</p> <p class="ql-block">手球馆,进门是一醒目的屏风,标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华师大校训”</p> <p class="ql-block">今天这儿是英姿飒爽的新生军训场。</p> <p class="ql-block">向荷花湖前行</p> <p class="ql-block">上下两图为荷花池,现称荷花湖。当年班级毕业相册将她设为封面,留下诗词;今日暴雨将红泥冲入湖中,场景上演了红湖水,浪打浪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荷花湖小拱桥</p> <p class="ql-block">到点了,步入陶园聚餐,环视明亮的餐厅,满满坐着2023年身穿着迷彩服军训的新生…</p> <p class="ql-block">还差一位主角,我们焦急的在这等候着年轻帅气的梁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难忘我曾经的流年,</p><p class="ql-block">重拾我青涩的眷恋,</p><p class="ql-block">还想我来时的信念,</p><p class="ql-block">带着我美好的祝福和祈愿,</p><p class="ql-block">回家的感觉真好。</p> <p class="ql-block">梁教授是我半个老乡,难得一见,拍个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离别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原班长</p> <p class="ql-block">原团支书</p> <p class="ql-block">雨中游母校</p><p class="ql-block"> "海葵"台风刮到广州,是一夜大雨。先前选定的9月8日,可是个雨淋淋的天呀!期望着会突然宣布改期,那又可在家坐享清平,指点盛世了。可能吗?决策者曾是个军人,连向她申请改期的人都没有。我想,小团体的当家就要有这么点军令如山的气概,不然,日程频仍惊动,参加者便意兴阑珊。</p><p class="ql-block"> 当天有点事,但略周折,还是能在9:35时上了晓京的车,向华师开去。从人民北,上内环路开往华师。路不远,由城西开往城东。但靠近天河以后,导航的指令紧张频繁,绕来绕去,才下到中山大道,在东南门(以前的体育系旁的门)进入。沒有导航,这眼花缭乱的高架路,还真不知怎么能绕下来哩。</p><p class="ql-block"> 物理系旧址</p><p class="ql-block"> 很快找到了原华师物理系的楼房,这座楼房是我想像华师校园内方位的坐标原点。车子开到时正好10点,时间掐得神准,这正好是原定的集合时间。"坐标原点"上出现两个人,班长和叶江帆一一一个局长和一个校长,两个处级干部,笑容可掬地欢迎我们,车子竟可随意停在门前,真是回到家了。一问又知,少萍在这个"家"里等我们不止一个小时啰。</p><p class="ql-block"> 走进"坐标原点",新刷的墙壁,光亮净洁的楼道,簇新的楼房,房子长高了,漂亮了。叶校说:物理系全部撤往大学城了。生物系接管了物理系的这座楼房。不动原构做了装修和增建。班长感慨地说:四十五年了……。是啊,时间久远,但站在大院中,似仍感到物理系原本的气息,这是我们接受高等师范教育所据的一片故土啊!理一课室,我们在大学听的第一节数学课,就在此。黄建民激情地讲,学生认真的听。这120人的集体,静得可以听到呼吸的声音,全神贯注,多么焦渴学习的情绪。自修时,理一课室坐满了人,在看,在写,在演算,却无人言语。高等教育的养分、先知的灵光,涵养并洗涤着我们的灵魂……。理一课室之上是实验楼,研修这门靠实验事实说话的功课,前三年,每周我们都有自己动手做的实验课。四十五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课室大楼</p><p class="ql-block"> 激情在,何顾得雨狂。待走到课室大楼的广场前,八人齐聚了。这个广场,曾是我们跳集体舞的地方。青春绽放,曾记否?毕业时与老师们合照留念,情相依依,也在此。课室大楼是华师的象征,享受美好高等教育生活之证明,它是最合适的背景。</p><p class="ql-block"> 课室大楼承载着我们的学习生活。上课,自习,开会,搞活动,看电视片。来到这里,昔日的生活,记忆中便拉出长长的篇目。</p><p class="ql-block"> 课室大楼改建了。大门仍保持原样风格。加建了一个门楼,将原大门两旁饰壁扩大,上面由一个楣楼连结。楣楼上有窗。楣楼中心顶端悬华师大的校徽,门楼高大有气派,凸现出华南第一师范学府的庄严和气场。</p><p class="ql-block"> 课室大楼的基构不动,原大楼加建至五层,改称为南座。添建一进,叫北座,内含电梯,楼超十层。原来东西侧的大阶梯室,外观扩展为东、西两侧翼。楼上新构多层楼房并与南北两进合围起来,成为一个回环互通的课室楼群。东西两侧翼外观饰有廊柱,为整个建筑群增添典雅而又现代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壮观,美丽的高等教育的学堂。</p><p class="ql-block"> 参观华师手球馆时,我们看到新晋的师弟妹们在军训,看着这些青春靓丽的师弟妹,不由得生出羡慕,他们是这个美丽的高等学堂的新主啊!</p><p class="ql-block"> 华师大的学校发展,见证了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课室大楼的添建改构变装,是华师大的发展和壮大的实证。</p><p class="ql-block"> 周围环境</p><p class="ql-block"> 走出课室大楼北座,府邸花园的旧址投入眼帘。府邸花园格局依旧。花园绿化着意打造,草坪,花木,精心栽培,很漂亮。甬道中心是美术学院建造的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 伪"总统"府邸全拆了,建了新的图书馆,气派甚宏。往东,露天电影场当然没有啦,盖了一幢宏伟的行政楼。</p><p class="ql-block"> 原运动场、风雨操场改为文化广场。以前体育系及近旁空地,出现了一座手球馆及一座标准的田径场(有400米标准跑道及看台)。田径场改为规范的南北向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宿舍拆平了,内含1103、1111室的同学们的宿舍楼变身为青草坪。</p><p class="ql-block"> 第十六栋,我们住了三年。连带东邻的十七栋,也拆得荡然无存,变身停车场。那些不眠的凭栏和情愁的依舍,也没有实物可据了。</p><p class="ql-block"> 旧图书馆已划归某系,我们看到的是正在装修中的她。当年,我们在其间消磨过多少时光呀!每次写实验报告,我一定去图书馆,安静,最能体验物理学之妙。</p><p class="ql-block"> "中山五路"南边,是饭店及实物商店。"中山五路"向东到尽头,是二十多年前广东省教育厅为高校教师盖的福利楼。两幢高高的大楼耸立,朱伟麟荣幸地搬入此楼时,他站在新家的阳台,从高层俯瞰五山的灯火,曾给我打来电话,让我也分享了他这一迟到的幸福。这两幢楼用的是原华师农场的地皮。</p><p class="ql-block"> 在静静的荷塘边,有一所饭店。毕业前夕,那个群情激动的晩上,我们全班不都到了饭店围坐在一起吗?吃花生、喝啤酒,班长让每人都讲一句话作祝词,祝福也好,感言也罢,绕一圈全讲完了,大家才干杯,喝下那为相惜不舍,又愉快离别而干杯的啤酒,心有忐忑地奔向明天……。记住了这场面,记得这饭店,如今,她却没有了。也不知她错投在何处了。</p><p class="ql-block"> 但在她近旁的小拱桥却留了下来,莲塘东眺,它在一片荷莲中出露,身姿依然绰约,让这莲塘仍保存几分诗意。</p><p class="ql-block"> 华师附小的旧址附近,有一幢田家炳书院大楼,现在由国际文化学院使用。相当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部。</p><p class="ql-block"> 雨淋淋的天,撑伞挡雨,跨水洼而湿鞋。大家却饶有兴趣地游走。寻找往日的凭据,印证旧时的回忆,交流着回忆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毕竟今日之福,发纫于当年接受高等教育之荣幸呀,而华师大是我们当年所得荣幸之荷载,不可忘却。</p><p class="ql-block"> 陶园聚会</p><p class="ql-block"> 在陶园餐厅里,我们遇到了与我们一同荣幸享受高等教育又给予我们许多幸遇的梁瑞生教授。</p><p class="ql-block"> 梁教授幽默睿智的谈吐,将这个华师大雨中游推到了高潮。梁教授年龄与同学们相近,他管过物理系78级全级,处事沉稳实在,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平和快乐。他记忆极好,竟可直呼出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毕业后动向也大体知晓。于是,席间便有了许多快乐的师生对话。</p><p class="ql-block"> 在场九人,均是华师大育成之人。梁教授职至博士生导师,官至信息光电子学院副院长,至于在光学界的许多学术名衔,不一一道来了,他是百分之百的华师大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放眼同桌:这里有两个教授,一个局长,两个校长,一个经理,两个工程师。也是华师大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他们得力于父母的赋予、自己的努力、还有华师大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雨中游母校,雨水淋淋,情浓依依。难忘母校恩深,难忘往日意味。</p><p class="ql-block"> 值此教师节之际,向我们的母校一一华南师范大学及其老师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老关. 2023.9.10记</p> <p class="ql-block">回家的感觉真好!</p><p class="ql-block">愿时间慢行,我们依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