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缅怀先辈,感恩军营</p><p class="ql-block">——记首长和他们的父辈感人至深的军 旅往事</p><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18年10月10日,很荣幸和三十六年前的王副团长和他妻子罗晓英师母、政治处黄主任、司令部陈参谋长等一起,在山清水秀、沁人心脾、世外桃源般的天目山大峡谷,度过了短暂、欢乐、难以忘怀的四天四夜。</p><p class="ql-block">一、缅怀前辈</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来,三位团领导和罗师母都是我非常敬重的首长,这次在天目山听他们聊起他们父辈的军旅生涯,虽然我未曾见过他们的父母,但我从心底里更加敬重他们的父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仨位团领导都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十四五岁就参军到了92师,他们的父辈,都是老八路,在中华民族最危亡的时刻,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队伍,为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都获得了共和国的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1982年7月,我从南昌陆军学院毕业分配到92师的老部队,就是黄主任、陈参谋长的父亲,在1947年4月在胶东半岛亲自参与组建起来的,和三位老首长说来有缘,1962年我刚出生时,陈参谋长的父亲,因战争留下的伤病,从漳浦守备9师政委调到我的家乡上饶军分区任政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陈参谋长的父亲和黄主任的父亲分别担任了我们92师 274团和275团的政委,40年后,他们两人接过父辈的枪,也分别担任了274团、275团的领导。</p><p class="ql-block">我如今夏天居住的大理市,刚解放时,王副团长的父亲,就是大理古城驻军的最高军事首长,后转战贵州,尔后调任高等军事学院(现国防大学),1970年从高等军事学院调到昆明军区11军任付军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罗小英师母的父亲罗义淮老前辈,更是受到他的老部下,前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的无比尊敬。</p><p class="ql-block">罗师母的大哥罗小兵,在他父亲罗义淮百年诞辰之际,写了本《感悟父亲老照片》的回忆录,迟副主席亲自作序。</p><p class="ql-block">在序言中,罗总长写到:“义淮同志一生忠诚党和军队的教育事业,从抗大到华东军大⋯,为培养我军中高级干部,造就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军事人才,付出了一生的精力。⋯始终是我敬重的老师和首长。记得1978年,我出访非洲患恶性疟疾,与义淮同志住在301医院,有一次,我看他病情有所缓解,能下地走动了,就主动走进他的病房,向他敬礼,并直呼:“老首长,我是27军的迟洁田”,他握住我的手,马上纠正说:“浩田同志,你现在是副总长了,不能这样称呼啦!”我当即发自内心地诚恳地说:“老首长,你是我的启蒙老师,这是历史,永远不能随意改变啊!”</p><p class="ql-block">读到这里,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由此可见,罗师母的父亲真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下属即使当了总长,职务上大他好几级,仍对他敬重有加。也由此可见迟总长为人处事的高尚品质,不论自己身居何等要职,始终不忘革命道路上的领路人。敬重老前辈,这也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美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迟总长的眼里,罗师母的父亲是个非常公道正派,勇于担当,不为名利,不计职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老首长。罗师母的父亲,1955年就任军事学院秘书长,直接在刘伯承元帅身边工作,深得刘帅器重。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中,我师母的父亲,表现出了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没有跟风追浪,揭发所谓“教条主义”问题,还在不同场合为刘帅和陈伯钧、林浩等受批判的老首长说些公道话,从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批被整,1970 年被调往昆明军区任职。</p><p class="ql-block">罗师母的母亲衣向璞,也是胶东蓬莱的老八路,她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前五个子女都在战争中流产了,淮海战役前,怀上第六个孩子,27军的副军长贺敏学(毛主席第二任妻子贺子珍的哥哥)亲自下令,不准罗师母的母亲跟随作战部队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留在后方保胎。事后,陈毅司令员闻听此事,赞许说:“贺副军长做得对头,不要孩子,不要后代,我们干革命为了啥子嘛!”</p> <p class="ql-block">罗师母的大哥罗小兵,出生四个多月,上海解放,27军政治部的警卫员抱着他大哥坐车进上海,他大哥一路哭个不停,到上海打开襁褓才看清,原来警卫员把她大哥头朝下、脚朝上抱反了。</p><p class="ql-block">“将门多才俊,虎父无犬子”,此生,在军营,能在这三位首长的领导下工作数年,真是荣幸之至。他们十五六岁就参军干革命,有的二十多岁就成了我们军最年轻的团级军官,他们的父辈把下属培养成了总长和总后部长,他们一起入伍搭挡多年的战友,有的现在也已走上中央军委委员的领导岗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感恩军营</p><p class="ql-block">人生最难忘的是青春,青春最美的是在军营。毋庸讳言,在军营,对我成长进步,培养帮助影响最大的,是我的老主任。1982年7月,我刚到部队任排长,因为是全军“文革”后第一批毕业的大专学生官,没在部队当过兵,人瘦个子又矮,缺乏基层带兵经验,在连队工作很苦恼,黄主任就把我调到政治处,我可是从未给他送过一分钱一包烟一瓶酒。他的知遇之恩,用人之所长,我是没齿难忘。</p><p class="ql-block">黄主任平时话语不多,非常威严,我在他手下干工,工作没干好,不用他开口批评,只要看他的眼神,就知道要重新更改。他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连排干部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作风纪律抓的紧紧的,汇报工作认认真真的,不敢有半点马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他为人公道正派,处处严于律已,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不媚上,不欺下,军政文化素质又非常过硬,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我的心里,他是团领导当中威信最高的其中一位。</p> <p class="ql-block">我离开部队近三十年,常和战友们聊起三位可亲可敬的团首长。</p><p class="ql-block">谈起黄主任,我就会联想起邓小平、刘伯承元帅。</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邓小平:“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军师,”“办事比较果断,”是讲邓小平的才干、气魄;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是讲邓小平的韬略、性格。</p><p class="ql-block">说到王副团长,我就会联想到周总理,胡耀邦总书记。</p><p class="ql-block">顾全大局,两袖清风,和风细雨,温文尔雅,团结官兵,和爱可亲是老团长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聊到陈参谋长的性格,我就会联想到彭德怀元帅和朱镕基总理。</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延安曾公开颂扬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p class="ql-block">1991年春,邓小平在上海评价朱镕基:“只能当第一把手,不能当第二把手。</p><p class="ql-block">陈参谋长,是个非常传奇的人物,现在是国际贸易公司的老总,我是他的铁杆粉丝,他的传奇故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目山聚会结束,依依不舍分别之时,我对仨位首长说:非常感谢你们给我上了堂生动难忘的传统教育课,先辈们的高风亮节,值得我终身学习。期待来年,再次聆听你们的父辈,难忘、感人的军营往事。(草稿于2018年10月天目山大峡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