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枫溪小学部】——一年级2307班爱心速递第一期

谭老师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都孕育着一个生命的奇迹。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用善良唤醒善良,用生命滋养生命。教育也是一场漫长的守望,用耐心等待花开,用陪伴期待成树。教育更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用真情体察童心,用爱心浇灌成长。</p> 师语师愿 <p class="ql-block">致小宝贝们</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孩子们,祝贺你们成为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自豪。我殷切地期望你们能茁壮地成长,为此,我想给你们提几点要求:</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 学习不是一件任务,它是在世界上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未来的社会是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将要成为每个人终生的必需。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一是要养成自觉守纪、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课堂里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保持安静,不做小动作,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听课,遵守学校的纪律。</p><p class="ql-block"> 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就是要给自己订一个学习计划,既要有学期计划,也要有每周计划、每日计划,以保证学习的进度。</p><p class="ql-block">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这是建立良好道德品质的开端,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表现在:早睡早起,不挑食,适当锻炼身体,保持个人卫生,还要学会体谅、关心他人。</p><p class="ql-block">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p><p class="ql-block"> 日常行为规范就是要尊敬老师和长辈,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看见老师主动行礼问好;遵守课堂纪律,遵守着装要求;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课间不在教室、楼道及操场上吵闹,遵守纪律。</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请及时关注“企微班级群”“班小二”。“企微班级群”和“班小二”主要用来发通知、提示、作业、打卡、采集资料,老师若没强调,不用回复,点击确认,按要求完成即可。</p><p class="ql-block">●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会经历兴奋期、厌倦期、适应期,这三期对孩子尤为重要,希望家长密切关注,及时与老师沟通。</p><p class="ql-block"> 非常高兴能够成为您孩子的老师!让我们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吧</p> 班级文化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坚强的后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一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p><p class="ql-block"> 我非常幸运,又遇到了一群非常给力的家长,组建了一个强大的家委会团队!她们都是热心教育,有较强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乐于为班级服务的仙女妈妈和帅哥爸爸!</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多元评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想让别人感到自己能力超群。所以,当他们取得成绩时,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表扬鼓励,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并产生价值感、荣誉感。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考虑,小学低段,我班主要采用“奖章”“每周之星”“雏鹰争章墙”的多元激励措施。</p> <p class="ql-block">  开学第二天,我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专用的奖励本。给表现好的学生在奖励本上盖印章,如排队快、坐姿好、站队挺、吃饭棒、午休静、有礼貌、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取得A+等级、得到别的老师表扬等。每周统计一次,学生的印章积累到10个以上,获评“一周之星”,可领取一份奖品并颁发表扬信。</p><p class="ql-block"> 印章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尤其对那些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孩子,印章能够让他们发现自身长外,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改掉不良的习惯。</p> 第一次上课 <p class="ql-block">  老师的谆谆教诲承载着最美好的祝愿——“健康、平安、快乐、聪慧”。孩子们充满期待和好奇的小眼神,在清晨金色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p> 第一次就餐 <p class="ql-block">美味的饭菜,鲜香冲击着同学们的味蕾!👏👏👏👏</p> <p class="ql-block">  有了老师和同学的陪伴,同学们在学校里都吃得饱饱的,很多同学不仅添饭加菜,还 “光盘”了呢!😁😁</p> 第一次就寝 第一次队列训练 <p class="ql-block">  “脚跟并拢,两臂夹紧,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像模像样,表现出了饱满的精神状态,稚嫩的脸上也多了一丝坚毅。</p> 班干部竞选 教师节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师收到了宝贝们的很多花,很多卡片,很多礼物,很多祝福,谢谢孩子们!老师也祝你们天天开心!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朋友,最美好的教育是家校共育,学校愿与您携手前行,共育未来!新时代的智慧父母,需要持续学习,勇于应对挑战,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使命、承担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p> <p class="ql-block">本周分享:《支持老师,其实就是在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作为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让老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要靠老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修炼,做家长的更是要提升境界,积极作为。</p><p class="ql-block"> 我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帮助带的,我们做父母的省了不少心。</p><p class="ql-block"> 但我的侄子当年是请阿姨帮助带的,我的哥嫂经常会说到请到合适的阿姨有多难,留住他们更难。</p><p class="ql-block"> 帮助带孩子的阿姨不管在哪个家庭通常都很受待见,会非常被主人重视,要涨工资涨工资,请假就放假,提个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道理很简单,因为家长怕阿姨“心情”不好,影响到她对孩子自己孩子的照顾和态度,而家长又不可能24小时监督。</p><p class="ql-block"> 我有时想,如果明白老师的“心情”也同样对孩子重要,家长也许拿出一点点对待家里阿姨的“小心”来对待老师,这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班上的所有同伴,将是多么受益的事情,很多家校之间的冲突就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知道给自己带孩子的阿姨一切靠“自律”,很多素质也不是太高,所以要陪着“小心”,让她尽量心情愉快地带自己的孩子。而老师都是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有底线的,还有教育局、校长管着的。所以,很多家长一般谨慎地对待阿姨,但并不担心老师。</p><p class="ql-block"> 但是,人都是有情绪的,就像家长情绪的波动就直接影响到孩子,老师的“心情”可能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其实,当今年轻的教师很多就是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他们拿到的工资一般应该不会比一个家庭里带孩子的保姆高。但是,他们有的还没有成家,就带着在家里被几个大人伺候的几十孩子。</p><p class="ql-block"> 有些孩子在家里被几个大人同时带着还会磕着碰着,如果是在学校或幼儿园里受了一点伤,家长就难以接受了;有些孩子一生病,家长就认为是学校或幼儿园没有照顾好,没有尽责;有的孩子一说不想上学或到幼儿园,家长会立刻想这孩子在学校怎么了,就会马上质问老师......</p><p class="ql-block"> 当老师面对每一个孩子时,事实上都会看到孩子身后的家长,尤其是他的母亲。家长给老师脑海里的形象,有的总是善解人意的,有的可能凶神恶煞般;有的总是笑眯眯,有的焦虑;有的宽松,有的严苛;有的一想起就让老师紧张,有的总是让老师很放松......</p><p class="ql-block"> 偶尔,我也会有与老师们聚在一起的机会,发现他们讨论的永恒话题就是“家校工作”。老师都会谈到对家长的各种“印象”,其实这些印象会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评判,会影响到老师如何与某个孩子一起工作。</p><p class="ql-block"> 当老师们聊到被家长不理解时,普遍感觉很苦恼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是的,如果你是一位教师,当家长一大早就黑着脸对你说话时,可能就会影响你一整天带孩子的心情。当家长晚上在各种群里讨论班上的事情时,传递着那不正向的能量时,只要你知道,可能就会影响你的休息以及第二天的心情......而所有的附和者甚至旁观者都成为了“帮凶”。</p><p class="ql-block"> 没有完美的家长,老师不能要求所有家长都尊师重教,彬彬有礼,其实有些动辄挑刺的家长,他并不是只挑老师的刺,在哪儿都这样,他就是一个“刺头”。老师的“心情”不应该受这些家长的左右,更不能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他的孩子甚至整个班级的孩子身上。</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也没有完美的老师,任何一个群体,优秀的总是少数,孩子能够有幸碰到好的老师,那都是家长和孩子前世修来的福报。</p><p class="ql-block"> 整体上,教师这个群体都有专业培训,都有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和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没有底线”的老师毕竟是少数。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们对家里的保姆比对老师更陪着“小心”,是对教师群体的信赖与认可。</p><p class="ql-block">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都没有接受如何做家长的专业培训,不仅是和老师相处的问题,就是如何与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相处,常常表现得很“任性”。</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企业经营者,对下属要求严格,过去我经常对下属严厉斥责,效果并不好。后来发现多认可多鼓励,不仅其他人工作积极性高、业绩好,而且自己的心情也好。</p><p class="ql-block"> 孩子上学后,我给自己定的规矩就是永远不在孩子面前讲老师的不是,对老师的工作积极支持配合。这样,孩子对老师言听计从,一路走来,自己反而省心不少。</p><p class="ql-block"> 细想一下,自己孩子的成长如果看成一个企业的话,做父母的才是真正的老板,是亏是赚最后你都得兜着,老师充其量是职业经理人甚至就是中层领导,随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把职业经理人“忽悠”好,才是老板的真本事。更何况,老师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家长还没有什么选择和处分权呢。</p><p class="ql-block"> 这样说,并不是说我们做家长的服输认栽,对老师要谨小慎微。更主要的是,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与他人特别是与老师相处的时候,多支持多包容,这就是在教自己的孩子如何为人处世,这也是孩子未来的立身之本。</p><p class="ql-block"> 家长和老师的相遇,就是爱和信任的相遇。</p><p class="ql-block">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让老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要靠老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修炼,做家长的更是要提升境界,积极作为。</p>

老师

孩子

家长

阿姨

学习

自己

教育

班级

学校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