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9月7号或者8号,它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p><p class="ql-block">《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p> 白露▪️知多少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幼儿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白露节气的特点,感知白露节气自然界的更替、时节的变化,商水县实验幼儿园特开展了 “白露”节气主题活动 。</p> <p class="ql-block">各班教师带领孩子们解节气的由来,知道节气是季节更换的时间点。“白露”是一个与气温有关的节气,“白露”前后天气开始转凉,昼夜温差开始增大。</p> <p class="ql-block">都说白露是节气里最美的,一颗颗晶莹而透明的露珠,在一片小荷叶上闪闪发光;雏菊白色的小花,白色的花瓣,嫩黄的花蕊,被人称作小小的向日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孩子们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的形式画下了白露时节,邂逅了最美节气。</p> <p class="ql-block">白露小实验</p><p class="ql-block">秋季清晨,我们会看到草叶上有露珠,它们是怎么产生的? 今天,我们用树叶做了科学小实验,了解露珠是怎样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实验原理:</p><p class="ql-block">白露昼夜温差较大,夜晚温度低,我们把叶片放冰袋上来模拟降温。清晨,温度回升,地表的水蒸气碰到冰凉的叶片冷凝成露珠。</p> 白露▪️三候 <p class="ql-block">一候 | 鸿雁来</p><p class="ql-block">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p> <p class="ql-block">二候 | 玄鸟归</p><p class="ql-block">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p> <p class="ql-block">三候 | 鸟养羞</p><p class="ql-block">群鸟养羞: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p> 白露▪️习俗 <p class="ql-block">寻清露</p><p class="ql-block">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p> <p class="ql-block">祭禹王</p><p class="ql-block">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p> <p class="ql-block">吃龙眼</p><p class="ql-block">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p> <p class="ql-block">白露茶</p><p class="ql-block">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 </p> 白露▪️ 白露▪️儿童食谱 <p class="ql-block">通过一系列的白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白露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更深一步了解中华民俗文化。 </p><p class="ql-block">露从今夜白,月从秋叶明。孩子们与二十四节气的故事还在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