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黄山记之再向黄山行

青崖

<p class="ql-block">  从黄山下来之后,按照计划,第二天一早我们要去往西递古村落。从这里到西递大概还有五十公里的车程,所以五点半我们就吃过了早餐准备出发。一夜无雨,此时天色虽不甚明朗,但已有渐晴之势。</p><p class="ql-block"> 得知我们要去西递,酒店老板提醒说附近没有班车直达,拼车的话一般也是先到宏村,再设法转道前往西递。而且他说,看天气今天山上大概率会有云海,所以建议我们放弃西递再往黄山。黄山的门票三天之内可以二次入山,这我是知道的,又想到昨天雨中登山的辛苦和遗憾,我心里一动。征询了一下妻子的意见,问她体力可还行,谁知她迟疑了三秒之后竟欣然同意了,其实我知道她多半是为了迁就我。那么好吧,我们就来个明知山有险,再向黄山行!</p> <p class="ql-block">  昨天是从前山上,今天自然是云谷寺了。乘索道上达白鹅岭后,先到始信峰。</p><p class="ql-block"> 关于始信峰,初游黄山是跟团,只是路过而且走马观花几无印象;第二次和昨天皆因浓雾重重不得见其真容。今天到得峰下是早上八时许,恰逢云开雾散天蓝似海,于是心情大好,奋然前行!</p><p class="ql-block"> 较之昨天,今天的游客明显增多,始信峰近旁的卧云峰下已排起长长的队伍,我们也尾随其后向前挪动着脚步,虽然上达峰顶也就不足百米的距离,但磴道险峭加上排队人多,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峰顶空间狭小仅容二三十人。立定之后凭栏而望,眼前一峰独秀,脱云而出,亭亭静立,温婉端庄,是为观音峰。因此处景色绝美,游客上来后大多不愿离去,除非不堪拥挤!</p> <p class="ql-block">  始信峰位于北海散花坞东,高虽不及天都、莲花两峰,也不在36大峰之列,但其三面临壑,壁立如削,云蒸霞蔚,似幻而真!此处又汇集雨伞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抬手松、卧龙松、探海松、接引松等奇松,故有“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之语。相传,明代黄习远自云谷寺游山至此,如入画境,方信黄山风景奇绝,遂题“始信”二字为名。曾为清代翰林的民国士人傅增湘也赞之曰“黄山之雄甲宇内,幽秀灵齐聚后海”,并刻文于接引松一侧石上,如今尚清晰可辨。要去往始信峰,需从卧云峰另一侧下去,再经渡仙桥、接引松,过净土门往上,人多路窄,有时需小心翼翼侧身而行。立于峰顶如拳之地远观北海,上升峰、观音峰、石笋峰、十八罗汉朝南海和猴子观海诸景或薄云轻绕或清晰可见。脚下则是谷幽林密,深不可测,烟云袅袅,须臾成海。目之所及处,群峰竞秀,时隐时现,皆似浮于万顷波涛之上,如梦如幻,让人叹为观止,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身后不断有游客挤上来,原本局促之地已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拍个照也需把手机举过前方游客头顶。在不绝于耳的惊叹声中,我们虽有万般不舍,也只得下山而去!</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重头戏是莲花峰。一是为了验证一下昨天雨中意外登临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莲花峰,二是昨天浓雾之中几无所见,今天这样的天气若是立于峰顶必然美不胜收。于是一路迂回上下,再经光明顶,向着莲花峰方向蜿蜒而行。在光明顶下休息时远远地又看见了飞来石,蓝天白云下、群山环翠中一石孑立,似从天外飞来,感觉远观比近看似乎更添了几分神韵。</p><p class="ql-block"> 在卧云峰因为人多遗失了一根登山杖,妻子执意把剩下的一根给我用,我们就有意放慢脚步,走走停停,有时路边坐坐,喝喝水拍拍照。所幸途中捡到一根被游客弃于路旁的坏了手柄的登山杖,我把这根独棍上端先包上厚厚的纸巾,外面再用塑料袋层层裹成球状后扎紧,变成西方绅士所用的文明棍形状。妻子握于掌心连夸我有才,还说这样更轻便。</p><p class="ql-block"> 毕竟是两天之内两上黄山,又一路上上下下的,到达莲花峰下时妻子体力渐渐不支,说就在原地休息等我,让我一个人去登顶,待我原路返回后再一起下山。于是放下背包,安顿一番之后只带上半瓶水便独自向莲花峰进发!</p> <p class="ql-block">  比起昨天雨中关闭的另一个直耸云霄的入口,这里开始的一段除了石阶较长之外不算太险峭,而且每两段石阶之间多有二三十米相对平坦的山道,因此尚不甚费力,游客也不多,似乎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但继续攀登几百米后,脚下崖道渐陡,两侧景色也是愈险愈奇。喘息之余,俯见群峰叠翠,烟云四起,心中忽然浮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句子。想来李白梦中“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也不过如此吧!以至有几个瞬间我竟然恍惚起来:眼前的黄山是梦境,还是仙境?而我是在梦中,还是现实呢?</p><p class="ql-block"> 迎面下来的游客渐渐多起来,想必是由另一入口登顶后从这一侧下山的。他们大多一路说笑着,轻松惬意的样子。从沿途零星听来的话语中,我逐渐确信昨天雨中登上的并非真正的莲花峰。可是为什么会有一座山寨版的“莲花峰”呢?难道只是为了方便那些对莲花峰仰慕至极却有心无力的游客在此打卡吗?一想起昨天在某处观景台,一位年轻的妈妈边给孩子拍照边说“快站好拍一张,回去好交差!”忍不住在心里又笑了一回!想到真正的莲花峰此刻就在头顶,于是更加奋力前行。听同行的游客向迎面擦肩而过的人们问起离峰顶还有多远,得到的回答是还要一个多小时,但后半程拥堵严重,光排队恐怕要三到五个小时!我心里一惊:此时已是午后,即便排队三小时,登顶之后再原路返回怕是要五点以后了!而我们今天的计划是三点下山,回酒店取了背包之后赶往黄山北站乘五点半的高铁到苏州。咬牙立定之后迟疑半晌,最终的决定是放弃登顶原路返回!怅然下山途中,我在心里安慰自己道:这莲花峰也许恰如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想象中可以美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倘若真正立于眼前也许未必如此惊艳吧。况且人生一世缺憾总是难免,尽管三次游黄山都未能登顶天都、莲花二峰,但每一次都不虚此行,因为每一次都领略了黄山不一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  下到峰底并心情平静地向一脸错愕的妻子解释了原委之后,一同向玉屏索道方向前进。不料仓促间看错了方向指示牌,沿着素以险峻陡峭而著称的百步云梯小小翼翼下至底部之后才发现走错了,无奈原路攀回,这一番下而又上,已是大汗淋漓。</p><p class="ql-block"> 途中要经过的迎客松,虽然已见过两回,但出于礼貌也总该去拜会一下吧。在迎客松旁,我伫立良久,吸引我的不是迎客松,而是明年即将开放的天都峰。从迎客松脚下的玉屏峰望去,古称“群仙所都”的天都峰峭拔雄峻,直耸云端,云遮雾绕,如梦似幻!心驰神往间倏地掠过一个闪念:将来有一天倘若有意四游黄山,可还有谁愿意与我同行呢?</p> <p class="ql-block"> 二O二三年九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