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肾月:大号黄伞伞

半支烟

<p class="ql-block">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是由不同比例平滑肌和脂肪及异常血管所组成的肾脏良性肿瘤。各组成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大多以脂肪为主,少数以平滑肌为主。其发病率大约为0.3%~3.0%,占外科切除肾肿瘤的1%。</p><p class="ql-block"> 肾错构瘤包含血管、平滑肌、脂肪三种成分,以不同的比例构成,目前认为它是一种良性遗传性疾病,发病原因可能与X染色体的失活以及突变或基因杂合性缺失有关。</p><p class="ql-block"> 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由体检发现。部分患者以腰腹胀痛不适、血尿等症状就诊。</p>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们团队收治一例肾错构瘤,现报告如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XX,女,46岁,因“体检发现右腹膜后肿物3天”入院。经行CTA及MRI增强等检查,术前诊断“右肾错构瘤”。</p> <p class="ql-block">经完善相关检查,于全麻下行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经腰入路,四Trocar技术。</p> <p class="ql-block">  术中探查见右肾背侧及上极肿瘤呈“华盖”状,最大径约7.5cm,肿瘤基底部于右肾上极外侧,右肾上腺与肿瘤基底部及右肾上极粘连致密。</p> <p class="ql-block">  沿腰大肌平面首先探及右肾动脉,暂予旷置,以备阻断。</p> <p class="ql-block">  充分游离背侧肿瘤与腰大肌、腹侧与腹膜间隙,显露肿瘤外生部分、基底部及右肾上腺。</p> <p class="ql-block">  显露肿瘤基底部后,阻断右肾动脉,于肿瘤边缘旁开3mm剪开肾实质至基底部,未见明显包膜,所见肿瘤基底组织均为脂肪组织。</p> <p class="ql-block">  剪除部分基底部肿瘤后发现右肾上腺与右肾粘连致密,同时与肿瘤“伞柄”处亦粘连致密,并无可供游离之间隙存在,被迫选择一并切除粘连致密部分肾上腺,其余部分肾上腺仍予保留。</p> <p class="ql-block">  右肾上腺断端以Hem-o-lok夹闭,右肾上极创面以自固定缝线连续缝合,送开阻断后创面无渗血。此时热缺血时间23分钟。</p> <p class="ql-block">  该患者于手术次日便可下床活动,第二天肠道恢复通气,第三天拔除引流。术后病检证实诊断。</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和外科技术的进步,对于肾肿瘤的治疗逐渐由开放手术时代进入微创手术时代。从之前的20-30cm的切口,已经发展到目前3-4个最长不超过2cm的微创伤口。从之前“切肾”,已经发展到“切除病变部分肾”。国内外文献证实,肾部分切切除对于良、恶性肾肿瘤的治疗,在局限性病变的领域,治疗效果已经得到验证。在完成患者“保肾”的愿望时,其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已降至最低,同时对于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也在临床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获得不断肯定。在不断通过设备引进、技术提升实现持续性进步的基础上,边疆少数民族群众仍然可以怀有“保肾”的愿望踏入医院大门。</p><p class="ql-block"> 滚蛋吧,肿瘤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