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浙江天台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因“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国清寺不像国内大部分名刹古寺选址于三面环山的谷地,而是四面环山,高达59.3米的隋塔忽隐忽现,国清寺仿佛是世外桃源,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一睹真颜 ,寺院总面积多达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等,构成一个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高明讲寺在天台县城东北十公里的高明山麓,四周峰峦叠嶂,寺前幽溪横流,是天台山主要景区之一。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高明讲寺已历1400多年。</p><p class="ql-block">高明寺创建于陈宣帝后期,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于此建幽溪道场。后来,寺改称高明寺,皆因「日月二曜照临其下,聚而不散,故又高又明,曰高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智者塔院现也称真觉讲寺,是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肉身塔。</p> <p class="ql-block">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智者大师圆寂后,后人在此处建塔。1982年6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更名为智者塔院。</p> <p class="ql-block">智者大师肉身塔安放于此,肉身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7米,2层6面,镂刻精细。历经千年时空的洗礼,伫立在你我面前,那斑驳的青苔是时间参悟的痕迹,让人清心静气。</p> <p class="ql-block">石梁镇位于北纬30度地球上最神秘的风光线,海拔650米,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建制镇之一,即使是夏天,这里依然只有26°,是清凉避暑圣地,素有“云端小镇”之称。境内石梁飞瀑为国家5A级风景区,华顶景区为国家森林公园,紧邻的琼台景区素有“江南最美峡谷”之称,唐诗之路、霞客古道在此重叠交错,山水与文化在此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万年寺始建于唐代,明代莲池大师《竹窗二笔》记:万年寺当天台万山之中,殿前古树十余,一字横亘,行列整而枝叶茂,郁然为山门美观。</p><p class="ql-block">天台宗佛学院,位于万年寺内,这便是万年寺的又一特色。天台宗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中国化的佛寺宗派。</p> <p class="ql-block">方广寺位于石梁飞瀑旁。陈宣帝太建七年(575年),智者大师初来天台山,夜宿定光禅师的草庵(石桥庵)。“石桥庵”即为东晋昙猷尊者隐居的地方,是方广寺的前身。方广寺在谷中分上、中、下3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古佛寺多数是先有寺而后有名,而这座深山幽谷间的佛寺却是先有名而后有寺。徐霞客曾二访石梁说:仰视石梁飞瀑,如在天际。从古至今,天台山一带不断传有“罗汉显圣”、“罗汉转世”等传说,天台山石梁遂成为五百罗汉现身应真之处。</p> <p class="ql-block">寒山明严寺内,山明水秀,翠绿欲滴,奇峰罗列。</p><p class="ql-block">殿堂楼宇借了山势便有了些许不凡的气宇,也平添了许多幽静典雅。这里有一种“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寒山子诗)的幽静,也有一种寒山子那种“贫贱不能移”的风节。</p><p class="ql-block">相传寒山子,也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明岩就是寒山子的老家。寒山子曾在明岩和寒岩隐居70年,而国清寺则是寒山、拾得化现世间,教化众生的古刹。</p><p class="ql-block">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寺,位于鄞州区五乡镇宝幢太白山麓华顶峰下,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历经1700多年历史。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p><p class="ql-block">阿育王寺始创于西晋太康三年(282),据明万历《明州阿育王寺山志》载:晋武帝太康三年,并州离石人刘萨诃病危时,梦见一梵僧示意超度。</p><p class="ql-block">既苏,旋改业出家,法名慧达,并按梦示,寻求宝塔,至鄮山乌石岙时,忽闻钟声铮铮响于地下,便竭诚膜拜诵经。三日三夜后,宝塔从地下涌出,光明腾耀。其状青色,似石非石,高1尺4寸,方广7寸,内悬宝謦,中缀舍利,五层四角。慧达即结茅于此,修持行道。此为阿育王寺开基之始。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省庵大师的灵骨塔亦建于阿育王寺之右。</p><p class="ql-block">省庵大师(1686-1734) ,俗姓时,名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世代书香。清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p><p class="ql-block">省庵大师,因在阿育王寺燃指供佛,供斋,讲《遗教经》,讲《阿弥陀经》,连续有十年。乾隆七年二月十五日,杭州一带大师的弟子等奉迎遗骨重建灵骨塔于阿育王寺之右,其旧塔则改为衣钵塔。</p> <p class="ql-block">天童寺,位于宁波东的太白山麓。一直以来,便是佛教禅宗五大名刹之一,号称东南佛国。</p><p class="ql-block">据明末清初由闻性道德介编撰的《天童寺志》载:西晋永康元年,有一僧人义兴云游到此,清风徐来,见此山清水秀,忽生栖止念头,于是便结庐修持,着手建造修行的住处、精舍。</p><p class="ql-block">义兴于精舍中,每日礼佛诵经不止,感动上苍,玉帝命太白金星幻化一童子,从天而降,为其照应待奉,待其寺院建成之时,飘然而去。故得名“天童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