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安定——文祖仓颉

老唐

<p class="ql-block">  位于安定南山的道教灵云观,据有关史料记载,屡屡重建于宋金元时期,距今已一千零六十三年。虽经多次自然和战争的灾祸被夷为平地,但古建筑遗址的八卦台型依然清晰可见。矗立山顶的魁星阁,承宝塔形式的仿古建筑庄严肃穆,千年来香火鼎盛,科考前,陇上历代虔诚士子络绎不绝,焚香许愿,以求金榜题名。更有衣锦还乡的海外学子前来还愿,以报神恩。</p> <p class="ql-block">  看到魁星阁下的《挂榜台》和《苍颉亭》,陪伴笔者的繁江同学说:“观中供奉的造字鼻祖仓颉,传说双瞳四眼 ,天生睿德。” 仓颉通过观察星宿运动的趋势、禽兽飞跑的痕迹,把形象和意会融合,创造了象形文字,革除了结绳记事之陋,开创了文明礼仪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字圣”。 </p> <p class="ql-block">  而仓颉的故里在那里呢?一说出生地是陕西白水县,具体为陕西白水县北塬乡阳武村。又有一种说法是今河南濮阳南乐县吴村。还有一种说法仓颉是甘肃天水人,天水甘谷颉氏家族和仓颉同宗同源,以上都是有史料佐证的,也许是族人繁衍分流迁徙,后世对最原始的生息发源地反而模糊不清了。</p> <p class="ql-block">  在外裔眼中神奇的方块字,在华夏人眼里是最美的文字,它不仅仅是一种适宜记史叙事的汉字,更是蕴含着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那就是书法。当那一笔一划,笔走龙凤般地从龟甲到岩壁,从竹简到绢帛,进而到草纸、麻纸、宣纸上的肆意游弋宣泄,如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和怀素的草书《自叙帖》,待笔酣墨饱时,给人们的,是一种即丝滑又凝重的触觉;是一种即意境又章法的修炼;是一种即灵动又沉稳的享受;是一种即美雅又艺术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紧紧依偎在南山脚下的定西一中,是笔者的母校,创建于1941年8月,1955年被确定为甘肃省重点中学,也许是有了灵云观里文祖仓颉的千年护佑,如今成了考生们福至心灵的宝地。</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定西一中每年考入国家985和211和双一流大学的人数达数百人。仅仅本年度,定西一中应届885名文化课考生参加高考,本科一、二批共录取837人,录取率达94.58%,其中148人被985院校录取,297人被211以上院校录取,320人被双一流院校录取,占参考总人数的86.44%。</p> <p class="ql-block">  叹仓颉造字有感,翻阅惠存在手机里朋友们的书法佳作,重温文光同学的行草《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月秦同学的行楷《孤烟寒色树》,还有高泉同学的纂书《博古通今》等墨宝,又添几多滋润,几多雅趣……</p><p class="ql-block"><b><i> 呜呼!仓颉造字,燃文明之火种,奠华夏之升腾。传万世之大美,书九洲之恢宏!</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癸卯年七月二十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于定西摄影撰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