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宫观殿堂布局和神像介绍

魔药学教授

大部分道教宫观建筑的布局方式是以中轴线贯穿,主要殿阁都建在中轴线上,井然有序,严格按对称式布局。道观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佛教寺院大体相仿,只是殿堂的名称与所供奉的神像不同而已。道观一般从山门开始,排列着灵官殿、玉皇殿、三清殿,东西两侧配有三官殿、药王殿和财神殿等。<br> 宫观山门,主要包括三门殿、幡杆和华表。三门殿为并列的三扇门,三个门洞象征着“三界”(天界、人界、地界),跨进山门就意味着跳出了“三界”,进入了“神仙洞府”。华表一般见于大型宫观,道教认为华表之外属俗界,华表之内属仙界。(图为北京白云观之山门)<br> <p class="ql-block">道观的门神通常是“左青龙,右白虎”。道家兴起后,曾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其神系,作为护卫之神,以壮威仪。但是后来,玄武(即“真武”)的信仰一家独大,从四象中脱颖而出,跃居“真武大帝”的显位。青龙、白虎还是依旧被列入门神之列,专门镇守道观的山门。(图为湖北武当山紫霄宫之山门门神)</p> <p class="ql-block">道观的第一重大殿一般为灵官殿。灵官殿侍奉的尊神为王灵官。王灵官,本名王恶,后因萨祖师改名王善。道教的最高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王灵官是五百灵官之首,称号为“都天大灵官”。相传玉帝封王灵官为玉枢火府天将,是天庭二十六天将之一。主事纠察天上、人间功过,惩恶扬善。从明代开始,王灵官也是雷神、火神和降魔之神。(图为陕西西安湘子庙之灵官殿)</p> 王灵官其像威武勇猛,赤发、赤眉、赤须,额有三目,慧目观天,锯齿狼牙,披甲执鞭。一脚置地、一脚蹬风火轮,可威慑和降服一切妖魔鬼怪。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 在有的道观,灵官殿两侧往往还配有四大元帅。道教的“四大元帅”,又叫“护法四帅”,是用来驱邪禳灾的四大神将。民间和道教关于他们有不同的版本,第一种是“马、赵、温、关”,即马灵耀、赵公明、温琼和关羽;第二种是“马、赵、温、岳”,其中岳飞取代了关羽;第三种是“马、赵、温、周”,将周广泽代替了关羽。道教主要还是以“马赵温关”作为道教的“四大元帅”。区分四大元帅主要看,马元帅三只眼,赵元帅黑如铁,温元帅青如靛、关元帅赤如血。<div>道教四大元帅,是用来驱邪禳灾的四大神将,在民间颇受人们信仰。也有的道观把四大元帅安排在山门殿内。</div> 宫观常见第二重大殿是玉皇殿,主要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亦简称玉皇或玉帝。在道教诸神中,他位居“三清”之下,为总执天道之神,总管三界(天上、人间、地下)、十方(上、下、四方、四维)、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图为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之玉皇殿)<br> 玉皇大帝一般身穿龙袍,头戴冠冕,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周遭天神环绕,一派帝王气象。虽然玉帝在道教中的地位低于“三清”,但在民间,老百姓将他看成是天上的“皇帝”,当作最高尊神来朝拜,一切神仙都要听命于他。(图为江苏苏州穹窿山上真观之玉帝) 三清殿是道观的主殿,相当于寺院的大雄宝殿,主要供奉道家“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清”是道教至高无上的尊神,地位在总管三界的玉皇大帝之上。(图为湖北武当山金顶三清殿)<br> “三清”,原指三位尊神所居之处。 “三清”统御诸天神,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宇宙万物皆为其所创造。三清同出于鸿钧老祖门下。元始天尊是阐教教主,姜子牙的师父,居昆仑山玉虚宫。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手持混元珠,居于神像之中位。灵宝天尊又称通天教主,是截教教主,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师弟,居东海碧游宫。大多手持如意,居元始天尊左侧。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鸿钧门大师兄,居大罗山八景宫。手持宝扇,居元始天尊右侧。(图为山西大同纯阳宫之三清神像)<br> 配殿之一——财神殿<div>财神在中国道教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祭祀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除此以外,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柴荣、财公财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福禄寿三星等,其中文武财神、五圣的信仰最具广泛性。</div><div>五路财神共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的赵公明及其手下的四位部将,称之为“小五路财神”。除了中路为武财神赵公明外,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 。其二指的是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东路财神比干、南路财神柴王爷、西路财神关公、北路财神赵公明、中路财神王亥。此五路财神是我国民间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所以称之为“大五路财神”。<br></div> 配殿之二——药王殿<div>我国民间对药王的信仰甚为普遍。药王被道教奉为主要神明,药王有多位,其中最著名的有上古神农氏、春秋时期的扁鹊,汉代的华佗,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等。(图为云南建水天君庙之药王殿)</div> 配殿之三——三官殿<br>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又称“三元”。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也有传说三官是我国早期社会的三个部落首领:尧帝、舜帝、禹帝。道教典籍上说三官为元始天尊吐气化成。(图为四川都江堰之三官殿)<br> 配殿之四——真武殿<div>真武殿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是传说中的北方之神。玄武神的起源与古代星辰崇拜有关,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北方为玄武。相传在明代燕王夺位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真武大帝几乎成为仅次于“三清”、玉皇的大神!<br></div> 配殿之五——文昌殿<div>文昌殿主要供奉的是道教神仙系统中地位较高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文曲星、文星,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在道教神仙系统中地位较高。他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夭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图为江苏茅山文昌殿)<br></div> 配殿之六——八仙殿<div>八仙殿主要供奉的是家喻户晓的八位道教仙人,即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他们与道教中其他神仙不同,是由凡人得道成仙,有着丰富多彩的传奇故事,造像亲民,因而深受民众喜爱。人们到八仙殿堂奉祀,祈祷健康平安、万事如意。(图为北京白云观之八仙殿)</div> 配殿之七——纯阳殿<div>纯阳殿供奉的是吕洞宾祖师。吕洞宾是“八仙”中影响最大、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他周游天下,化度世人,或隐或显,世莫能测。(图为四川峨嵋山纯阳殿)<br></div>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data-v-c0b2b5c8=""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img data-v-c0b2b5c8="" src="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8705357/f9cdb660-4d43-11ee-8bb2-492c5a350841.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data-src="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8705357/f9cdb660-4d43-11ee-8bb2-492c5a350841.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alt="" class="img lazyloaded" style="height: 618.744px;"></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配殿之八——天师殿<div>殿内供奉张天师塑像。张天师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就是东汉人张道陵,字辅汉,是正一道、天师道创始人,道教称之为祖天师。正一道在南方非常兴盛。(图为浙江金华牛头山之天师殿)</div></div></div><!----> 配殿之九——重阳殿<div>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其弟子丘处机受到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非常兴盛。<br></div> 配殿之十——邱祖殿<div>邱祖殿主要奉祀全真龙门派始祖长春真人邱处机。丘处机(1148年~1227年),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图为北京白云观之邱祖殿) <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