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之行——伟人故乡韶山

高山杜鹃

<p class="ql-block">    韶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也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他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韶山风景名胜区,钟灵毓秀、风光旖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九月五日上午8时,随迎驾旅行社前往六安火车站,开启湖南美景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二点,列车到达汉口。</p> <p class="ql-block">   来接站的湖南导游帅哥小田,早早从湖南赶来,给我们三十多人,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安徽299团”。</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小田介绍,我们这次湖南之旅,主要是七大块景观:1.伟人故居韶山,2.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3.晚上大型民俗晚会,4.土司王府,5.芙蓉古镇,6.凤凰古城,7.湘西苗寨。</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革命圣地——韶山。这已是我第三次来韶山了,每次瞻仰都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   向伟大的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敬献花蓝。</p> <p class="ql-block">   敬爱的毛主席,您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广场巍然耸立着伟人的铜像,庄严肃穆。广场四周,群山环抱,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韶山历史源远流长,古属荆楚,相传虞舜南巡至此,赏心悦目,遂与妻臣在山上奏起韶乐,引得凤凰来仪,百鸟和鸣。韶山因而得名。她原本是一条狭长而灵秀的山冲,数十里山川相互成趣,一谷清风,与常青韶峰,浑然一体,精微质朴。</p> <p class="ql-block">  故居景区是一个以毛泽东同志诞辰地——故居及其纪念馆为主的景区。故居位于韶山冲,坐南朝北,成“凹”字形,有房屋18间,东边13间半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门前一小坪,坪前有两口并连的水塘,水塘植满莲藕,大塘水面较宽,毛泽东少年时代常在此游泳。屋后山上竹茂山翠,屋东有菜地、稻田、鱼池和晒谷坪。</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是傍晚时分,我们只参观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和故居外景,好在前两次来韶山都瞻仰了故居内景和滴水洞。</p> <p class="ql-block">  故居西前侧隔不远便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就读的私塾旧址——南岸,南岸西面为小韶山,山如龙头、遍布青松,小韶山附近新塘山,曾出土东汉文物。小韶山南为张家山,山上有韶山学校,1959年毛泽东曾到校视察。</p> <p class="ql-block">  松山山麓建有韶山宾馆,毛泽东曾在松山一号楼居住,并赋《七律·到韶山》。松山对面为引凤山,原有引凤亭,今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山麓的毛氏宗祠为农民运动旧址,毛鉴公祠为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旧址。</p> <p class="ql-block">  在韶山铜像广场,铸立着一块巨大的象形石——“中国石”,并摆放着二块小石,即台塆岛,海南岛。</p> <p class="ql-block">  象形石南面:中国出了个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同志故居,系土木结构,泥砖青瓦,现有房屋13间,为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所建。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就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前,有稻田和池塘,后面是小山,山上长满苍松翠竹。毛泽东少年曾在后山读书、牧牛,在池塘游泳、稻田耕作过。1910年秋,受当时进步人士及书刊的影响,毛泽东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1920年,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以后,他的弟妹们也离开家乡,从事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一生参加革命后,共四次回乡。</p><p class="ql-block"> 1925年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故乡,建立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后有组织人民协会。</p><p class="ql-block"> 1927年1月间,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偕夫人杨开慧又一度回到韶山。这次回到故乡,忙了三天三夜,向群众作了讲演,组织了几次农民运动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党支部的汇报。他特别指出要建立农民革命武装,随时准备粉碎反革命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 </p><p class="ql-block"> 1959年,毛泽东回故乡,探视考察了韶山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也拜祭了父母的坟墓,并写下了《七律·到韶山》的著名诗篇。</p><p class="ql-block"> 1966年,毛泽东再次到故乡,住在故居西面4公里处的滴水洞,这是他最后一次回韶山。毛泽东故居是一座普通的农舍。1929年,曾被国民党破坏,1950年以后,多次进行了修葺,恢复了原貌。室内陈设,也按毛泽东当年居住时的原样布置,有些用具为原物。1961年,国务院将此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七律·到韶山</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别梦依稀咒逝川,</p><p class="ql-block"> 故园三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 红旗卷起农奴戟,</p><p class="ql-block"> 黑手高悬霸主鞭。</p><p class="ql-block"> 为有牺牲多壮志,</p><p class="ql-block"> 敢教日月换新天。</p><p class="ql-block"> 喜看稻菽千重浪,</p><p class="ql-block"> 遍地英雄下夕烟。</p> <p class="ql-block">  树下摆放着四块毛主席回乡纪念石。</p> <p class="ql-block">  在伟人故居前,追寻伟人的革命足迹!</p> <p class="ql-block">  韶山这块只有247平方公里的土地,浸透着革命先烈们的热血。这里不仅有毛泽东一家牺牲的6位亲人,有“闳中肆外,国尔忘家”的“韶山五杰”,还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献身的144位革命烈士、1598位仁人志士。</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毕,我们在韶山农家饭店就餐,体验“忆苦思甜饭”,虽然不是“南瓜汤、红薯饭”,但我们更应铭记艰苦岁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矗立在伟人故居前,此时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百余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出发,背着行囊,迎着曙色,走向山外的苍茫世界,用革命信念解救天下苍生。</p><p class="ql-block"> 而如今,韶山精神,代代相传。革命的火种早已遍布中华大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难,砥砺奋进,逐梦奔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