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和他的油画连环画《楓》和《伤痕》

爷叔芭蕾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那天,我就会想起超大型油画《东京审判》,作品全长172米,高4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作品完整而细致地呈现了9个战胜国审判日本甲级战犯时的审判现场,该作品的作者就是著名的画家李斌。这位曾在黑龙江插队的知青,以他的才华和丰富的知识,给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贡献了一件不朽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十四年前,中国的《连环画报》1979年三月号刋登了水墨《伤痕》,八月号刋登了水粉《枫》。《伤痕》与《枫》由陈宜明、刘宇廉与李斌三人根据卢新华与郑义同名小说改编,分获全国连环画评选一等奖、全国美术展览金奖,连环画《枫》的发表引发过不同观感的争辩风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借出《伤痕》46幅原稿、《枫》23幅原稿(另9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去哈尔滨画院展示,展毕数月,出版社欲取回展品,结果画院当事人表示已归还。这两个作品凭空丢失,让三位画家倍感失落,各种努力均告失败。2007年,吉林出版社欲重新出版该两个作品,找到李斌,可是当年一起参加创作的画家陈宜明觉得重画不可能画好,婉拒参加,另一位画家刘宇廉已仙逝多年,于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斌决定个人用油画重画。</span></p><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连环画的天花板,陈丹青在该作品重新出版时作序道:</p><p class="ql-block">“三十年过去了,三位作者中的刘宇廉去世了,另两位作者均已年近花甲,原件早已失散,应着出版社要求,李斌在他晚年审视了这两部旧作印刷品后,用油画再度认真描绘了全本画页。</p><p class="ql-block">这时,他的人,他的历史观,他的审美和手段,都成熟了,在原先的构图、色彩、情节叙述、人物表情、尤其是作为绘画感的发掘与完善上,他做了微妙地,大胆的,更深刻,更强烈,更有说服力的塑造。</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两部重新绘制作品不再是那个年代的激情记录,更不是复制旧作,而是在长达三十年的痛定思痛后,成为作者心智和艺术的回顾性再出发。往事依然震撼,而这种震撼,为他的创作重新获得美学的理由。”(陈丹青序言的全部文字以照片形式放在后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斌用油画重画的《枫》与《伤痕》,在国内已有多次出版。但是这回在美国出版的是他最后的修订版,李斌就是这样不停的在修改着他的这两套作品。</p><p class="ql-block">现在最后修订版的油画连环画《枫》和《伤痕》已在美国亚马逊正式出版,海外读者可以在亚马逊搜索下单。</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油画连环画《枫》的亚马逊购书链接 :</p><p class="ql-block">https://a.co/d/hLQKH5c</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油画连环画《伤痕》的亚马逊购书链接:</p><p class="ql-block"> https://a.co/d/9McnjdU</p><p class="ql-block">美篇不支持链接直接在美篇中打开,请购书者cope后在另外的网页上打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外购书者也可以直接在亚马逊上键入:Bin Li Oil-painted graphic novel , 这样两本书会同时出现。</p><p class="ql-block">其实李斌的油画连环画,每一幅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美术精品,无论是构图,切入的角度,笔触、色彩、历史场景的重构,人物在特定事件中的表情和姿势,都堪称经典,如家中有人正在学习美术或收藏美术作品,作为他的礼物,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楓》原稿是水粉画,画家改用油画,并把尺寸放大5.6倍,以求更好地呈现细节。因为原作和早期资料的丢失,重画之路困难重重,画中主人翁卢丹枫也找不到合适的模特儿,修改几近停滞……幸运的是,画家在一家酒店画画时,竟然发现大堂接待小姐的形象就如原作中的卢丹枫。模特找到,困难迎刃而解,重画进入常态,用时一年多,终于完成。</p><p class="ql-block">1979年他们画中央“文革”成员时,不能完整地呈现康生,只画了他半张脸,因为康生的追悼词当时还未被中央否定,现在可以了,重新表现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与陈伯达面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年,油画《枫》以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展览图录模式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后经数番修改,2015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用《枫•一部著名连环画的文献》为书名出版。《枫》在国内多地多次展出,《伤痕》也曾在复旦大学与卢新华的小说原稿一起作了展览,人民美术出版社为此出版了单行本。</p><p class="ql-block">重画中增添了钢盔的下巴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读者注意,所有在本美篇出现的画,左右排列,右面是重画新作;上下排列,下面是重画新作;单独出现的就是新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作中丹枫与老师对话时没戴钢盔,修改后在她左手中添画了钢盔,延续第四幅的动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枫写完信脱下钢盔,新画改为她顺势将钢盔挂在树杈上,再目送老师离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稿第11、12、13幅之间的情节不连贯,画家增画两幅新的12和14,后面画页的编号顺延,这样整个情节叙述更加流畅,图12表现老师从暖气沟里爬出,图14表现李红钢一派的红卫兵正从废水塔上往下扫射丹枫等人。&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作给丹枫补上了子弹带,地上增画了她的钢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作添画了手榴弹和钢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画给丹枫增添了子弹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作白色警服与现实不符,改正为草绿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伤痕》也在原作的基础上作了很多修改,由原来的水墨画改成油画,画幅增大到5.6倍,强化了主人翁王晓华由少女到成熟青年的演变,文字作了若干调整,表现环境的标语、画像、旅行袋、书包作了适当的增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画家陈丹青老师的推荐语。</p> <p class="ql-block">这是画家,美术历史学家李公明写的介绍。</p><p class="ql-block">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美术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史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客座研究员、广州艺术博物院客座研究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