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8.10.星期四</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旅行从0点开始。</p><p class="ql-block">0020~0650广州白云机场~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CZ347</p><p class="ql-block">经过12小时的飞行,来到了时差六个小时的巴黎时才清晨。</p> <p class="ql-block">等候行李</p> <p class="ql-block">等待出关</p> <p class="ql-block">这一排小门只出不进,一个人出去后,小门就自动关上了。</p> <p class="ql-block">来到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从市区经过</p> <p class="ql-block">又看到了熟悉的小阳台</p> <p class="ql-block">这辆大巴将陪伴我们12天,有一个很帅的司机。</p> <p class="ql-block">首先记住车号,不然很麻烦的。</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附近已经有不少游人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自由行在研究线路?跟团游还是比较省心。</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法语:L'Arc de Triomphe),位于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区香榭丽舍大街,地处巴黎戴高乐星形广场中央,是为颂扬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由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主持修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是法国国家象征之一、法国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巴黎市地标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天气真好,吉人天相。</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p> <p class="ql-block">这座广场也是配合雄狮凯旋门而修建的,因为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纪中叶,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明星广场。凯旋门也称为“星门”。</p><p class="ql-block">在马路一侧看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从广场到二楼有五部电梯,从二楼到顶层有两部双人电梯。铁塔设有广场、一楼、二楼、顶层、花园五个区域,每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在马路正中排队,才可以拍到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入口下台阶进入隧道。</p> <p class="ql-block">穿过长长的隧道,上来后就到了凯旋门脚下。</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筑师让·夏格伦的设计开始动土兴建,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凯旋门终于在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p> <p class="ql-block">巴黎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圣母院)之一。这座雄伟的建筑是为纪念拿破仑1805年1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所以,被称为“星形广场”。1970年戴高乐将军逝世后,遂改称为戴高乐将军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凯旋门两个门柱的前后四面上有四个著名的花饰浮雕:</p><p class="ql-block">出征 </p><p class="ql-block">胜利 </p><p class="ql-block">和平 </p><p class="ql-block">抵抗</p><p class="ql-block">出征:右侧门柱上的那个展翅的自由女神后跟随着朝气蓬勃前去出战的战士的雕塑是“志愿军出发远征( le Depart des Volontaires)”即著名的“马赛曲(La Marseillaise)”</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胜利:拿破仑凯旋(Le Triomphe de Napoléon)表现了拿破仑大捷归来后举行庆祝胜利仪式的欢腾场面。这两个不朽艺术杰作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和平和抵抗:面向万军林荫大道(Avenue de la Grande Armee)的门楣上是由昂图瓦纳·艾戴克斯(Antoine Etex)雕塑的“共和国(La Republique)”,又称“抵抗运动(La resistance)和“和平之歌(La Paix)”大型浮雕。</p> <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凯旋门开建1806年8月15日,1836年7月29日竣工。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还高达五六米。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巴黎市区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p> <p class="ql-block">长明火🔥🔥🔥🔥🔥</p><p class="ql-block">凯旋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人们亦可沿着273级的螺旋形石梯拾级而上。在上面设有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关于凯旋门建筑史的图片和历史文件,以及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另外,还有两间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用英、法两种语言解说。游人还可以上到博物馆顶部的大平台,从这里可以一览巴黎的壮美景色,欣赏到香榭丽舍大道的繁华景象、埃菲尔铁塔的英姿以及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圣心教堂等胜迹风情。</p><p class="ql-block">凯旋门内部还刻有558位法兰西第一帝国时代英雄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划着线,那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在战争中阵亡的。</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巴黎凯旋门是帝国风格的代表建筑。此种风格的崛起和拿破仑的倡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的兴盛与衰败始终都与拿破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些建筑都是以罗马帝国雄伟庄严的建筑为灵感和样板。它们尺度巨大,外形单纯,追求形象的雄伟、冷静和威严。巴黎凯旋门以古罗马凯旋门为范例,但其规模更为宏大,结构风格更为简洁。整座建筑除了檐部、墙身和墙基以外,不做任何大的分划,不用柱子,连扶壁柱也被免去,更没有线脚。凯旋门摒弃了罗马凯旋门的多个拱券造型,只设一个拱券,简洁庄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这些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个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马赫索(Marceau)将军的葬礼 </p><p class="ql-block">阿布奇(Aboukir)战役 </p><p class="ql-block">强渡阿赫高乐(Arcole)大桥</p><p class="ql-block">攻占阿莱克桑德里(Alexandrie) </p><p class="ql-block">热玛卑斯(Jemmapes)战役 </p><p class="ql-block">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战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还刻有由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指挥的所有大型战役的名字及法国大革命战争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p><p class="ql-block">这块方尖碑在经历了5年的漫长与曲折的旅程后,于1836年10月25日被竖立在协和广场,1937年方尖碑被划定为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巴黎广场方尖塔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地标一。</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迹。石碑两侧各有一座喷水池。</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方尖塔是古埃及特有的一种建筑物,四方柱形,用整块花岗岩制成,通常是对地耸立在巨大的庙殿门前,作为崇拜太阳神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现存埃及本土的方尖塔中总数已不超过10根,而且多为单根。</p> <p class="ql-block">可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到欧洲和美洲都市广场上的方尖塔却有50根之多。</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一根方尖塔,原在埃及的海里奥波力斯,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卡里古拉皇帝为了装饰皇宫旁的圆形广场将它运至罗马,开始放在公元357年兴建的古罗马圆形大竞技场里。</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一般以整块的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 ,说明这种石碑的三种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献太阳神阿蒙)、纪念性(常用以纪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装饰性。</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也是埃及帝国权威的强有力的象征。从中王国时代 (约公元前2133~前1786年)起,法老们在大赦之年或炫耀胜利之时竖立方尖碑,而且通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塔门前的两旁。</p> <p class="ql-block">现虽已知早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即有方尖碑,但当时遗物无存,仅知道碑不超过3米,也不优美。</p> <p class="ql-block">现存最古老完整的方尖碑属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约前1991~前1786年)法老辛努塞尔特一世(约前1971~前1928年)在位时所建,竖立在开罗东北郊原希利奥坡里太阳城神庙遗址前。</p> <p class="ql-block">这块方尖碑高20.7米,重121吨,是辛努塞尔特一世为庆祝国王加冕而建的。 </p> <p class="ql-block">开凿和竖立方尖碑是一项艰巨工程。据记录,在石矿开凿出这种独块石料,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费时7个月。</p> <p class="ql-block">在阿斯旺的海特西朴苏女皇陵中就有描绘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送方尖碑的图画,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 </p> <p class="ql-block">由于近代的文物掠夺,如今方尖碑的故乡--埃及只剩下5块方尖碑了,其他的方尖碑都散布在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石雕精美生动</p> <p class="ql-block">这座有四千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原供于卢克索神庙前,方尖碑高二十三米,重二百三十吨,塔身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主要内容是赞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车流有序</p> <p class="ql-block">横穿马路时一定要小心</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塞纳河</p> <p class="ql-block">从协和广场出发前往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巴黎街头古色古香的红绿灯</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上游船穿梭</p> <p class="ql-block">巴黎(Paris),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世界五个国际大都市之一(其余四个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并被GaWC评为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p> <p class="ql-block">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48°52′、东经2°25′。广义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p> <p class="ql-block">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24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塞纳-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ile-de-france),都会区人口约为1100万,占据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浪漫之都”巴黎被认为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7年8月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巴黎成为2024年奥运会主办城市。</p> <p class="ql-block">2018年1月20日,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正式向法国负责世博会申办工作的部际代表帕斯卡尔·拉米提出,出于财政预算方面的考虑,巴黎将退出申办2025年世博会。</p> <p class="ql-block">巴黎的历史有2000多年,最早是从西岱岛发祥的。据说,当时居民仅几百人,居住在不到半平方千米的旧城岛上。</p><p class="ql-block">公元四世纪,罗马人的一个部落强占岛上高卢人村庄,并建立了“巴黎吉”人的首府,巴黎从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公元六世纪起,巴黎成为法兰西王国的首都,以后历代法兰西的封建王朝均以巴黎为国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三世纪时,巴黎的人口已达7万。菲利普·奥古斯特国王下令修建城墙和防御工事,西岱岛人口不断增加,成为王国的权力中心。</p> <p class="ql-block">全城的贸易和手工业作坊逐渐集中在塞纳河右岸,市场开始形成。教育、学术和宗教界人士大多住在塞纳河的左岸。</p> <p class="ql-block">1337年开始的英法百年战争使巴黎遭到严重毁坏。战后,弗朗索瓦一世再次定都巴黎并进行重修。</p><p class="ql-block">1546年,卢浮宫开始兴建。以后的历代帝王,尤其是路易十四,不惜花费巨资修宫殿、造花园、建广场。</p> <p class="ql-block">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当时的国王亨利四世将巴黎大大扩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纪,巴黎仍在逐步扩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p><p class="ql-block">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愤起捣毁了封建王朝囚禁革命者的监狱——巴士底狱,由此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废除封建制度。</p> <p class="ql-block">1792年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p><p class="ql-block">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18日政变(雾月政变),1804年称帝为拿破仑一世,并颁布了“拿破仑法典”。</p> <p class="ql-block">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帝国垮台,路易十八建立复辟王朝。</p><p class="ql-block">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路易·菲利普建立了七月王朝。</p><p class="ql-block">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1851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次年称帝,建立第二帝国。</p><p class="ql-block">1870年9月革命后,成立第三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第三共和国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第四共和国成立。</p><p class="ql-block">1958年,戴高乐将军受权组阁并制定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p> <p class="ql-block">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期,巴黎已经拥有70多万居民,千余条大街;第二帝国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村庄;到拿破仑三世时,始在巴黎开辟了一些宽阔的道路,修建了许多园林和公园,使巴黎开始繁华起来。</p><p class="ql-block">二战后,法国政府对巴黎的建设不遗余力。虽然在1970年,曾经为了疏散过度集中在首都的法国各政治和经济机构,暂缓了巴黎的发展,但自1977年的蓬皮杜中心和新的购物地下街建立以来,巴黎的建设又有了新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为使巴黎东、西市区的发展更均衡,1981年开始,以密特朗为总统的法国政府开始的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十大工程建设,已于1996年底前全部完工。</p> <p class="ql-block">巴黎分为20个区</p><p class="ql-block">第5区</p><p class="ql-block">又称“万神殿区”(quartierduPanthéon)。此区称为拉丁区,先贤寺、植物园、教堂、著名的巴黎大学坐落于此。法兰西学院、还有理工、专科学院等各种类型的学校;博物馆、纪念碑、书店,是属于巴黎顶尖的文化、艺术、学术气息最浓厚的地区,别有特色的露天咖啡馆,让人垂涎的各国食物极多,漫步在有名的圣米歇尔大道、圣热尔曼大道的游客如鲫。</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英语:the Eiffel Tower),矗立在法国巴黎市战神广场上,旁靠塞纳河,为举行1889年世界博览会,用以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法国政府进行建筑招标,最终确立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钢铁巨人,高高耸立。</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1884年,法国做出决定,计划在1889年举行世界博览会,用以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p><p class="ql-block">1886年5月,法国政府面向全球进行世博建筑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条件有二:高塔能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同年11月,法国贸易部长批准了埃菲尔 团队的最后建塔方案。埃菲尔分别和法国政府、巴黎市政府签订合约,提供总预算资金的五分之四,并获得在博览会期间和此后二十年因铁塔而获得的各项收入。</p> <p class="ql-block">1887年1月26日,工程启动;同年2月14日,巴黎的文学、艺术、建筑界的人士发起抗议,反对修建巴黎铁塔,包括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小仲马、左拉等在内的300人在《反对修建巴黎铁塔》的抗议书上签了字;同年7月1日,开始安装支柱;同年12月7日,主梁与一层的安装完成。</p><p class="ql-block">1888年4月1日,一楼竣工;同年8月14日,二楼竣工。</p><p class="ql-block">1889年3月31日,三楼顶层和组装完成,至此埃菲尔铁塔竣工,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同年6月,五台电梯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初始高度312米,现高330米。一楼高57米,占地4415平方米,二楼高115米,占地1430平方米,三楼高276米,占地25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总重量10100吨,其中金属框架重量7300吨,建造使用2500000个铆钉和18038个铁片。</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的结构体系既直观又简洁:底部是分布在每边128米,长底座上的4个巨型角形倾斜柱墩(倾角54°),其由标高55米处的第一平台支撑着;第一平台和标高为115米的第二平台之间有4个微曲的角立柱相连;向上转化为细长的、几乎垂直的、189米高、刚性很大的方尖塔,直通顶部平台;平台上部有一个很小的拱曲屋顶和竖立的旗杆(今为电视天线)。第一、二平台间角立柱的微小曲率加强了塔身冲向云霄的感觉。所有立柱和方尖塔都采用X形抗风斜撑组成的网络桁架作为结构。全塔有着4个坚固的直伸至下卧持力土层的沉箱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一平台底部有4个跨越倾斜柱墩的大拱。它是为装饰用的,在结构受力上并不需要。这4个拱破坏了塔结构的直线性、简捷性,也损害了塔身的美观,但是这个“伪拱”已被公认为塔身外形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原定在建后20年拆除,古斯塔夫·埃菲尔将铁塔打造为气象和天文观测站、物理实验站、战略观测站、光电通信站、电灯和风研究灯塔,以此来保护铁塔。</p><p class="ql-block">1898年11月5日,在埃菲尔铁塔和万神殿(4公里外)之间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报测试,发射器安装在塔顶。</p><p class="ql-block">1909年,建立了地下军事无线电报站,铁塔的战略意义得到展示。</p><p class="ql-block">1913年,该塔通过电波向美国和在6000公里范围内穿越的船只发送了电报。</p><p class="ql-block">1914年,在马恩河战役期间,塔的无线电台探知到指挥德国军队右翼的冯马尔维茨将军遇到了管理问题,因此停止了前进。</p><p class="ql-block">1918年,兼作无线电通讯或广播转播塔。</p><p class="ql-block">1940年,德军攻占法国,为阻止希特勒登上埃菲尔铁塔,法国人将塔上电梯摧毁。</p><p class="ql-block">1944年,德军撤离巴黎,希特勒下令炸毁埃菲尔铁塔,肖尔蒂茨未执行命令。</p><p class="ql-block">1957年,安装了直播卫星天线,兼作电视转播塔。</p><p class="ql-block">1983年,连接二楼与顶层的楼梯被卸除。</p><p class="ql-block">2015年,埃菲尔铁塔上安装两套风力发电设施。</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5日,巴黎地标性建筑埃菲尔铁塔顶部安装了6米高的天线,高度达到330米。</p><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2022年9月13日,法国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宣布,为应对能源危机,巴黎市将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巴黎著名地标埃菲尔铁塔的灯光届时将提前于23时45分熄灭。</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3日,据法国24台报道,经过环保人士数月的抗议以及近15万人签署请愿书之后,法国巴黎市政府宣布,取消对埃菲尔铁塔周边进行景观改造的计划。</p> <p class="ql-block">1929年,在费里埃的倡议下,提交了打造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半身像的申请;同年5月2日,在众多科学界人士和埃菲尔家族的见证下为这座半身像揭幕。</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的整个塔体结构高耸伟岸,上窄下宽,给人以平衡稳定的美感。大到整个塔体、小至每一个部件在三维坐标系中均呈对称性。其基本析架元有3种,塔体众多的杆件按照构图规律进行有序的排列与组合,使众多形成了统一。同时三种析架元的使用顺序也是由下至上,逐渐简化、轻巧,合理的分配了结构构件的刚度。</p> <p class="ql-block">在下横梁处,塔柱已经张得很开,因而横梁的跨度也相应增大,其作为联系的功能相对减弱而跨越的效果有所体现。为了进一步加强塔柱和横梁的联系并使之统一为一个整体,同时充分体现塔底因塔柱叉开而产生的跨越效果,设计布置了一组巨型拱门。</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提供了铁塔的景色,在此可以感受铁制结构的微妙细腻,在广场上设有埃菲尔半身像、关于埃菲尔铁塔的服务与售票中心、1899年的电梯器械。在埃菲尔铁塔的四个角上刻有72位科学家的名字,他们为保护铁塔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一楼上拥有为儿童设计的全新互动课程,在这里可以免费学习到铁塔的历史。在外部走廊里有一条探索之路,其上有屏幕、触摸屏、橱窗、数码相册、物品复制品等埃菲尔铁塔的方方面面。一楼还提供休息的地方,古斯塔夫埃菲尔酒廊可在上午9:30至凌晨1:00之间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活动,最多可容纳300人,具有专业的设备。1983年被拆除的旋转楼梯可在一楼看到。</p> <p class="ql-block">二楼</p><p class="ql-block">在二楼可以看到所有在巴黎的古迹: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大皇宫等建筑,上设有儒勒凡尔纳餐厅、自助餐、马卡龙酒吧和两个商店。</p><p class="ql-block">这次没有上去,但是在1998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已经上去过了。</p> <p class="ql-block">顶层有重建的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留有爱迪生赠送的留声机。塔顶设有一个全景方向标,可以看到与世界主要城市的距离。顶层还拥有一个1889年的塔顶模型,按1:50的比例制作,以塔的原始颜色“红棕色”涂漆。顶层有一家香槟酒吧。</p> <p class="ql-block">花园</p><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旁设计了一个免费的花园,使此地成为“埃菲尔铁塔体验”中的一个独立空间,在花园里可以进入广场随后进入埃菲尔铁塔。花园的重建项目于2018年完成,花园中有有垂柳、雪松、七叶树等60多种树木;20000株灌木;以及2000种四季皆宜的多年生植物;园内还有一棵1814年种植的梧桐树。</p> <p class="ql-block">价值意义</p><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实现了两个突破,一个是成功地将铁这一材料应用到了建筑的主体建造上并且为此在铁构件的制造工艺、装配流程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技术创新。第二个是在结构的设计上解决了建筑的自重以及风荷载问题,突破了人类建筑史的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保护措施</p><p class="ql-block">为防止埃菲尔铁塔被氧化侵蚀,用几层油漆对其进行保护。自建造起埃菲尔铁塔已经重新粉刷19次,平均每7年一次。自2019年起,埃菲尔铁塔开始了第20次涂层,将持续3年多。</p> <p class="ql-block">为迎接2024年巴黎奥运会,埃菲尔铁塔将被重新粉刷,此次维修费用约为6000万欧元。这将是埃菲尔铁塔的第20次粉刷修复。</p> <p class="ql-block">说起埃菲尔铁塔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似乎就没什么人知道了。大家或许会认为此人是因为碰巧设计了这座铁塔才出名的,其实恰恰相反,埃菲尔在涉及铁塔之前就已经是欧洲最有名的建筑师之一了。相比于那座冷冰冰的铁塔,这位建筑家的人生才真算得上是传奇而又丰富。</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家族其实并不是法国土著,他的祖先让·勒内在1711年才定居法国,取了个法国姓氏埃菲尔,世代从事地毯制作的手工业。虽然有点收入,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当中是很难出头的,但是法国大革命改变了这家人的命运。弗朗索瓦·埃菲尔就曾参加过拿破仑的军队,还成为第戎地区的名流,娶了当地富商的女儿马特林,并且有了三个孩子,其中古斯塔夫·埃菲尔出生于1832年。</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一直在第戎皇家中学念书,从小成绩就很好,但是他的母亲很有远见,认为在小地方称王称霸没有出息,决定把他送到巴黎去读书。于是古斯塔夫被送到巴黎准备大学的入学考试,最后在1852年通过了巴黎理工大学的初试。但是这个小伙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出生于手工世家,对具体的技艺更有兴趣,在几乎被巴黎理工录取的情况下,他又报考了法国技艺总校,最后顺利得到录取。</p> <p class="ql-block">也许古斯塔夫的父亲觉得孩子选择技艺总校是因为家族手工技艺的传统,不过古斯塔夫自己心里一直有一个情节。那是在1844年,他才12岁,母亲为了让孩子长见识带他第一次前往巴黎,途径凡尔赛宫的时候他就被这座建筑迷住了,长久不能忘怀。弗朗索瓦让孩子学习化学专业,将来好进工厂工作,但是古斯塔夫自己却在制图和设计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毕业之后他就屈从于父亲的意愿进了亲戚的工厂,但是建筑梦让他最终和亲戚翻了脸,他决定自己去走一条自己的路。</p> <p class="ql-block">1857年,古斯塔夫再度回到巴黎,谋求了一个铁路工程师的职业,他的父母以为孩子终于走上正轨了,其实那只是古斯塔夫想要实现自己建筑师梦想的一个跳板而已。一进入铁路局,他就为铁路局提供了铁路规划,很快得到了重视。但是设计铁路并不是他的理想,1858年,当他听说铁路局准备在波尔多架设一座桥梁的时候,他主动请缨,要去设计这座大桥。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处于蒸蒸日上的历史阶段吧,铁路公司居然就同意这样一个26岁的年轻人去担任大桥的总设计师。</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法国铁路已经遍布全国的平原,但是很多深谷和河流也需要架设铁路,那就需要桥梁了。波尔多的铁路大桥需要实现的目标是跨过吉隆河,古斯塔夫设计了六个桥墩,在吉隆河上组装了长达五百米的桥梁组件并且获得了成功。年轻的古斯塔夫一下子成为法国最有名的建筑工程师之一。然而铁路公司的处境并不是很好,效益并不高,古斯塔夫最后决定自己出去单干。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又设计了很多的桥梁,一时间古斯塔夫埃菲尔成为法国最有名的桥梁工程师之一。</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的名声不仅在法国,在世界各地也很大。欧洲各国都邀请他帮助设计本国的建筑,他的足迹也就到达了匈牙利,西班牙,埃及,塞尔维亚,土耳其,波兰等国。1877年,他在葡萄牙波尔图的杜罗江设计了著名的玛利亚·皮亚大桥。这座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桥,桥洞跨度160米,高度为60米,这座桥成了葡萄牙的标志性建筑,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1871年,建筑师巴道尔第为了祝贺法美建交100周年,决定为美国设计一座自由女神像。他的计划是在纽约的自由岛词条建设这座女神像。但是巴道尔第终究只是一个艺术家,究竟雕像应该怎样施工,内部结构如何,用何种材质,怎样抵挡纽约的大风,他就一点主张都没有了。于是他找到了当时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埃菲尔,埃菲尔当时手头上正忙,但是他还是解决了自由女神像的建设过程当中的很多技术性难题,如果没有埃菲尔的建议,恐怕也就没有自由女神像了。</p> <p class="ql-block">随后,埃菲尔又忙于另一个建筑设计,加拉皮高架桥,这座桥长达564米,高度为122米,可以说是当时科技的奇迹。一个与一个建筑奇迹最终把埃菲尔推上了神坛,也最终让他能够成为埃菲尔铁塔工程的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工业时代让人类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感觉,似乎自己拥有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因而能够与神并肩。《圣经》当中记载了人类第一次拥有这样狂妄的举动,便是妄图修建通天的巴别塔。而工业时代的人们就想要修建尽可能高的建筑,让象征人类力量的巴别塔重现世间。对于各国来说这都是展现本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最好体现,然而一个又一个大国修建高塔的企图都失败了,1848年在华盛顿,1874年在费城,1883年在英国。而1881年,法国人提出了自己的高塔设想,并且最好就在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之前完工,这次世博会不仅是法兰西大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更是今日法国强大的展现,一个世界第一高塔才能与之相匹配。在当时的法国工程界,人们相信只有埃菲尔才能胜任这样的使命。(资料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历史很难假设,如果埃菲尔童年没有去凡尔赛领略建筑的魅力,如果他顺从父母的意志上了巴黎理工大学,或是在毕业之后成功进入企业谋生,那么世界上或许会多一个优秀的企业经理,但是会少很多优美的建筑了。埃菲尔终其一生都在不断的去探索和创造,他在涉及埃菲尔铁塔之前就已经是欧洲最有名的建筑师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创新和发明。在埃菲尔铁塔修建之后,他依然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他虽然逝世于20世纪,他的灵魂却属于19世纪——一个推崇探索,进步和创造的时代。(资料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