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老父亲,河南方言喊大爷,是一位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谨小慎微,勤劳持家,把我们兄弟三人扶养成人,考取大学,工作打工,成家立业,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父亲赋有智慧。村里人给父亲起名“小诸葛”。十多岁便做生意,换棉油。大叔曾说,恁大爷(河南方言,父亲)榨油熬成夜去换油,拉着架子车本来去汲冢镇,一抹去詹庄方向!很多事情在我的获奖作品《一只油桶》俱述备矣!十多岁我曾和父亲去虎岗等产棉区做过生意,村子里很多人跟着父亲学生意经谋生。</p> <p class="ql-block"> 父亲疼爱孩子。听慈母说,父亲最疼的是我。我年幼时,常喊:“大爷大爷,打油煎馍吃!”父亲常买回烧饼给我,须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烧饼很珠贵。考入师范,星期天回家,慈母让我烧锅,父亲却舍不得。而我婚后常常惹父亲生气!</p><p class="ql-block"> 父亲高大有力气,常用棉大衣把年幼的我裹在怀里,去生产队开会。盖房子,只有父亲和铁成叔能把薄泥用铁锨甩过房顶。</p><p class="ql-block"> 父亲会很多挣钱手艺。换过大米,收过棉花,卖猪血,同行赔钱,而父亲都挣钱。父亲还会炸油条,年关姥姥家的奖舅炸油条炸不开,一筹莫展(须知那个年代油条是年关用来走亲戚的)。便把父亲请了去,父亲看了看面,用手抻抻,添加碱面,醒上几个小时。开炸!结果炸得又宣又大口感又好。望着站在锅前的父亲,我心中一个成熟、智慧、高大的男人形象顿生!奖叔用扁担在村口打水时特有劲,并给舅舅家送一大筐油条表示感谢!逢人就夸“多亏西礼(讳)哥!”</p> <p class="ql-block"> 父亲也有缺点。子不言父过。仙妻曾说,卖玉米时拿住布袋抖几抖留点粮食,回去好喂鸡,你得理解。父亲和妻子的生气我也有责任。时间会冲淡一切,亲情大于一切,仙妻胸怀宽广,包容一切,家和万事兴。</p> <p class="ql-block"> 而今父母已七十有余。兄弟们定期给父母送回生活费,陪父母吃个饭。养我的人慢些老,有你们,兄弟们不至于没人要!</p> <p class="ql-block"> 愿父母长命百岁,健康幸福!厂儿跪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