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今天热搜:《痛惜!山西“省保”明代三十二长城被拦腰“斩断”!》

牧云枕流

先看三张新闻图片,▲被挖掘机破坏的右玉县三十二长城段 图源:右玉县公安局<br><br>山西朔州右玉县境内,著名的三十二长城是明长城的一段,其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烽火台,现存较完整的边墙和烽火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雄浑辽阔的古代边塞风情闻名遐迩,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然而,该长城部分墙体近日却遭到严重破坏! 8月24日下午4时20分许,右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杨千河乡境内的三十二长城被人挖开一个缺口。<br>接警后,刑侦大队迅速赶赴现场,经现场痕迹勘验,民警初步判定古长城系被大型机械开挖而损毁。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今天的右玉来自大同右玉林卫的简称,因防守长城的军事建制而得名,源于明朝建立之初。明洪武二十五年,出于军事需要将降顺明朝的元将卜颜苔失军伍安置于汉善无城故址,名定边卫,后卫军迁至北直通州,城废。 靖难后,明成祖变相削藩,永乐七年迁代王府右护卫军到此,设立大同右卫,遂名右卫城。“土木之变”后,边外之玉林卫撤并至右卫城,合称右玉林卫。明九边之中,宣大为重,宣大又以右玉林卫最险,右玉林卫直至明亡一直为军事建制。 什么是“三十二长城”?<br><br>三十二长城,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西南大约十公里的桦林山上,因其边上的三十二村得名,三十二村又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敌楼,是明长城的一段,现存较完整的边墙和烽火台。三十二长城纵贯桦林山,依山势而筑,有九曲十八弯之状貌,是山西明长城遗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r><br>如今,风烟俱散,早已没有当年的兵戎相见。因海拔高,风声却依旧凛冽如昨。站在三十二长城上,就是站在晋蒙交汇处。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半农半牧县,右玉,一脚踏在中原,一脚踏在草原,三十二长城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迈悲怆,又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温情。 明亡清续,清雍正三年右玉林卫废除军事建制,置朔平府,改“军卫”为“民县”——右玉林卫、威远卫合并,设立右玉县。右玉因军事防守而诞生,因险峻扼塞闻名,右玉的早期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右玉北门-摄于2020年9月28日<div>满清入主,纷争平息,随着鼓角远去,烽火熄灭;驼铃继起,晋商从这里出发足迹踏遍欧亚大陆,长城、古堡又起着维持商贸秩序的重要作用。</div> 城门上蓝底黄字的牌匾 独坐城头,感受塞外入秋,低矮的云烟衬托出城墙和城楼的绵延 瓮城里是我们此行的坐骑 城墙上平坦宽阔 城外笔直向北的一条康庄大道,远处即塞外 城墙夯土上木制的栈道也是一种对历史遗址的保护 右玉境内现遗存有明长城87689米(不包含7318米北魏长城)、长城分守墩台292座、护市楼1座,以及为传递烽火信号而修筑的200余座烽堠。 长城沿线设置有2城(右卫城、威远城)3卫(右卫、玉林卫、威远卫)13军堡(破虎堡、马堡、残虎堡、杀虎堡、马营堡、铁山堡、云石堡、红土堡、黄土堡、威平堡、祁河堡、牛心堡、云阳堡),境内尚遗存有大量边防屯田的商堡、屯堡等民堡。 右玉的古堡为全国之最,是名副其实的古堡之乡。史料记载:在右玉县境内先后修筑有上百座古堡。历经岁月摧圮灭失无数,现存古堡(包括遗址)仍有60余座。 城镇、村庄之名总是离不开或山水、或人事而得,右玉全县村庄名称中带堡字的有46个,带屯字的有22个(官屯7个),带窑字的75个,带沟字的49个,带铺字的5个,带庄字的16个,带湾字的20个,有165个村庄是以姓氏命名。 始于战争繁荣于和平,今天的人们仍能从这些山庄窝铺极具军事色彩的命名中感受到戍边屯军的讯息,安国兴邦的艰辛…它们是烙在右玉大地上的历史,回声嘹亮! 蓝天下,黄土筑起了中国历史上抵御外侮的脊梁 在右玉有个美术学院的写生基地 长城墩台的油画写生作品,色彩单纯而浓烈 这次案发地点就在图中铁山堡北边杨千河 以前当地的老照片 云雾下有着田园牧歌般的美好 墩台像一名孤独的战士数百年守护着宁静的沃野田畴 绵延起伏远去的城墙,就如同这里漫长的历史烽烟 保护好这里的遗迹,这是活生生的历史 解放后,顽强的右玉人战风沙斗干旱,蚁含燕垒,箕土成山,让绿色染遍山川大地、丘陵高坡,而点缀于绿色海洋间的长城、古堡、烽堠又赋予了历史的厚重,别样的文化风彩 高处的风力发电机有如伫立的哨兵 苍头河湿地公园,位于右玉县右卫镇高墙框村西1公里处。苍头河从南向北纵贯右玉全境,是右玉的母亲河,在右玉境内全长75公里。 苍头河沿岸栽植沙棘12万亩,现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沙棘林。呈现出“苍河碧绿映照秀美山川,水草肥美养育遍地牛羊”的秀美景色,是北方黄土高原少有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河边的欢呼雀跃 著名的杀虎口就在右玉 西口古道,晋商走西口毕竟之路,通顺桥位于古长城南侧,杀虎堡的西北端。当年走西口的人祈盼走出西口,通通顺顺,故取名通顺桥。 通顺桥的建造年代无籍可考。现拱圈正方镶嵌一块长90厘米,宽40厘米的石匾,书云“通顺桥”,上款刻有“光绪戊戌重修”六个小字。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被大雨冲毁,“戊戌”乃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据当地老辈人讲,通顺桥是清代“吉盛堂”创始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秦钺等人出资所建。依此推算,通顺桥当建于公元1696年至公元1707年之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经三百余年的风雨侵蚀,但通顺桥固如磐石,至今仍可供人们通行和观览。 通顺桥全长14米,宽4.3米,高3.5米,桥孔净宽2.5米,拱顶至桥面净高0.67米。整个桥身全部用青石条砌成,系单孔等跨石桥,属于圆弧形坦拱结构。因跨径小,加上设计精良,形成了它固实和娇巧珍珑的美感。桥面石、桥孔石,以及内外八字墙石,都是用锤契加工出来的十分规格的黑青石石条,其尺寸长1.8米,宽0.3米,厚0.2米,缝隙之间用石灰浆灌注。桥体南端和青石铺成的敝路坡连接,看上去形成了一个石制的整体。配以桥畔卧的一尊石牛和一尊石羊,每当夕阳西斜时,阳光映得桥体黝黑闪亮,精美壮观。古人谓之为“小桥夕照”,是杀虎口的一处景观。 这段2020年9月在山西的旅行回顾到此为止,我们欣赏一下历史上发行的长城邮票 长城的普票系列,见过的确实不多! 这张以前普通的到处都有 油画长城 这套九枚,从山海关到嘉峪关 这是我收藏的这套长城邮票的极限明信片,有当地的邮局邮戳,第一张山海关在秦皇岛 天津 北京 八达岭 山西雁门关 山西偏关黄河边 陕西榆林,黄土高原 宁夏银川贺兰山 甘肃嘉峪关。<div><br></div> 云中即事<br>(明)于谦<br>目击烟沙草带霜,天寒岁暮景苍茫。<br>炉头炽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br>百二连营秦壁垒,五原分锁汉封疆。<br>边城天事风尘净,坐听笳声送夕阳。<div>这是民族英雄于谦在明宜德初年(1426-1435)做山西道御史时写下的诗,他在描绘山西长城内外风光之余,抒发了他靖卫国土的爱国情怀……<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