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枫桥

钱亚新

<p class="ql-block">七月七一一七夕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王银军怀旧,心心念念的想去枫桥……</p> <p class="ql-block">小天竺始建于1534年,原为处士骆骖别墅,其子骆问礼(湖广按察使副使)重修。</p> <p class="ql-block">整座建筑凿磐石为基,依山势而建,极林泉之胜。</p> <p class="ql-block">水池岩壁上镌“海眼”、“忱流漱石”,为海瑞亲笔。</p> <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败子母亲笃信佛教,一年几次要到杭州天竺去烧香,唯一的交道工具是坐簰筏,簰筏撑到萧山闻堰,义桥之处,一条是富春江,一条是浦阳江与钱塘江交汇,三江水面开阔,烟波浩渺,钱塘前浪涌后浪,簰筏跌宕起伏,浪花泼湿衣裳,来往一趟十分辛苦。败子可怜母亲,决心按照杭州天竺的模样,照式的造一个,供母亲参拜,以尽孝子之心。</p> <p class="ql-block">枫桥三贤广场已建成,枫桥镇市民晚上休闲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三贤馆还在建造之中,但这外型我觉得很不好。</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一,我们会从小天竺往上爬这座山,一直爬到顶!爬到牛眼睛!爬到雷锋塔(东化寺塔)</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上山没有台阶,弯弯曲曲一条山路。后修建台阶、亭子都是枫桥市民自愿出钱出力修建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看到我初中同学骆汉年,捐献了三千元,那时三千不容易的!(那时我的月工资是三拾元)</p> <p class="ql-block">这是革命烈士葛理庸之墓,殉于1946年!</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我们会上这扫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妈妈和我们合影应该是二十几年前吧</p> <p class="ql-block">这塔我们小时候一直称作雷锋塔。后来才知叫东化寺塔,原高7级,现存4级,砖木结构,建于北宋1092年,具有绝对年代,对研究古塔,弥足珍贵,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又爬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顶上有2个洞,叫牛眼睛,也是必到之地</p> <p class="ql-block">山上府视枫桥镇</p> <p class="ql-block">往事‖周恩来关心枫桥女茶工</p><p class="ql-block">诸暨茶韵 2023-09-09 13:47 发表于浙江</p><p class="ql-block">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诸暨茶文化</p><p class="ql-block">研学 | 茶道 | 茶艺 | 茶礼 | 茶具 | 茶史 | 茶人 | 茗茶 </p><p class="ql-block">往事‖周恩来关心枫桥女茶工 </p><p class="ql-block">陈香珍(1902.10—1986.12)是我市枫桥镇钟山社区钟瑛自然村人。1938年开始,她便担任我党地下交通员。她的公开身份是枫桥元吉茶栈工人。元吉茶栈位于“枫桥东市”关王庙弄(现学勉路51号,1956年改建枫桥酒厂),创办于1917年,是民国时期当地规模最大的一家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栈,有茶灶百余座,职工200多人。</p><p class="ql-block"> 1939年春周恩来烽火东南行</p><p class="ql-block">1939年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亲临浙江等抗战前哨视察。3月31日,从绍兴到枫桥。陈香珍提前一天接到中共枫桥区委书记何志相的通知:“周恩来同志明天要到枫桥视察工作”,同时,安排她参与欢迎和接待工作。那天上午,周恩来风尘仆仆来到枫桥,在召开群众大会前,先在枫桥大庙后殿右侧的商会小会议室稍事休息。陈香珍正在室内做接待服务,周恩来看到她梳着头髻的打扮(便于做地下交通藏放密信),高兴地又略带好奇地说:“还有家庭妇女啊!”</p><p class="ql-block">在场的何志相同志回答道:“不是家庭妇女,是茶场工人。”</p><p class="ql-block">周恩来连连点头说:“茶场工人,好,好!”</p><p class="ql-block">接着,何志相向周恩来简单地介绍了陈香珍的身世:“她是童养媳,丈夫34岁时就被地主逼租逼死了,一个妇女家里带着四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听后,表示非常同情。心里一直记挂这件事。</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p><p class="ql-block">诸暨县委书记陈章方慰问陈香珍(右)</p><p class="ql-block">接着,陈香珍与枫桥大庙内的欢迎群众一起,聆听了周恩来激动人心的抗战演说,深受教育和鼓舞。周恩来一行在枫桥逗留了四个小时左右,于当天下午2时许离开枫桥,前往诸暨县城……</p><p class="ql-block">就在周恩来离开枫桥后的10多天,何志相到陈香珍家里,拿出20元钱交给她,说:“姨娘,这20元钱给你用。”</p><p class="ql-block">陈香珍问:“是你卖茶叶的钱吗?”何志相老家在应家峙(今赵家镇相泉村),是个产茶之地,那时正处清明与谷雨之间,春茶开采旺季。</p><p class="ql-block">何志相回答说:“不是我的,是周恩来同志接济你的。”当年的情形,陈香珍后来这样回忆:“我接过钱,心里暖烘烘地像流过一股热流,这真是雪里送炭啊!那时我在茶场做工,每天工资二角钱,只够买二升米,一家五口只能熬点粥汤喝,现今还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每天都为糊口愁煞人。周恩来同志同我们穷人心连着心,我们只见过他一面,他就把我的苦难记在心上了。”</p><p class="ql-block">这以后,陈香珍一直心怀感恩,以加倍的努力为党工作,用实际行动报答周副主席的关怀之情……由于她思想进步、表现出色,不到半年便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年代,她担任过三五支队联络站负责人、诸北办事处民运队工作员、被服厂管理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诸暨县城关镇、保安区、枫桥区粮库保管员。1956年起,先后担任县妇联副主任、枫桥镇妇联主任兼副镇长。学习上也不甘落后,50多岁时曾参加金华专区干部扫盲学校学习。1958年,她光荣退休(1983年改办离休)。</p><p class="ql-block">据枫桥镇武术协会名誉会长陈福堂回忆:陈香珍退休后,仍继续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帮助镇居委会做些工作,周围群众都亲切地叫她“香珍孃孃”!</p><p class="ql-block">陈香珍铭记周总理的恩情,生前撰写了回忆文章——《周恩来同志和我们心连心》,以亲身的经历说事,首次将周总理关怀她这位茶厂女工的动人故事告诉世人,并再次表达对“人民好总理”的崇高敬意。1988年3月5日是周总理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一重要纪念日来临之际,浙江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将此文收录于《周恩来抗日前哨行》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p><p class="ql-block"> (嘉木) </p><p class="ql-block">CULTURAL</p><p class="ql-block">诸暨茶博馆</p><p class="ql-block">互助合作单位:诸暨市孝德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诸暨市茶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编辑:边建吴 崔知涵</p><p class="ql-block">审核:周解荣 周保安</p><p class="ql-block">阅读 171</p><p class="ql-block">诸暨茶韵</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家住青年街12号</p> <p class="ql-block">我家再往前不到50米,就是越中书局</p> <p class="ql-block">照片右上角,1956年叔叔去参军,留影全家福,现陈列在枫桥照相馆玻璃展示柜。</p> <p class="ql-block">五显桥也修建了,但父亲的杰作保存着!</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爸的杰作,当时物资紧张,只能去把小叔单位的废料拿来用,1978年水塔建成,专供民生饭店用水!</p> <p class="ql-block">彩仙桥修漂亮了</p> <p class="ql-block">大溪头坝</p> <p class="ql-block">枫桥经验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枫桥是个好地方,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婺越通衢”(指向牌坊)。我20多年前来过枫桥,以前的“枫桥经验”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在那种环境下,我们解决好群众的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现在的“枫桥经验”,要把群众的生活建设好,体现“和”。现在“枫桥经验”不但是在枫桥,很多地方都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14亿人口的国家,14亿人民让大家怎么能够和谐相处,中国人了不起,这个问题处理地很好。我们中国现在安全事件发生率在全世界是最低的,我们有这样的机制,各地都有调解机制,老百姓有问题,乡里乡亲用各种方法去化解,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迈向今后,实际上会发生问题是很多的,但是发生问题我们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这样能使我们平安、祥和,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就可以实现,中国人民就可以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所以我来这里的目的也是让大家看到,党中央是非常重视“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个好经验,我们下一步还要在全国更好地推广“枫桥经验”,让枫桥、让浙江去很好地总结、提炼“枫桥经验”,用于实际、用得更好。好了,我就说这些。”</p> <p class="ql-block">央视新闻</p><p class="ql-block">我用心你放心</p><p class="ql-block">打开</p><p class="ql-block">时政专题片丨枫溪江畔 再话枫桥——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枫桥考察纪行</p><p class="ql-block">央视新闻客户端</p><p class="ql-block">2023-09-25 20:44:20</p><p class="ql-block">浏览量562031</p><p class="ql-block">08:12</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20日下午,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枫桥经验陈列馆,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情况。</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p><p class="ql-block">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系列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p><p class="ql-block">枫溪江畔,再话枫桥,已蔚然成风,化风为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毛主席枫桥经验60周年,粗略记录下我所见所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