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3年9月4日,五星小学开展了“学期第一堂法治课”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我校全体师一同参与了此次活动。</h3> <h3>本次宣讲由邱警官给同学们讲解有关法治安全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如下:</h3> <h3>一、树立法治意识<br>牢记三个特殊数字:十二、十四、十六<br>1.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r>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r>3.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br><br>二、青春期常见的犯罪<br>(一)特点: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比较突出;从犯罪形式看,结伙作案为典型;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走向低龄化;从犯罪手段看,手段残忍、不计后果。<br><br>(二)真实案例引深思<br>案例一:冲动的代价<br> 在校14岁学生小马与15岁学生大勇,发生口角后,小马用折叠刀刺向大勇胸部,造成其重伤。结果正直青春的小马接受法律的制裁,其父母进行相应赔偿。<br> 教训:1.冲动是魔鬼,遇到事情要学会克制情绪,退一步海阔天空。2.任何时候都不能将管制刀具带入校园,要珍惜校友情。<br><br>案例二:不义之财不可取 不善之事不可为<br> 初中学生小孙和两社会青年合伙盗窃了学校四台笔记本电脑,贩卖价值一万四千元的电脑获利1200元,小孙分到200元,被追究刑事责任。<br>知识链接:盗窃价值达到1500元追究刑事责任<br> 教训:1.作为青少年,正当合理的经济需求应向父母请求,而不能以不当手段获取。2.学会辨别和选择朋友,构建良性朋友圈。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4.不要小看恶习的危害<br><br></h3> <h3>案例三:强取豪夺要当责<br> 小张、小李、小王三名初三学生,因没钱买饮料,逼迫低年级同学交出零花钱,并出言威胁其不能告诉老师与家长。<br> 教训:1.倚强凌弱、强取豪夺的恶习不能有。2.不以恶小而为之。3.为避免犯罪违法行为伤害自己,面对被抢劫等情境,要学会机智处理,不正面起冲突,以保护好自身安全为首要目的。<br><br>三、交通安全常识<br>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人的生命又十分很脆弱,特别是在交通事故中,因此,我们要学习交通安全常识,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br><br>真实案例予启示<br>案例一:篮球女孩钱红艳<br> 2000年,四岁的钱红艳,其爸爸带着过马路时,因去捡掉落的鞋子被飞驰车辆压断了下半身。<br> 启示:过马路要认真观察来往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靠右行驶。<br><br>案例二:南涧县三个学生骑摩托车,与路边拖拉机相撞,造成三人死亡。<br>事故原因: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行驶;机动车存在安全隐患。<br>启示:1.保护好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2.做小小安全监督员:爸爸妈妈驾驶车辆,提醒其系好安全带,不酒驾醉驾,不逆向行驶,不超员驾驶。<br><br></h3> <h3> 总结:主持人宋老师借自身经验,再次强调希望同学们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保护好自己,互相帮助,共同健康成长。</h3> <h3>本次法治教育宣讲活动圆满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