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完人,一个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第二个是明朝的王阳明,还剩下半个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p><p class="ql-block"> 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对他在管理自己和教育子女方面的赞扬却是出奇一致。从曾国藩教子十法中,我想和大家聊聊曾国藩。</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就是这么大成就的曾国藩其实小时候并不聪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u>太笨,小偷快哭了</u></p><p class="ql-block">据考证,曾国藩儿时智商并不高,甚至是个“笨小孩”。13岁那年腊月的一个晚上,曾国藩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读了无数遍怎么也背不下来。有个小偷趴在他家房梁上,打算等他背完睡觉后再下去偷东西。谁知曾国藩背到半夜也没背下来。在房梁上睡了一夜的小偷眼见天光大亮,忍无可忍,跳下屋梁指着曾国藩骂道:“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然后随口将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p> 学,读书养才气 <p class="ql-block"> 不聪明的曾国藩,就是靠着读书才不断的完善自己。</p><p class="ql-block"> 有人问智者:“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p><p class="ql-block"> 智者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血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读书也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p><p class="ql-block"> 董宇辉,长得并不俊,可是读书不仅修了他的心,也修了他的容颜,让他在国人面前大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你们的高中生活注定是紧张的,有人会说,我连作业都写不完,那还有时间去读书?繁忙之余,为自己“换换脑子”,挤出一点时间去读书,通过读书,和前辈先贤进行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才会事半功倍,才能越活越智慧,越活越从容,越活越高贵。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p> 勤,勤奋养运气 <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温庭筠有一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说的就是:雄鸡唱晓,月亮还挂在天边,诗人起身准备赶路了。却发现白霜覆盖的小桥上,早己留下了行人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莫道君行早,还有早行人。”你以为自己够早够勤奋了,其实有人比你更早更勤奋。</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记者问过李嘉诚,成功的秘籍是什么?李嘉诚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讲了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b>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上,有人问过他同样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 他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p><p class="ql-block"> 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p><p class="ql-block">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感悟。</p><p class="ql-block">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p><p class="ql-block"> 李嘉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靠得就是——别人做8个小时,他就做16个小时的“拙朴”,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p><p class="ql-block"> 他, 11岁时辗转香港,寄人篱下;15岁时遭遇丧父,辍学打工。少年李嘉诚的运气,绝对算不上好。</p><p class="ql-block"> 可就是脚底板的两层老茧,就是别无他法的一个勤字,让他从打工仔做到经理,从塑胶厂长做到香港首富。</p><p class="ql-block"><b> 李嘉诚的手表,永远比正常时间拨快了10分钟。这10分钟,就是他勤奋一生、时刻准备的度量衡。</b></p><p class="ql-block"> 因为越勤奋,机会越多,也越可能抓住机会。就算天上掉馅饼,也要起得早,才能捡得着。勤奋才是成功的终南捷径。</p> 和,宽厚养大气 <p class="ql-block"> 《史记·秦本纪》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秦穆公走失了骏马,歧下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把马抓住分着吃了。官吏最终查到了这群人,想要依法惩治。</p><p class="ql-block">但秦穆公却说,“君子不能因为失去牲口而加罪人类,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你再给他们送一些酒过去吧。”</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发生之后的第三年,秦穆公伐晋,却被晋国困住,自己还受了伤。危急关头,一支队伍冲了过来,击溃晋军,秦穆公因此反败为胜。</p><p class="ql-block"> 这支队伍,就是当初吃了秦穆公的骏马,却被秦穆公赐酒赦免的当地百姓。</p><p class="ql-block"> 秦穆公的宽厚,不仅得到了福报,还让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留下了大气恢宏的英名。秦穆公成就“霸业”,靠欺压、掠夺吗?恰恰相反,霸业是靠践行道义,扶持弱小来树立权威成就的。</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你们从四面八方齐聚博雅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如何让我们13班成为一个温暖的集体,靠得也是你们的宽厚,班级如此,宿舍亦如此,当一个集体和和气气,我们周围的磁场也是美好的。</p> <p class="ql-block"> 成大事者,必先读书,读书贵在恒。</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孩子们,你们都是有学识、有志向的少年,为了实现三年后的目标🎯,多些坚持,多些努力,有恒心,终会有恒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