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吴山、云居山、万松书院

枫 叶

<p class="ql-block">  杭州的山,翠峦挺秀,与江、湖、河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今天我们要走的登山路线是吴山、云居山、(万松岭)万松书院。</p><p class="ql-block"> 吴山是西湖群山中唯一嵌入市区的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吴山高约百米,山势平缓,为西南一东北绵延而成的一条弧形山冈,由紫阳山、城隍山、伍公山、云居山、粮道山、瑞石山等十多个小山头组成。吴山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占湖山之胜“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北宋词人柳永《望海潮》一词所咏叹的正是登吴山所揽江、山、湖、城之胜景。我曾做过一期《吴山天风》的美篇详细介绍吴山的主要景点,这里不再展开了。</p><p class="ql-block"> 浅秋草木知时序,山河换颜色,宜游赏人间最美清秋。不负韶华不负秋,所有美好终将纷至沓来,在最美的九月,我们且行且从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宋御街特色建筑</p><p class="ql-block"> 鼓楼</p><p class="ql-block"> 该楼原名朝天门,在元朝的至正年间,改名拱北楼。意对北方元朝的称臣,明成化十年(1474)被毁,翌年重建。清初楼又毁,康熙一十五年(1686)又建,形制规模基本承袭旧制,俗称鼓楼。现存楼为2001年复建,2002年6月竣工。</p> <p class="ql-block">南宋九帝图</p> 吴山 <p class="ql-block">始創於崇祯拾年</p><p class="ql-block">公元壹陸叁柒年</p> <p class="ql-block"> 伍公山与伍公庙</p><p class="ql-block"> 伍公山在吴山东北端,下临鼓楼。因山上建有祭祀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的伍公庙而得名。伍子胥为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奢之子。伍奢因谗言被杀。伍子胥为了替父报仇,仍投奔吴国,说动吴王进攻楚国。而后吴国与越国交战,大败越国,伍子胥力劝吴王灭越,终因谗言被害,浮尸钱江之上。吴人十分同情他,为他在江边的山上建了祠。唐白居易曾有诗曰:"涛声夜入伍员庙。"这也是吴山较早的一座词宇。 21世纪初,伍公庙景区被列入吴山综合保护工程并按清时格局修复,在庙后新建了"州治广场"及"大碗茶"茶楼,今已成为市民登山休闲游览之处,每逢佳节常有庙会举行,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伍公廟</p> <p class="ql-block"> 吴山大碗茶</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清波三志》记载:"吴山茶肆,如锦春楼、伴香楼、第一楼、亦醉居、松风馆,皆有危楼小阁,以凭眺江湖。"可见吴山茶事在清代达到了繁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2006年,吴山恢复了伍公庙、东岳庙等景点,并在州治广场开辟了"大碗茶"景点,深为广大市民游客所喜爱。吴山大碗茶既可以解登山之渴,又可以赏山林之美;既健康养生,又陶冶情操。目前,吴山大碗茶与吴山庙会、吴山鸟市、吴山晨练等一同形成了吴山独特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东岳庙</p><p class="ql-block"> 由伍公庙西北而行百余步,阙门巍峨处即东岳中兴观,俗称东岳庙,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祀东岳之神。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进一步开拓,翼以道观,中毁。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重新建造,匾曰崇道庵。南宋佑十三年(1253),宋理宗曾手书"东岳之殿"额以赐。</p><p class="ql-block"> 2002年东岳庙重修,2006年吴山综合保护工程中恢复东岳庙,基本维持了原有格局。今大殿正门两侧尚存明代风格的高浮雕蟠龙石柱 线条简洁,粗犷有力。大殿正对有建于清时的古戏台,至今保存完好,这也是杭城仅存的一座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这棵树龄已有五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 宋 樟</p><p class="ql-block"> 茗香楼前古木参天,而以题为"宋樟"的大樟树最著名,已近千年。樟树是杭州的市树,也是吴山的一大特色景观,由东岳庙旁至城隍庙一路,植于宋元时数人合抱的古樟树即达数十棵之多。古樟树枝繁叶茂,翠盖如云,苍劲而不龙钟,古朴而又生机盎然。许多古樟,根须裸露,如怪石嶙虬劲有力,十分罕见。大樟树沿途一路排开,屹立千百年,阅尽人间沧桑。</p> <p class="ql-block"> 浙江体育会摩崖题记</p><p class="ql-block">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原光复会成员、浙江军政要人朱瑞、吕公望、叶颂清、沈钧儒等为缅怀先烈,于秋瑾殉难五周年之际举行纪念会,重建秋瑾创办的体育会,并在云居山崖壁勒石题记。</p> <p class="ql-block">中华元年,浙江体育会成立,圣水寺僧大休捐山地,王君湘泉赠山岩供摩崖用,因题四字,以志不忘。永康吕望记,宁海叶颂清书。</p> 云居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三茅观遗址往西,有一条僻静的小路可通省革命烈士纪念馆,由此而进入云居山,南与万松岭接。</p> <p class="ql-block"> 省革命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年代,政府在山顶原圣水寺遗址上建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 正面为陈云同志手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p> 万松书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松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由浙江右参政周木在唐报恩寺遗址改建,因建在万松岭上,所以称万松书院。唐朝诗人白居易用"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句意,来赞美万松岭一带景色。书院地处湖山之间,"极高明而最幽胜,左衿钱江,右带巨湖,俯视万家,举在目前",清丽静穆,得天独厚,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清康熙十年(1671),巡抚范承谟重建,改称太和书院。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赐"浙水敷文"额,更名为敷文书院。</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它曾以齐备的祭田祭祀、完备的学规章程、丰厚的藏书而位居"杭城四大书院"之首,引领明清时期杭州书院教育的发展,曾培育造就了无数历史名人。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此同窗共读三年,美丽的故事更为古老的书院增添无穷的回味。</p> <p class="ql-block"> "品"字牌坊</p><p class="ql-block"> "品"字型石牌坊是原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重修后的三座石牌坊亦为万松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分别代表了书院的三个历史时期,即万松书院(1498-1671)、太和书院(1671-1715)、数文书院(1715-1892),同时蕴含着"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品"的深刻寓意。</p><p class="ql-block"> 主牌坊高9.22米,正面为姜东舒题"万松书院 ,背面为马世晓题"太和元气"。东牌坊高7.8米,正面为刘江题"太和书院",背面为吕迈题"德侔天地"。西牌坊高7.8米,正面为沈定庵题"敷文书院",背面为林剑丹题"道冠古今"。</p><p class="ql-block">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是赞颂孔子的贡献如同天地一样博大,孔子的主张从古至今都是最好的。"太和元气"是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样。</p> <p class="ql-block"> 毓粹门</p><p class="ql-block"> 毓粹门是万松书院的内门。</p><p class="ql-block">朱关田书额"毓粹",喻万松书院为培养有学问、有道德人才的学府。</p> <p class="ql-block">楹联:</p><p class="ql-block">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p><p class="ql-block">学须就学,昨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p><p class="ql-block">头。</p><p class="ql-block"> 郭仲选书</p> <p class="ql-block"> 金 甡</p><p class="ql-block"> 金甡(1702-1782),清浙江钱塘人,字雨叔,号海住,乾隆壬戌进士第一,曾官礼部侍郎。1780年始主讲敷文书院。史谓:"直谅城敬,所陈说必正义法言,诸皇子皇孙皆爱重之。'</p><p class="ql-block"> 作为敷文书院的著名主持讲席,他生平"廉检方正,处事无巨细,井井有法度"。</p> <p class="ql-block">非茎,非叶,非花,非果实/之能如此安于孤寂,安于埋没,安于永世的卑微/是血,是盐,是家,是乳汁/大地吮我,喂我,腐朽我又重创我为茫茫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诗摘自原作《根》,作于2005年九月,写于2016年初春,并于同年仲秋刻成诗碑,竖于万松书院 洛夫</p> <p class="ql-block"> 洛夫简介</p><p class="ql-block"> 资深诗人,评论家,書法家,一九二八年生于湖南衡阳,一九四九年始客居于台湾,淡水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教東吴大学,客座北京师范大学,華僑大学。历任創世纪诗刋总编輯多年,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韓、瑞典等文,出版有诗、评論、散文、翻译等著作数十餘部,洛夫历年除获台湾诗歌大奖外,二OO四年曾获北京新诗界首届國際诗奖,二O一五年获首届李白诗歌奖及多项终身成就奖。二OO一年三千行·长诗《漂木》问世,震惊华语诗坛,同年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首。洛夫亦长于书法,尤擅行草。現侨居加拿大温哥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为什么把诗碑放到了万松书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b>洛夫表示,万松书院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是西湖周围唯一一处以书院文化为背景的主题公园。唐宋时期白居易、苏东坡等大文豪都曾作诗于此。明清时期,万松书院作为浙江省的最高学府,为国家培育了众多像袁枚这样的诗人、文学家 。如今的万松书院经过重修,作为公园景点向市民游客开放,但仍然致力于传承国学文化与艺术,不断开展各类文化、礼仪传袭活动。“把诗碑落在这里,很有意义。”洛夫说。</p> <p class="ql-block"> 抱鼓石(石鼓)</p><p class="ql-block"> 抱鼓石于2002年重建万松书院时在遗址中出土,直径80厘米,边缘略有残损。单面圆雕"三狮争彩",画面以彩球为中心,幼狮环绕相戏,乐而无忧;周围环饰梅花图案,清新别致。浮雕图案表现了国泰民安、吉祥喜庆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抱鼓石的年代无确切记载,但从其华丽的图饰 细腻的雕刻及所表现的主题等方面来看,应为清中晚期作品。抱鼓石一般为官宦人家大门两侧的建筑装饰,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至清代也有出现在书院大门口的,一方面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读书即为当官的仕途思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清代敷文书院的官学化。</p> <p class="ql-block"> 居仁斋</p><p class="ql-block"> 居仁斋,原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是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斋名取意于孟子“居仁由义,体用己全”句。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拥有仁义之志,那么他就拥有了一切。</p><p class="ql-block"> 现分大小二间,分别为中国书院发展史、杭州书院发展史的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明道堂</p><p class="ql-block"> 明道堂,原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是书院集中授课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现陈列由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制作的,反映中国科举历史文化的大型立体仿真彩塑工艺巨著。</p> <p class="ql-block">  《中国科举文化大观》简介</p><p class="ql-block">《中国科举文化大观》是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历时一年,費工万余,精心研制的一件大型立体硬木彩塑仿真艺术作品,该作全长39米,高2.5米,深1.2米。</p><p class="ql-block">综观《中国科举文化大观》犹如一幅行云流水、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以十年寒窗、科场风云、千里赴考(南方、北方)、临轩唱名、丰乐赐宴、荣归故里七大板块,将中国科举历史文化的典型故事、历史掌故、名人逸事、学习佳话、及中国科举制度的大致进程、社会影像及其兴衰,呈现在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主体构成的棲堂瓦舍、塔桥街巷,制作精细,空间透视又极具创意,从水乡小镇到通衢大市、从山区民居到京城皇宮豪宅,以不同的地域特色、异乡风情、建筑个性一一分布在作品之中,三千多个大小不等的各式彩塑造型人物,个个穿戴有致,仪态万千,相栩如生地演绎着科举制度下的世相百态。</p><p class="ql-block"> 各大场景的色彩配置也作了精心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并巧妙地安排在各场景之中,秋鬧、春闹、科场、赐宴、白昼、黑夜、晨曦、黄昏根据不同的色彩要求,均作了系统设置,通过五十余只冷光灯同步照明,电脑切换出入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还选用古琴古筝演奏古代名曲作为明道堂的背景音乐,并配以舒缓优雅的解说词,进入明道堂,仿佛穿越时间隧道,置身于一个古朴典雅的历史氛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注:因隔着玻璃橱窗拍攝,图片和视频都有反光,请见谅。</span></p> <p class="ql-block"> 临轩唱名</p><p class="ql-block"> “殿试”原名“廷试”,始于唐朝武则天,多为三月或四月举行。宋太祖开宝六年,因皇帝殿前亲自“策问”考试而又通称“殿试”。</p><p class="ql-block"> “殿试”是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及格称为“天子门生”从此,一举成名,步入官场,荣耀非凡, 宋代殿试后把进士分为“五甲”,一明笑五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p><p class="ql-block"> 南宋“殿就”试场设在皇宫中的集英殿,通过“乡试”“会试”的举人们这一天由皇城东北角的东华门入宫,根据事先规定的座位,对号入座,然后“一决文才” 考卷经主考官审核,排出名次,呈交皇帝亲自过目,并确定排名先后,并当场宣布,此举称为“临轩唱名”。</p><p class="ql-block"> 南宋时,进士最多的一次激增到六百余名;入宫参加殿试的考生之多,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十年寒窗</p><p class="ql-block">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科举是读书士子进入仕途的必经之路,也是竞争激烈、决定命运的鬼门关科举考生在未取得功名方无论年龄大小都称"童生"。童生经过童试考取后称为"秀才",中了"秀才"就叫作"进学"或称"入泮",这是功名的起点。有了秀才资格才能参加国家正式考试。考试分为三级:</p><p class="ql-block">一、乡试;二、会试:三、殿试。殿试及格称进士,算是"天子门生"了。千百年来,从悬梁刺股的幼小"神童",到皓首穷经的百岁老人,久困场屋,淹滞凄惶,无所施展,束缚了聪明才智的士人比比皆是,但学而优则士犹如一帖幻人的迷药,让冷灶布衣的读书人为了前程,仍执迷不悟地苦苦追求。</p> <p class="ql-block"> 千里赴考</p><p class="ql-block"> 科举好比一张遮天盖地的大网,千百年间,几乎没有一个读书人能超脱于外。每逢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年",四方士子千里迢迢赶赴京城。</p><p class="ql-block"> 南方、北方从水乡小镇到通衢大市,莘莘学子赴考途中千里跋涉之万象,展示了科举之途的艰辛与巨大而恒久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苏轼、苏辙由父亲苏洵带领由四川眉山赴京应试,结果兄弟双双获中。老苏为此喜庆之余,大发感慨:"莫道科场易,老夫如登,莫道科场难,小儿如拾芥。"后老苏得欧阳修、韩琦举荐,不经考试,被破格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父子三人同朝为官,时人称"三苏”。</p> <p class="ql-block"> 科场风云</p><p class="ql-block"> 科场是历代王朝开科取士举行考试的地方,清代每省都设立一座贡院,单考生号舍一般就达一万多间,规模宏大,建筑精美。</p><p class="ql-block"> 贡院大门两旁镌刻一幅对联:</p><p class="ql-block">场立东西,两道文光直射斗;</p><p class="ql-block">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p><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庄严肃穆,令人起敬,每三年全省举子到这里举行一次乡试,榜上题名者称为举人。取得举人资格后,可进京参加会试。</p><p class="ql-block"> 古代有所谓人生四乐:"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p><p class="ql-block"> 金榜题名就是用洒金黄纸,书写进士名单。一个读书人,能在金榜上题名,是梦寐以求的大喜事。而乡试放榜中举也可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发榜时的场景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荣归故里</p><p class="ql-block"> 大夫第前衣锦还乡的退休丞相,官兵护送,地方官前呼后拥,夹道迎送;家族子孙叩拜相迎;亲朋好友,街坊邻里都为他的显赫而自豪不已。从中举入仕至退休谢世,表现了历代读书士子通常带有共性的生活轨迹与荣辱悲喜。</p><p class="ql-block"> 历代科举制度,虽曾造就了一批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贤相名臣,为国家与人民做了许多好事,高耸的石牌坊就记叙着前人功成名就和非凡的一生。但这样的结局毕竟是屈指可数,更多的人则身居茅庐、学堂、寺院、书院、道观乃至隐居山林,更有不少人落榜失意,生穷困潦倒,白首穷经苦读的老童生与科场失利、寄身江湖的博学之士,成为科体制度束缚人们思想与创造精神的牺牲品。于是,随着岁月的推移,那渐入衰败的祠堂、牌坊,昭示着科举制度的没落,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原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是师生们祭祀孔子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孟子赞颂孔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意为孔子的思想已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现殿内陈设基本参照史书记载,置孔子及"四配"像、青铜礼器等,展现万松书院严格的祭祀程式和齐全的祭器。</p> <p class="ql-block">楹联:</p><p class="ql-block">入则孝,出则悌,守先师之道,以待后学;</p><p class="ql-block">颂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p><p class="ql-block"> 陈振濂书</p> <p class="ql-block">楹联:</p><p class="ql-block">出陬邑,游宋陈,归鲁封,授弟子,夙夜苦申孤诣;</p><p class="ql-block">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古今咸仰大成。</p><p class="ql-block"> 徐弘道书</p> <p class="ql-block"> 《乾隆御诗》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乾隆御诗》碑为清乾隆十六年(1751)暮春乾隆帝第一次巡亲临敷文书院时所题。全文为:</p><p class="ql-block">松冈回首望祗园,讲舍层阶喜得门。</p><p class="ql-block">气助湖山钟远秀,道传孔孟有真源。</p><p class="ql-block">清游秪欲心无逸,名教何非乐所存。</p><p class="ql-block">嘉尔青衿真济济,嗣音实行勉相敦。</p><p class="ql-block"> 乾隆辛未暮春月御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02年重建万松书院时,有关人员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重新发现原碑拓件后,勒石刻碑。碑为太湖石,高156厘米,宽86厘米,厚20厘米,双面阴刻,字体为行草,碑额浮雕双龙戏珠纹,上有阳文篆书“乾隆御笔”。碑身四周皆饰以龙纹,有“乾隆案翰”印和“陶冶性灵”印。</p> <p class="ql-block"> 「浙水敷文」石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浙水敷文"石刻原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皇帝赐额,2002年重建万松书院时勒石刻碑。碑为太湖石,高156厘米,宽86厘米,厚20厘米、双面阴刻“浙水敷文"四字,字体正楷,为康熙御题。碑额浮雕双龙戏珠纹,上有阳文篆书"康熙御笔之宝”。碑身的四周皆饰以龙纹。</p> <p class="ql-block"> 万世师表</p><p class="ql-block"> “万世师表”平台为民国初期的建筑,现存为供案、石狮、照壁、孔子线刻碑等文物。2000年3月,杭州市园文局依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建筑民国初期的特征,进行了保护性维修。</p> <p class="ql-block">梁祝书房</p> <p class="ql-block">毓秀阁</p> <p class="ql-block">楹联:</p><p class="ql-block">山色当窗,松声拂院,无数栋梁材,端赖读书万卷;</p><p class="ql-block">文明古国,礼义名邦,几多风雅事,正宜垂范千秋。</p><p class="ql-block"> 吴亚卿书</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哪位是祝英台?😊</p> <p class="ql-block"> 梁祝与万松书院</p><p class="ql-block"> 梁祝读书地的最早记载见于北宋大观年间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 )中的"尝从名师过钱塘",这个记载中的梁祝传说已十分丰富完整,尤其是对梁祝的籍贯、生卒年月、故事情节及身后的传说作了充分的表述,补证了梁祝读书处为"钱塘"(今杭州)。墓葬的具体地点为"郸西清道源九龙墟" 今宁波市鄞州区梁祝文化公园内),马文才的籍贯则是"鄙西廊头马家",故事发生地点基本在浙江东部范围等。因而浙江的梁祝传说以及全国大多数的梁祝文艺作品都说梁祝读书在杭城。</p><p class="ql-block"> 真正将梁祝传说与万松书院联系到一起,则始于明末清初。在当时出现的有关梁祝来杭州万松书院读书的几处说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文本是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的《同窗记》。古代交通不便,除进京赶考外,一般学子皆就近入学。杭州历史上是浙江书院的发祥地,杭、绍、甬又相对距离较近,是浙江学子最理想的求学地。而位于杭州西湖边凤凰山旁万松岭上的万松书院是当时杭城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规模宏大、风景优美,有凤凰山、有长亭、有草桥,完全符合戏曲中的需要,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因有了万松书院这个实物载体而更加贴切真实。</p><p class="ql-block">.万松书院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2002年重建万松书院时,充分利用"梁祝传说"内容,于书院外围建造了梁祝书房、观音堂、双照井、草桥亭、浣云池等景观,进行展示与宣传。</p><p class="ql-block">.孔子线刻像</p><p class="ql-block">.清南巡盛典之敷文书院</p> <p class="ql-block">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被誉为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p><p class="ql-block"> "梁祝传说"故事起源较早,东晋时已有记载。其故事原型为东晋"义妇"故事,梁山伯、祝英台两人同窗三载,梁山伯不知英台为女子,后梁山伯为鄞县县令,死后葬于鄞县西十六里,"英台道过墓下,泣拜,墓裂而陨,遂同葬焉"。东晋丞相谢安表封为"义妇冢"(明《宁波府简要志鄞》)。</p><p class="ql-block">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编撰的《金楼子》(佚)。后来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番志》、晚唐张读《宣室志》、宋代李茂诚《义忠王庙记》、明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卷二十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一说吴景樯)的《祝英台小传》等都记录了梁祝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沿着古朴的山道向上攀登时,沁人的山风习习吹来,感到格外的惬意和愉快;当我们沿着平缓的山岗漫步,望着那满山遍野的翠竹苍松,心情又是何等的舒畅和欢悦;当我们走出万松岭,迎面就是西湖,雷峰塔、双投桥、夕影亭映入眼帘,坐在西湖边休息,看着那碧波荡漾的西子湖,心中充满了喜悦;庆幸我俩古稀、杖朝之年还能亲近大自然的恩赐,感恩之情尤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眺雷峰塔</p> <p class="ql-block">双投桥</p> <p class="ql-block">夕影亭</p> <p class="ql-block">柳浪闻莺</p> <p class="ql-block">涌金池金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