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志千里,安埋蚁穴?

向阳花开

<p class="ql-block">  管仲不仁 ,未杀身殉纠,管仲大仁,未困守小节,却道济苍生 ,蚂蚁呆滞的规则困不住鲲鹏 ,它们见得尘埃满地,鹏的眼中却是高山旷野 。</p><p class="ql-block"> 循与习俗而殉于习俗 ,人们常常为表面所迷惑 ,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 。忠君之节是为了国家人民, 天下苍生是社会稳定 ,召忽却将他狭隘地定义为了“君生臣辅,君死臣灭"。 倘若管仲亦白绫 三尺魂西去 ,必是齐国礼崩乐坏, 百姓难以聊生 ,此时那以命追寻的"忠"真的实现了吗 ?誓死捍卫的国真的安康了吗 ?当人们机械的守卫着"节″, 此时守节情不移 便也成为了一种惰情的空谈 ,其本身的目的与价值便不知何处追寻了。 管仲是看破了传统正义的人, 正是有这样的人"义""勇""忠″才真正传承,鲜活了 。</p><p class="ql-block"> 失小杰而守大义, 需要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更需要一生孤勇与担当 。愚昧的人们太麻木, 身后的目光太毒辣 ,蚂蚁们拼命指责拖扯, 想使鹏适于他们的规则, 管仲的铁肩担道义却遭逢受他恩惠者的讥讽与批判 ,韩信当年胯下之辱又被乡野村夫怎样的嘲笑与轻贱过 ,太史公宫刑之后忍受了多少轻慢的寒刀冷刃, 不同于平庸男女 ,心有远方与责任 却被子贡之类那般质问," 他们不是仁人吧 ?″……有时候死去比活着更容易 ,而我们称那些不甘如此沉寂 ,不甘一死了之 ,背离人群 ,一往无前的人为英雄 ,视角高于众人便必须忍受不解与排挤,离群索居而荫护群体者,既是神明 。</p><p class="ql-block"> 跳出视野的局限 ,才能抵达千里之外的终点 ,日本明治时期的大厨菜品不合格则切腹自尽 ,看似守护了食道精神 ,实则没有意识, 也缺乏勇气去探求更绝妙的食谱, 而管仲恰是跳出了对“节″的固化 错误定义,才实现了人生价值 ,人生途中,不免经历种种困境与窘怕之中,重整思维才能不被限制, 目光放远 脚步才能致远。</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禁思考 ,那么屈原, 文天祥皆是平庸之辈吗 ?不 ,他们既非被俗人的目光裹挟″被自愿尽节"亦非盲目机械尽忠,作无意义的牺牲 ,文天祥的呼喊,掷地有声, 点燃了宋朝最后的傲岸,屈原的歌吟,未曾停息 ,激醒了当时人侮辱的魂灵 ,不是被目光局限, 恰是远眺中不见火光 才不得已点燃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做 一只鲲鹏吧。前路的野崇山 高山平河,目之所及是万象,切莫以蚂蚁的视角与怯懦 观望世界 ,泯然于虚无的“信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