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段金泉</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深秋的荞麦花是故乡一道极具魅力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高云淡的日子,放眼望去,广袤的原野,一片片荞麦花竟相怒放,雪白、粉红……那么艳丽,那么耀眼,那么芬芳,给沉寂的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置身于荞麦花海,仿佛进入梦境一般,使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头戴珍珠花,身穿紫罗纱,出门二三月,霜打就归家。”这首关于荞麦的歌谣,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荞麦的特征特性。荞麦一般在夏季麦收后播种,霜冻前收割,是一种生长期较的作物。下种三四天后,幼苗就会破土而出。过不了多久,就开始分蘖、长叶、开花,农谚有“荞三菜四麻一晌”之说,意思是荞麦播种后三天、白菜四天、麻子一晌午的工夫,就会出苗了。“出土到开花,八九(72天)就到家”“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这是说荞麦从种到收只有七八十天。故乡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还有一种春天播种的苦荞麦,因产量低而种植面积较少,它开花时并不显山露水,因此不为人们注意。现在用苦荞制作的茶饮,倒是十分畅销。</p> <h3>荞麦茎秆为绛紫色,叶为翠绿色,花有两色,一为雪白,一为粉红。白若玉兰,粉如桃花,红白相间,可以说是人间至美、生命奇观。秋高气爽,微风习习,田野里那成片的荞麦花,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粉白,层层叠叠,绵延不断,如雪如霜,又如满天的繁星,耀眼夺目,蔚为壮观。那白色的花海中,却又洋溢着几分娇俏的淡粉色,闪烁着丝绸般的光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花香,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艳丽的风景。置身其中,尽享诗情画意。</h3></br><h3>面对深秋时节的一片萧杀,荞麦花与大地完美地融为一体,展示与众不同的美艳,带给苍凉大地一片生机,让人从中获取爽心悦目的养分。记忆最深的是晨雾中的荞麦花,更是美得让人沉醉。早晨八九点钟,太阳露出了金色的光芒,缭绕在半山坡的雾气袅袅升腾,随后与天空飘动的薄云连成一片,如仙如幻,扑朔迷离。这时,很难分清哪一片是天上的云彩,哪一片是田野里的荞麦花,天上人间浑然一体,令人如临仙境。</h3></br><h3>荞麦花是美丽的。诗人白居易有一首《村麦》的诗:“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在寒霜打过的秋草中,小虫窃窃私语,山村周围少有行人,诗人独自来到门前眺望远处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晰如雪,为月夜增添了一抹亮色。</h3></br> <h3>荞麦花的大美,不仅在其外在的华丽,更在于其蕴涵的内质。荞麦花朵繁茂,开花期长,是我国三大蜜源作物之一。荞麦花蜜量大、品质好、营养高、耐贮存,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花开之时,弥漫着一阵淡淡的幽香。此时,来自天南地北的放蜂人,会将排排蜂箱依次摆放在荞麦地畔。成群的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海里飞来飞去。放蜂人多为夫唱妇随,他们在荞麦地附近的空地上搭起帐篷,风餐露宿中,酿造着甜蜜的事业。小时候年幼无知,我曾在荞麦地里抓过蜜蜂,试图摘取它挂在小腿上的两瓣花粉,结果被蛰肿了脸,一时疼痛难忍,回到家难免母亲的一顿责怪。</h3></br><h3>荞麦籽粒成熟后,外表为黑色,形状是由三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体,内肉为乳白色。荞麦籽去皮后,可加工成荞麦米或荞麦面粉。荞麦米常用来做荞麦米饭和荞麦粥,荞麦面粉则可制做花样繁多的面食,如饸饹、面包、煎饼、搅团等。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以荞麦为原料的众多美味佳肴,成为颇受人们追棒的保健食品。</h3></br><h3>荞麦适应性强,大江南北,丘陵平原,都可种植。尤其在陕北地区,更是受人喜爱,因此还衍生出歌唱荞麦的信天游:“荞面圪托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小妹妹就是哥哥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住在单位破旧的筒子楼里,邻居一家是陕北人。一次,他邀请我到他家吃荞面饸饹。热情好客的女主人介绍说,做荞面饸饹很简单,既不用手擀,也不用刀切,而是用专业的饸饹床子压制而成。用不了多大功夫,一碗饸饹面便端上了餐桌,再配上几勺猪肉卤汁汤头,以及葱花、椒油,成为色香味俱佳的特色美食,口感劲道,余味无穷。</h3></br><h3>由此,我想起了小时候吃过的荞麦食品,如荞粉、面条、漏鱼、发糕、煎饼等等,这些都是母亲的拿手厨艺。她手擀的荞麦面条,像挂面一样又细又匀。将荞麦籽粒去壳磨成粉面,做成的凉粉和漏鱼,清爽透亮,口感光滑柔韧,是地道的特色小吃。每年春天,种过荞麦的田地里,还会长出次生的荞麦嫩苗,母亲将其摘回家做成凉拌菜,吃起来清爽可口。如今母亲走了,这些美味小吃,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h3></br><h3>荞麦可谓全身是宝。荞麦花凋谢风干后,与落地的枯叶一道,可作为家畜的上等饲料;如遇到灾年,还可与玉米、青稞等粮食混合加工成充饥的炒面;荞麦皮有清热明目功效,是做枕芯的最好原料。李时珍的“药枕”,主要原料正是荞麦皮。荞麦秆既是牲畜的补充草料,还可以用作农户烧饭的燃料。</h3></br> <h3>荞麦的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全身几乎都可入药。据《农政全书》和《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有降气宽肠、帮助消化的功用,能治疗痢疾、咳嗽、水肿、喘息、各种肿毒及烧伤、烫伤等疾病。以荞麦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金荞麦片”,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与抗菌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消炎药物。在食疗保健领域,荞麦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适合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长期食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荞麦和许多小杂粮一样,成了当今时尚的保健食品。</h3></br><h3>荞麦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有甜荞和苦荞两个品种。考古学家在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中,发现了距今2000多年的荞麦粒;在甘肃武威汉墓中,发掘出东汉时的荞麦实物。唐宋年间,全国南北各地都有荞麦种植,在有些地区还成为为主粮。可见,我国种植养麦历史悠久,是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h3></br><h3>荞麦花开思故乡。游子的心,总会在某个时段,莫名地回想起故乡的山川风物来,或许这也是一种难解的灵魂之迷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同普通的荞麦,既有花开时的喧嚣,更有叶落时的寂寥。岁月匆匆,大抵如此罢。</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