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续范亭赠贺龙将军诗碑</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30日,我们乘着《晋绥首府 红色兴县》的旅游列车,来到了山西省兴县蔡家崖。这里是当年的晋绥边区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力支持,在华北敌后创建的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领袖和将帅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是华北敌后抗日的主战场和党中央实施战略转移的重要依托地、实践地,是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坚固屏障。</p><p class="ql-block">续范亭将军任晋西北行署主任,晋绥边区司令部付司令,贺龙元帅任司令。</p><p class="ql-block">在参观完《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后,在大门台阶左侧,看到一座高高耸立的金字纪念碑,在碑前仔细观看,上面雕刻的是续范亭赠贺龙将军的一首诗,字迹狂草飘逸,有些字难以变认,就先拍了照,就想回去找一找书和资料,看能否找到这首诗的出处和解释。结果很快在1979年版的《续范亭传》,第二十节,“人民的信托”中找到了诗的写作时间和内容解释。</p><p class="ql-block">这里,我把《续范亭传》的这一节,复制翻拍下来,配上参观时拍摄的几张像片,整理成一篇短文,以供族人和朋友们学习和阅读,以回忆革命老前辈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及伟大的历史功绩。</p> <p class="ql-block">《续范亭传》1979年10月版</p> <p class="ql-block">P228 二十 人民的信托</p><p class="ql-block">一九四O年初,晋西北的旧军与旧政权已经被抗日的晋西北军民基本肃清,从而结束了抗战以来在这里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并存的局面。一二O师主力回到晋西北后,大大地加强了抗日进步力量,同时,也引起了日寇对这一地区的更加注意,加紧准备大举进攻。阎锡山则一面与共产党进行谈判,一面集结重兵于汾高公路以南,企图卷土重来。而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内部,由于阎锡山旧政权、旧军队的长期盘剥与日寇的掠夺破坏,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群众生活贫困,财政经济极端图难,军政经费缺少来源。因此,加紧巩固与建设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已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p><p class="ql-block">这时,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再来电指示,要求晋西北迅速完成政权改造,建立真正的抗日民主政权,并额布具体的施政纲领,制定全区的财政经济计划,积极带助新军巩固内部和提高战斗力。</p><p class="ql-block">这样,首先成立了以贺龙、关向应、王震、李井泉、甘泗洪、周士第、肖克、林枫、赵林、彭绍辉、罗贵波等十三人为委员的晋西北军政委员会。随后,又成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军政民联合委员会,以贺龙、关向应、续范亭、甘泗淇、林枫、牛荫冠、罗贵波七人组成常务委员会,以贺龙为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二月一日,由续范亭主持,在兴县召开了有各党派、各军、各群众团体代表参加的第一次行政会议。会上通过了晋西北抗日民主政府的施政纲领,并决定正式成立晋西北行政主任公署,作为新政权的领导机关,推举续范亭为行署主任。</p> <p class="ql-block">《续范亭传》二十节“人民的信托”一页。</p> <p class="ql-block">P229</p><p class="ql-block">由于行政公署是按照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建立的“三三制”政权,所以成员的政治信仰和成分都比较复杂,有进步的,有中间的,也有个别落后的。会议期间,续范亭在对到会人们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他说:“共产党是牛,牛总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为劳动人民服务的。资产阶级是马,马总是阔人才有资格骑。小资产阶级是驴,驴有时富人也骑,有时和牛一样也替穷人劳作。”</p><p class="ql-block">续范亭讲到这层,会场上急然有人问道;</p><p class="ql-block">“那么,蒋介石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是骡子!”续范亭严肃地回答。</p><p class="ql-block">会场上发出一片笑声。续范亭接着说下去:</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大家都应该向共产党学习,要和他们一样的甘愿作一条牛,为抗日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可是,”会扬上又有人插话,“你是一个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在一起,你不害怕吗?”</p><p class="ql-block">“我怕什么呢?”续范亭胸怀十分坦率地说,“第一,世界上现在已经有一个很强大很好的社会主义国家摆在那里,人民生活很幸福,这证明共产党不象有人说的那样是‘胡闹’;第二,共产党讲道理,讲辩证唯物论,这是顶好的科学。最重要的是,当前共产党主张坚决抗日,实行孙中山总理的遗嘱,因此我相信她。正因为我是国民党员,更要忠实地执行孙总理的‘三大政策’;第三,我自己是穷人,没有钱,没有财产,不怕共我的产。你们说,我怕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会场上,人们纷纷点头赞成,接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续范亭报告后,会议经过深入的讨论,广泛地听取了各界代表的意见,制定并颁布了晋西北六大施政纲领,布置了各项具体工作。</p> <p class="ql-block">蔡家崖新建的门楼。</p> <p class="ql-block">P230</p><p class="ql-block">晋西北各专员公署、县政府及部分区村政权,早在“十二月事变”中已被进步势力所掌握,随着行署的成立,各级政权在组织上、工作上迅速难立与健全起来。新政权成立后,立即着手进行财政经济的恢复工作,确定了“开源节流,自力更生”的财经工作方针,颁发了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减租减息,公粮政策等进步法令。</p><p class="ql-block">行政会议结束后,续范亭安排好行署的工作,于二月二十六日赶到临县窑头村,参加一二0师和新军旅以上干部联席会议。会议根据晋西北的战略任务,对军事工作作了统一部署。随后,续范亭又同八路军总政考察团、一二O师师部一起,共同制定了新军四个月整训计划和新军中党的工作的决定。从三月开始,新军各部进行以巩固与扩大党的组织,保证党对新军的领导,提高政治质量与战斗力,整顿组织与建立制度为中心的整训,以达到巩固新军的目的。</p><p class="ql-block">联席会议结束后,续范亭离开临县窑头村,骑马返回兴县蔡家崖新军总指挥部。</p><p class="ql-block">已经开春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肥沃的土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农民们正忙着春耕,马儿迈着平稳的步伐,行走在大道上。续范亭骑在马上,思考着联席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和贺龙师长对整军工作和开展游击战争的讲话。</p><p class="ql-block">贺龙将军,在战场上指挥作战,冲锋陷阵,犹如生龙活虎一般,使日寇闻名胆寒;然而在会议桌旁,他微微眯着眼睛,心爱的那只烟斗时而叼在嘴角,时而拿在手上转动着,神态显得那样文静、安详。他讲话的时候,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分析问题条理分明,令人信服……想着想着,续范亭心头忽然涌上了诗兴,不慌不忙地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小的黑皮笔记本,</p> <p class="ql-block">《续范亭传》内有赠贺龙将军诗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P231</p><p class="ql-block">然后又掏出一截二寸来长的铅笔,坐在马上乱画起来。只见他画了几笔,又想了一会儿;写了一句,又涂掉了。最后,他又翻过一页,用铅笔使劲地,歪歪斜斜地写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赠贺龙将军</p><p class="ql-block">体国公忠似赵云,</p><p class="ql-block">坚强活泼文超群,</p><p class="ql-block">云龙气概难比拟,</p><p class="ql-block">李牧廉颇两将军。</p><p class="ql-block">续范亭写完,又默诵了一遍,脸上透出亲切的微笑,这才收起小笔记本,又取出了烟斗和烟袋——烟荷包上绣着斯大林像,这还是贺老总的秘书段云同志求他爱人绣的,送给了续范亭作纪念。续范亭十分喜爱这件礼物。前不久,有一次他到暂一师去检查部队工作,给该师三十六团一营讲话的时候,把烟荷包放在面前的桌上,回到新军总指挥部后,忽然发现烟荷包连同烟斗“不翼而飞”了。他心里很不安,急忙四处探寻,才知道被曼生同志收起来,带到第三营去了。当别人把烟荷包送回来时,他十分感谢,而且高兴得作诗以赠之:“遗失荷包愧段云,烟斗飞至第三营;烟斗荷包俱小事,不敬丢却斯大林。”</p><p class="ql-block">他想着下部队的生活,想着同志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心情感到格外舒畅。这会儿,他骑在马上,信马悠缰地走着,手中握着心爱的烟荷包,咀上衔着烟斗,忽然欣赏起沿途的风光来了,这里是他的家乡啊!不一会儿,警卫员在后面又听到那熟悉的、轻微的声音哼道:“父女们打渔在河下……"</p> <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群雕。</p> <p class="ql-block">P232</p><p class="ql-block">下午,续范亭回到新军总指挥部,也顾不得疲劳和饥渴,立即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传达联席会议精神,布量新军今后的工作。他说:</p><p class="ql-block">“这次开会,贺老总讲了许多话,对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进行整军工作,都作了具体、明确的指示。”</p><p class="ql-block">接着,续范亭详细地传达了军区会议的决定:各单位要大力开展游击战争,鼓励出击的部队要少而精。以营、连为单位出去打游击,必须随时注意了解敌情和地形,能打就坚决地打,不能打就退据险要之地,再何机突然袭击敌人,切记不要正面堵击敌人,不要拼消耗;以连、排为单位出去打游击,要灵活,要机动,要会跑,情况对我们有利时,就打它一下,情况对我们不利时,就要看你跑的本事如何了。开展游击战争,只要我们与群众打成一片,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就会掩护我们,帮助我们,敌人也就对我们无可奈何了,我们就能够取得胜利。包头以东因为有我们的便衣队,敌人就不敢随便走出据点,去抢人民的粮食和物资。续范亭详细地解释说,游击战的任务很多,不但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象侦察敌情,捕获敌伪人员,破坏交通线,破坏电线等等,都很重要。并且各单位要不断交流经验,打好游击战。例如冀中一夜就破坏了二百里公路,给敌人造成很大的困难,这种经验应该推广。山路比较容易破坏,遇到平川公路的时候,就困难些,要把路挖成蛇形的沟,约有一人深就行了……</p><p class="ql-block">然后,续范亭着重讲了整军工作问题。他说,为了纯洁新军队伍,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政治党悟和军事素质,决定全军进行整训。为了加强对整军工作的领导,请八路军总政考察团帮助我们整训,派出五个工作队,分赴决死二、四纵队、暂一师、工卫旅、总指挥部特务团具体帮助工作。一二O师也同意派来一些干部,加强新军的领导;并且在物资供应方面优先照顾我们,</p> <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内续范亭将军像片。</p> <p class="ql-block">P233</p><p class="ql-block">以保证我军整训任务的顺利完成。整军工作的第一步是进行动员与整编与军事训练,一面整顿组织,调整干部,建立各种工作制度。续范亭在动员报告中,代表总指挥部提出了明确的口号:“学习八路军艰苦奋斗、英勇牺性的精神。”“学习八路军的模范政治工作。”“为创造主力纵队,争取模范团而奋斗!</p><p class="ql-block">在续范亭和总指挥部的主持下,晋西北新军共编为七个大团四个小团,共有一万二千多人,长短枪五千五百五十支,轻机枪二百一十五挺,重机枪十四挺,迫击炮六门。不久,晋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给新军补充三千名新战士,进一步充实了新军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从二月下旬到三月下旬,日寇先后出动兵力五千余人,分别向五寨西南的大聚会地区,文水、交城以西的岔口镇、天池店地区,静乐以西的百马坊、良县、东村、普明地区,以及临县、三交镇等地区,大举出扰,目的是查明八路军,新军主力的位置及作战能力。续范亭在领导新军进行整训的别间,还指挥都队执行了频繁的作战任务。在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后,四月初,一二O师师部和新军总指挥部以及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领导机关,由临县移到了兴县地区。</p><p class="ql-block">新军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和帮助下,胜利地完成了整训工作,部队的政治水平提高了,战斗力更强了。这时,日本鬼子经过一系列的战役准备之后,以两万多兵力对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日军除了出动驻在根据地当面的全部兵力外,还由晋南调来第四十一师团一起参加大“扫荡”,企国寻求八路军和新军主力决战,一举催毁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续范亭立即率领新军,配合一二O师投入反“扫荡”战斗。从六月八日到七月六日的一个月内,新军各部进行了大小战斗一百三十五次,</p> <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司令部旧址大门。</p> <p class="ql-block">P234</p><p class="ql-block">毙伤敌伪军三千一百余人,俘虏敌伪军一百余人,缴获枪支三百五十余支,战马一百二十匹,以及其他许多军用品。新军配合一二O师粉碎了敌人的大“扫荡”后,紧接着又投入“百团大战”。</p><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后,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领导全区武装力量的军事领导机关,以便使武装建设、对敌斗争与根据地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晋西北军区,在一九四0年十一月七日,与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的同时,在兴县李家湾举行了晋西北军区成立典礼大会。晋西北军区所辖范围,北起大青山,南迄汾离公路,东至同蒲路,西至黄河,全区处于高原地带,有吕梁山、管涔山,洪涛山、云中山等山脉横亘其间,并有黄河、汾河、大黑河等河流,具有发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良好的地理条件。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由一二O师领导机关兼晋西北军区的领导机关,贺龙为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续范亭为副司令员,周士第为参谋长,甘泗淇为政治部主任。又依据行政区刘,地理条件与作战需要,下面划分了六个军分区,由各旅或纵队的领导机关兼军分区的领导机关。 </p><p class="ql-block">此后,续范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领导晋西北行署的工作上。</p><p class="ql-block">不久,日寇开始了冬季大“扫荡”。这次扫荡在战术上采取了所谓“铁壁合围”、“梳篦式清剿”、“马蹄形堡垒战”等手段,并实行空前残酷的所谓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扫荡”中,不仅袭击我领导机关及我军主力,而且大量捕捉和屠杀群众,烧毁房屋财产,破坏我军民的生存条件,企图彻底催毁晋西北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这一次,续范亭是同行署一起投入反“扫荡”斗争的。</p><p class="ql-block">夜。星光闪烁。高原的气候十分寒冷。续范亭带领行署的同志们,连夜行军转移。</p> <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司令部旧址院内,贺龙将军雕像。</p> <p class="ql-block">P235</p><p class="ql-block">近来,他的肺病和胃病都复发了,浑身发烧,不断地咳嗽,有时还吐血。他很少吃东西,也很少能够睡着觉。但他时刻不忘领导行署的工作,指挥部队作战。这期间,使他觉得最困难、最沉重的一副担子,就是粮食问题。晋西北人民由于长期遭受阎锡山军阀统治的横征暴敛,又遇连年灾荒,人民生活一向十分贫苦,加以日本鬼子连续三次“大扫荡”,边区几百万军民的吃粮问题就更加困难了。八路军和新军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同敌人拼死作战,有时要同敌人进行肉搏,但他们一天只能吃到一顿黑豆或者一顿糠,这样下去,怎么能坚持长期抗战呢?续范亭想到这些,心焦如焚,坐卧不安。他不分日夜地带病四处奔波,进行调查研究,召集同志们商议,想尽办法筹集粮食,一定要争取作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频繁的战斗,繁重的工作,紧张艰苦的生活,使续范亭的病情不断加重了。 </p><p class="ql-block">周围的同志们都十分关心续范亭的身体。行暑副主任武新宇同志不住地劝说他,要他渡过黄河,到环境比较稳定的陕甘宁边区去休养一个时期。军区和新军的战友们,也劝他到河西去治病,他们说:抗战是长期的,把病治好了,再回晋西北来,跟大家并肩战斗,把日本鬼子赶出山西,赶出全中国。可是,续范亭都婉言谢绝了。在眼前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他怎么舍得与同志们、战友们分手,怎么能离开抗日前线,离开晋西北人民呢?</p><p class="ql-block">续范亭带病坚持战斗和工作,率领边区行署的同志们投入反“扫荡”斗争。在行军转移途中,他有时要同志们停下来,告诉大家在夜行军时,怎样看北斗星的方位来辨别方向,他说:“这是行军作战的常识,非学会不可,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如果同进行‘扫荡’的大批日军遭遇,或者盲目地误入敌人的包围圈,我们就会受到重大损失。”</p><p class="ql-block">续范亭积劳成疾,在严重的肺病和肠胃病的夹攻下,终于支持不住,病倒了。</p> <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司令部旧址大院</p> <p class="ql-block">P236</p><p class="ql-block">他发热、咳嗽、气喘、吐血,吃不下东西。有一个多月,躺在床上不能行动,时常昏迷不醒。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没有医疗设备,也没有药品,眼看着他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身体在一天天的消瘦、衰弱下去,同志们心里都很焦急,为他担扰,难过得流下了热泪。续范亭心里也明白,自己的病是很难好了,但是,他多么不愿意现在就死去啊,他要看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的那一天;他要看到打倒阎锡山,实现阶级翻身的那一天。他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作斗争。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同志们说:“我不怕死,可是现在我还不会死。我要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失败,蒋介石和阎锡山倒台才甘心!”每当他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时,照常向武新宇和行署、军区、新军总指挥部索取公文函电,依榻批阅,处理工作。</p><p class="ql-block">边区党政军和各界人民,都在想一切办法为续范亭治病,挽救他的生命。在延安的中共中央获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打电报给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指示他们尽可能劝续范亭到延安医病。党中央对他亲切的爱护和关怀,使续范亭深深受到感动,禁不住思潮汹涌,热泪盈眶。他多么想见到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多么想念党中央,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啊!他同意暂时离开晋西北,到延安去。临行时,续范亭写了一首诗,留给晋西北的同志们,其中有两句写道:“四年成绩一身病,惭愧中途掉队人。”从这两句诗里,也可以看出他离别晋西北时心情是多么沉重,他是多么不愿意离开战斗和工作岗位,舍不得离开晋西北的乡亲们啊!</p><p class="ql-block">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经过三十七天的艰苦奋战,粉碎了日寇的冬季大“扫荡”。在胜利声中,续范亭满怀惜别之情,告别了晋西北人民,被同志们用担架抬上船,渡过了浪涛滚滚的黄河。</p> <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司令部旧址内,续范亭将军故居。</p> <p class="ql-block">晋绥边区司令部旧址院内《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续书声</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日于太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