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港中大

行走的橡树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如果我们从罗湖或者落马洲过关,乘坐港铁东铁线来香港,中途要经过一个“大学站”,这个“大学”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或“中大”。</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通常,听说“中文大学”,可能会以为是一所文科学校,其实不然,她是一所研究型综合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二字含义不是“教授中文”,而是以用中文教学。另外,当初使用“中文”校名的目的,还是为了区分于仿英的、且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的香港大学。</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为了写美篇,我认真查阅一下中大历史。1963年成立,香港第二所大学,是首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以中文为教学语言的大学。在此之前的香港大学,是全英文授课。</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查阅资料,我知道了两点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一是英国殖民者,在他的殖民地“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资料原话说,“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英国殖民地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惯例”。这就是说当时的殖民者,应该是并不愿意自己统治下的子民有机会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吧。</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是,当时(上世纪六十年代了),香港的官方语言,也只有英语,而百姓日常一般以广府话及其他如潮州话等中国语言沟通。这就是说,“官话”与“民话”是不搭界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均以英文进行。只有英文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语言。虽然殖民地政府各种与华人有关的通告、告示多数都会翻译成为中文”。在诸多文人志士的努力争取下,直到1974年,政府立法通过中文与英文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中文才成文香港法定语言。</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又扯远啦,回来说咱们的游山玩水吧。原来只知道坐落在清水湾的香港科技大学非常美丽,走过才晓得,占地一百多公顷的中大校园,不仅有湖光山色,更是俯瞰吐露港一带秀丽海景,风景不输给科大,他们自豪地介绍:是全港最宽广、最绿意盎然的校园。</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中大也是可以参观的,不仅可以个人参观,甚至可以组团参观,只不过,组团参观需要提前不少于五个工作日申请。</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印象中,香港的大学校园,都是“全开放式 ”,所以对“校门”没有感觉,但今年再去中大的时候,出了地铁就看见“门”,设置了有“通行证”的学生教职员工通道和访客通道。经过访客通道时,被要求查看证件,工作人员解释说,香港身份证或者旅游证件都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br></p> 01、出地铁过房客通道、过门以后的第一景 02、崇高惟博爱本天地立心无间东西沟通学术<br>&nbsp; &nbsp; &nbsp; &nbsp;基础在育才当海山胜境有怀胞与陶铸人群<div>&nbsp; &nbsp; &nbsp; &nbsp;这是一九五九年,崇基学院在大埔道入口竖立一牌楼对联,2003年,将牌楼的对联石柱移到未圆湖畔的哲径入口处,也即出地铁进中大的路旁。</div> 03、我特别喜欢走过这条小路 04、2011年秋冬,盛开着三角梅的时候 05、未圆湖。取名“未圆”,蕴含“仍未圆满,须继续力求圆满”之意。 06、换个方向也很美,是不是? 07、未圆湖包含“二池二桥一径”,此为二桥中的曲桥。 08、此为二桥中的拱桥 09、所谓一径是指绕湖一圈的小路,取名为“哲径”。冬日里,落羽杉的“红叶”也让这里成为著名的打卡地。 10、二池是指“荷花池”及“养德池”, 11、据说曾经的荷花池,也是满池荷花蓬勃旺盛,养德池则是养了写与“德”谐音的duck(鸭子)。现在呢,荷花是有的,鸭子则是来去自由的各种飞禽,看见最多的便是夜鹭。 12、站在曲桥上遥望山上中大楼群 13、很显眼的是逸夫(邵逸夫)科学大楼。大学道拍摄 14、六层楼高逸夫科学大楼,总面积一万多平米,据说是全港第一幢用作科学实验的大楼。<div>&nbsp; &nbsp; &nbsp; &nbsp;题外话,我感觉好像香港的学校很多资金都是来源于社会捐赠,而不仅仅是政府拨款,更不是学生教授自己去搞项目挣钱来建设。</div> 15、绕过逸夫楼,就到了位于大学图书馆与科学馆之间的林荫大道,又名为“百万大道”,据说是中大最具代表性的步道。 16、百万大道,地势较高,又处校园中心,而且地方开阔,所以也成为举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年大学毕业典礼也都在这里举行。图片中大道尽头正对的是文化广场和图书馆。 17、大道的另一端是科学馆,图为科学馆中央的铭泽楼。 18、校园一角,这是校园步道桥,通向何善衡楼。 19、在何善衡大楼平台,竖有获诺贝尔物理奖并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铜像。 20、2011年的通往何善衡楼步道桥一侧 21、文化广场一侧的阅读区域整齐划一的绿植,让我想起凡尔赛宫后花园,绿植也是这样整齐,当然规模大很多。 22、从阅读区拍摄图书馆 23、离开文化广场,经联合路继续上山就差不多到了中大最高的平台。回望山下的中大以及城门河马鞍山一带。 24、在山顶上联合道,联合书院师生康乐大楼一层有两家餐厅,聚贤轩和学生食堂,可以解决午餐。网上看的都是排长队,我每次到都是有空位。 25、吃过午餐,可以到位于新亚书院学生宿舍学思楼与知行楼之间的“天人合一”景点,打卡浪漫下哈。 26、平时到这里打卡的人都不会少。 27、天人合一说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意思说人道、天道是相通不隔的。景点通过巧妙设计,用一“坛”浅水收下天光云影,营造出云在底水在天的美妙景致。这个景点正对吐露港美丽海湾,相机放平水池,拍出来的效果,就是与远处吐露港基本融合。 28或者这样不留缝隙,给人错觉以为山水是同一地点。但实际上相隔直线距离都可能有十几公里。 29、我个人觉得,好像只有这样才算是有所交代 30、“天人合一”山下,是位于沙田区白石角吐露港沿岸的科学园区。我想可能就是人们从前说的“硅谷”? 31、山顶新亚书院君子塔附近,还有两尊铜像,一尊是祖师爷孔子,另一尊是唐君毅。唐君毅,四川宜宾人,1949年4月与钱穆、张丕介诸先生创办新亚书院,中大成立时,他是新亚书院第一任院长。是当时香港中文大学四大鸿儒(另三位是:钱穆、牟宗三、徐复观)之一。 32、2023年,中大成立六十周年校庆的直番还挂着。 33、本文开头说,我中文大学“校门”没有印象,那是我的问题,是有校门的,正门位于大埔道,如果乘坐九龙到大浦的巴士,会路过这里。 到这里完成了美篇,但我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因为我知道中大还有很多游意思的景点…留点惦记也好,等冬季找时间再去沿着溪流爬山影鸟,参观医药苗圃、神学院等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