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运城盐湖(约5000万年形成)非常重要,如果说古中国的古人类(4000万年前世纪曙猿)在发展过程中先会打制石器(350万年前)再到火的使用(243万年前),那么后来盐的发现与食用,使古人类快速迈上了具有文化与文明两厢交融发展的时期段了。</p><p class="ql-block">随之百万年以降,洞穴居、土穴居、巢穴居再到陶器、玉器、城邑及后来的铜器应用,进一步证明华夏文化发展与中华文明起源不是近现代某个特定的“中心论”命题能左右的。</p><p class="ql-block">上古人类因无需各种证件卡照,他们在族群首领(能人、神、帝、皇、巫等)带领下不断“择居”迁移,他们在不断迁移过程中便产生了文化文明大交融的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区域”,如燧人氏中心在祁连山域以合黎山为特征,伏羲氏中心在成徽盆地以大地湾为特征,炎黄中心在西北关陇以姜姬水为特征,尧舜禹中心在晋南以平阳蒲坂安邑为特征……等等。</p><p class="ql-block">细究之,上古华夏人遍及整个亚洲及周边,而以东亚为主要区域而四方扩散,不是以后来的“秦汉一统文化思想”去标量上古之华夏人类的活动区域的,故此余之“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亦当为其例证其间是也!癸卯九月癸亥杨牧青随记。</p><p class="ql-block">再援引三晋文史马海燕一文中数语以共享:[无比丰富的人类文明遗存,将河东大地锁定在华夏文明发展的焦点位置上。山西省文史学家李元庆对这片河东大地曾有论断:“河东文化源远流长。在华夏文明史前时期,河东是中国原始人类聚居的集中地带,积淀了极其深厚的原始文化层;在华夏文明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中,河东是华夏族先民的活动中心,华夏文明的直接源头;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代,河东是新兴封建势力的策源地;晋与三晋文化的主要载体;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河东文化的发展构成中国封建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股强流,集中再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特点。总之,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河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