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四:金桥、曹路一角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  上次的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游,出游了高东一角。这次接着南下,出游曹路一角。而曹路之西是金桥,著名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在那里,但我身在上海却从未去过,所以这次我将从金桥走起,因而乘坐地铁9号线在台儿庄路站下了车。3号口出来,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金藏路158号红星美凯龙(金桥商场店)了。</p> <p class="ql-block">  金桥站实际上在台儿庄路站的下一站,但是金桥路与新金桥路却在台儿庄路附近相交,老金桥也指这里。以东西向的杨高中路为分界线,北为生活区,南为产业区。工业、科技产业园区以新金桥路为轴线,多集中在西起金桥路(中环线),南北以杨高中路、锦绣东路为界的中环与外环之间。</p> <p class="ql-block">  金桥路杨高中路中环立交桥西侧的金桥老街广场。除此一角,后面早已是大面积的多层住宅居民小区了。</p> <p class="ql-block">  既然称作老街广场,那必有老街在此。从地图上看,老街广场隔金桥路的对面,也就是立交北侧,确有一条金桥老街,或叫金桥大街。相传清代中叶,世居金家巷的郎中金圃,将马家浜上一座竹桥改建成名为金家桥的石桥,形成集镇后以桥得名,简称金桥。由于浦东开发建设的缘故,金桥镇被一分为四,杨高路东南区域仍为金桥镇管辖,杨高路西北区域则被沪东、金杨、浦兴三街道瓜分,金桥老街所在区域今隶属浦兴路街道。由于金桥路已是中环线,非路口是穿不过去的,于是我从立交处绕行过去。然而到了老街位置发现,整个老街区域已拆光并封闭,只剩一座跨马家浜的金家桥。当然,北通黄浦江、南连川杨河,流经金桥、张江两大浦东开发区的马家浜不会消失,它要见证浦东的巨变。没有了金桥老街,却有了金桥新家园等新式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台儿庄路408号金桥公园,浦东新区继中央公园后又一重点园林项目,是一座集休闲,娱乐、游览、健身为一体的大型公共绿地,该工程历时一年于2000年底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当年为浦东第二大公园。金桥公园以秋色叶植物为特点,点植雪松、榉树、广玉兰等高大乔木为景观树种,力求营造与金桥地区景象相呼应的特色园林景观,自然形成城市“绿肺”以改善地区环境条件,为金桥地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添上浓重一笔,同时规划建设成为金桥社区的大型文化活动中心。内有金莲湖、亲水平台、曲桥、竹林溪涧、林之亭、晨竹滴露、林下活动区、劲松傲雪、淮音广场、拱廊拢翠、大草坪、香樟林、林下舞池、杉林栈道、湿地观赏区等景致及休息区,还有戏曲沙龙(浦兴戏曲文化园)、湖畔文化广场、儿童乐园等活动场所及健身区。</p> <p class="ql-block">  返回台儿庄路地铁站,公交630路车即将到达,正好乘坐前往曹路镇域的浦东金海湿地公园(金海路民唐路站下车)。否则,乘坐地铁9号线到金海路站也可以,就是下来后要多走一点路。如果是金海路地铁站下车(乘坐公交则提前一站下车),倒可以去庙港路1号老陈王庙走一走,在地铁站4号口旁一条新修马路以南400米处。据《上海县续志》记载,陈王庙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 - 1566),万历年间(1573 - 1620)重修,清嘉庆七年(1802)里人捐资改建,嘉庆十一年(1806)又重修,嘉庆十二年(1807)改建戏楼。清末民初陈王庙开设小学堂取名都川小学,民国三十五年(1946)改名为安国分校,解放初期再改名王家村小学,后曾内定为戴帽初中。文化大革命中庙内神像全部毁除,宗教活动彻底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重新落实,陈王庙于1985年恢复筹备工作并相继开放。陈王庙为道教正一派道观,主供汉代丞相陈平(?- 前179),故名。陈王庙除了主殿,还设有东狱殿、玉皇殿、十王殿和观音堂。每当农历三月二十八、五月二十一日、六月初四日,信众络绎不绝,香烟袅袅,道乐声声,钟鼓齐鸣,祈福延生。</p> <p class="ql-block">  外环高速外侧,金海路南为金海湿地公园,金海路北还是外环林带。从陈邵路进去,在第3个丁字路口右拐,大片的绿地、绿林中,一个大湖呈现在眼前。湖泊的周边,则散落着几个村庄,环境不是一般的美。</p> <p class="ql-block">  不为人知的是,这片外环绿化带里藏着一幢厚重的民国老宅,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2017年公布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这是一进两厢二庭心两附房四合院式建筑,面阔三间,传统中式砖木结构建筑,小青瓦屋面,观音兜山墙,仪门的门头上刻着“旧绪重光”四个大字。原民建村二队曹家宅85号,新门牌号是民建村曹家宅127号。这地方不好找,问了不少人,不是不清楚就是太清楚,但指给我方向了我还是稀里糊涂辨不清,这大概就是乡村与城市的区别:只有方向,没有标志,差之毫厘,谬以千米。最后终于找对了地方,陈邵路第1、2个丁字路口进去就是其屋后、房前!这里的本地村民大多已住到新村里,听说老宅出租给十来户外地来沪打工者,曹家晚辈则在旁边还有一幢后盖自住的二层楼房。</p> <p class="ql-block">  民唐路202号金海湿地公园,是上海“十四五”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的示范性项目,新增环上公园中首批开放的七座之一,总体定位为生态休憩绿地。公园位于曹路镇西南,S20外环线东侧、民唐路以西、金海路以南、张家浜以北的区域,其南北总长1.85公里,东西宽为150 - 500米不等,总面积43.38公顷。公园开放时间为:每天5:00 - 21:00。</p> <p class="ql-block">  公园以秦家港为界,分为北区和南区。北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围绕一湖泊,打造了白沙滩、亲水亭、茅草亭和竹亭,高耸的三孔桥、似长虹卧波的九孔桥映秀倒影。石趣园,以水杉、鸢尾、景石为特色,木栈道和小径穿行其中,让游客体验独具风情的湿地石景、水上杉林和雨水花园。玉棠岛,以玉兰和海棠为特色植物,有“玉棠富贵”之意,当玉兰和海棠在早春开花,在湖边透出一整片红色,形成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森林拾景,通过大乔木和树屋的设计,演绎了具有童话色彩的森林景象,让孩子们能够在本区域内认识各种乔木,也可以在树屋中阅读、观察和休憩。联明美术馆,馆内设瞿谷量艺术馆,以展示87岁的旅美海派书画名家瞿谷量(1936 - )书画作品为主,他早年师从“白鹅画会”之父陈秋草(1906 - 1988),1956年进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又结识了海上画坛巨擘应野平(1910 - 1990),以后在中国写意山水技法上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  从北区跨过秦家港,就是另有一番气象的南区,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着重湿地生态的提升和湿地驳岸的科普观察,在给游客体验生态教育的同时努力打造良好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这里是上海市第一批命名的12个野生动物栖息地之一。约8万平方米的水面纵横交错、波光粼粼,湿地科普馆临水而立、素白典雅,700米的架空木栈道低悬水上、婉延向前。湖上有生态保育岛、芦苇岛,湖西是小微湿地(分科普教育区和鸟类保育区)和水下森林,湖东南则分布着多处砂石浅滩和水上杉林,是鸟类的栖息地和观鸟的好去处(设观鸟亭)。</p> <p class="ql-block">  游完金海湿地公园,看见园南有一扇只供行人出入的旋转门,出来已是唐镇地界的新虹村了,一条名为紫雅路的村道直通锦绣东路,正好左转向东前往同位于唐镇的锦绣东路4515号上海财神庙。其前身虹桥庙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始建的道观,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信众于1990年代初在庙址自发恢复敬香活动,道观于2008年边修复边正式对外开放。门前一座牌坊,进门是陈家沟上元宝岛,通过弘道桥与立德桥连接财神殿。与立德桥平行的就是清乾隆乙亥年(1755)修建的古石板桥——洪德桥(原名虹天桥),2002年公布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财神殿主供财神赵公明,左右是武财神关公和文财神范蠡等,道观西侧的东岳殿和慈航殿则是保存至今的老殿,殿后还有2株300年树龄的古银杏。大家知道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这是财神庙人气最旺的一天,故年初四、年初五门票30元,春节期间其它日子门票10元。而平时,财神庙的门票(香火券)只要象征性的1元。有人讲,中午还供免费斋饭。</p> <p class="ql-block">  回到曹路镇域的龚路老街,位于龚新路、龚华路之间,龚丰路295号龚路派出所西侧为南街南首。龚路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早在明代有龚姓在此开店,又因处在东西向跨越老护塘道口,故名龚路。龚路以前是老护塘一带最大的一个镇子,解放前有行场、糟坊、碾米厂、花边厂,百货店、药店、弹棉花店、打铁铺、客栈、面铺等等,一应俱全,所以是川沙城北部首镇。然而,建国以后由于龚路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先是于1975年拆除了上川铁路后修筑上川路(今川沙路),1977年又沿上川路东面开凿浦东运河,东西两条运盐河道也从此消失,因此当地的格局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龚路南街后来挂名直二村。由于曹路镇被列为了浦东新区的区级动迀安置保障房基地,我去时老街已经动拆迁,街口设了一个征收基地安全通道,还好管得不严,我顺利通过了。街上的房子拆了一大半,野草都长得老高了。远处是现代住宅小区,形成鲜明对照。结果走到北口,不曾想被封闭的车路港桥挡住了去路。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最终还是出来啦。</p> <p class="ql-block">  龚路支路旁车路港,为龚路南、北街分界线。今龚路支路替代了龚路东、西街,原龚路东街20号有一幢与众不同的漂亮楼房,砖木结构,三开间门面二层楼房,楼宇内木梁、门窗雕花镶玉,工艺精湛、古朴典雅,颇具风味。正房后建有厨房及三楼天台,房前有围墙、天井、小花园,花园内种有广玉兰2株,东南角打有水井1口。据当地人讲,这幢房子建于清末,是附近张唐村人贤生在市区开设赌场后在此建造的,可怜这贤生30多岁早逝,房契等凭证无下落,于是贤生宅成了各个时期的公家用房,日军、伪军、伪警察先后占领为办公用房,解放后也一直作为行政机构办公用房。2004年,为了加强社区建设,保护晚清优秀建筑,曹路镇党委、政府决定将该房屋恢复原貌,并拨款动工修缮,当年12月龚路社区活动中心、龚路居民委员会正式迁入,这幢典型的晚清老宅又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不过门前现已成为龚路北街的征收基地安全通道,龚路居委会恐怕也搬走了吧。</p> <p class="ql-block">  而龚路北街南口,则被彻底封死了。龚路北街挂名直一村,相对而言楼房比南街多。其北口在银峰路,之后是镇北路了。</p> <p class="ql-block">  如今龚路的街市主要在龚华路,因为规模较大的居民住宅区龚路新城就在龚华路479弄。</p> <p class="ql-block">  秦家港和与之交汇的浦东运河。后者北段是1961年后以东、西运盐河和老护塘港等为基础多次疏浚、开挖而成的,乡间俗称横港;1977年冬川沙县(今属浦东新区)境内再度疏浚时,放宽河面,截弯拉直,始改称浦东运河。</p> <p class="ql-block">  川沙路582号庙港文化公园,因靠庙港而得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狭长形社区公园,曹路镇文化活动中心及图书馆设于此,进门后迎面就是别样的波浪式树坛,接着有亲水平台、健身区域、仿古六角亭、广场和舞台等。</p> <p class="ql-block">  民春路东首两边的川沙路501号旁和川沙路441、435号间,是今曙光村的两个出入口,这儿的地址还是“民众村运河西”的老门牌号,其实这里就是当年的曹路老街,但已很难与老街联系起来,现在更难想像曾经是老街。此地约于明永乐年间(1403 - 1424)形成村落,相传西汉丞相曹参(? - 前189)三十一世孙曹世常居此设盐铺,又因地处东西向跨越老护塘的道口,故名曹家路口,简称曹路。清代,曹路为营防分驻点,辖曹家路汛、黄家湾汛、宝山湾汛、炮台汛等24个汛地。然而曹路集镇一直未有独立建制,解放后隶属于顾路。2000年,顾路镇、龚路镇撤销合并成立曹路镇,镇政府也随之迁来。</p> <p class="ql-block">  上川路1639号曹路镇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曹路集镇,就在曹路镇政府东侧以上川路口为中心的川沙路两边。川沙路299号处还设了一个公交枢纽站,有浦东48路、浦东67路、浦东68路和1129路4条公交线路。东面的上川路金钻路口则有个名为恒越荣欣广场的综合购物中心,商业娱乐及教育等门类齐全,人气很足十分接地气,尤其是吃食店占了一半,有不少我们熟知的连锁门店,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民秋路 - 海鹏路以北顾曹公路旁大生港前的顾东村李家盘37号潮音庵(俗称观音堂),浦东新区公布的320处文物保护点之一,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清雍正年间毁于火灾,乾隆四年(1739)重修,嘉庆八年(1803)增建,嘉庆十八年(1813)重建,民国十九年(1930)又毁于火灾,民国二十三年(1934)募金重建,由著名爱国教育家黄炎培(1878 - 1965)书写门额。进禅门为弥勒殿,殿外庭心大铁鼎一座,东西两次间为禅房。主殿供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南海观音、地藏等佛,两旁列十八罗汉。潮音庵在清代香火已经相当兴旺,信男善女逢农历四月十四、十五两天举行庙会,逢观世音生日热闹非凡。解放后,本庵一度作为厂房及仓库,殿内建筑颇多损坏,1982年修复开放,1989年动工增修讲经堂和报恩塔,现主要建筑有韦驮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藏经楼、报恩塔及僧寮、齐堂等。1992年底竣工的报恩塔,塔高51米,为浦东佛教第一高塔。据说门票仅需2元,不过今日去时未开门迎客。</p> <p class="ql-block">  顾路老街,在东靖路和顾明路之间的顾曹公路西侧与之平行,背靠浦东运河。清康熙年间(1662 - 1722)有顾姓大族居此,又因地处东西向跨越老护塘的道口,故名顾家路口,简称顾路。清康熙元年(1662)已设有康元酱园,解放前有店铺60多家,街长1千米。刚踏入南街口,就见一幢古式古香的旧宅。一路上还见到几幢有观音兜的老房子,相比前述龚路、曹路老街,已经算是“原汁原味”了,当然商业气息早已无存。虽顾路居委会保留了“顾路老街110号”的门牌,但老街的街名事实上已发生变化,现其南段为“水洞港路”,北段为“顾东村船板桥”。</p> <p class="ql-block">  来到顾明路,见往北还有一段顾路老街(顾东村船板桥),我则西行经船板桥过浦东运河。</p> <p class="ql-block">  曹路的许多村庄,曾经留下了不少颇具特点的本地老宅,现在我走到的顾东村,就有一座胡家宅(原顾东2队胡家宅55号),建于20世纪初,属于传统江南民宅。房屋坐北朝南,中间庭院,小青砖铺地,左右是双坡的厢房,厢房一层两开间;正厅六架五开间的一层双坡房屋,抬梁和穿斗结合,明间正立面八扇长窗,白墙黑色小青瓦。沿花厅路一路走来,瞧见了几幢西式风格小洋楼,却没有发现胡家宅,不知其今是否完好?</p> <p class="ql-block">  南邻的光明村,则有一座顾家宅,坐北朝南,建筑共两进一庭心。其中第一进为街面房部门,第二进为正厅楼座,正厅及厢房山墙皆为观音兜形式;庭院采用预制水泥块铺装,建筑采用自由排水形式;正厅之后有一小花园及埠头通向河道,环境优良,花园围墙皆为水泥作。光明村还有一民宅(原光明6队),典型的江南三合院式民居,南北朝向,整体砖木结构,梁架形式采用穿斗式。现存一进一庭院,歇山小青瓦屋面、白色浑水外墙,无山墙;明间采用方砖铺地,次间和尽间采用木板铺地;部分门梁有花草图案雕花,保存完好。它们又在哪里呢?百度地图上显示的曹路唯一“文物古迹”类民宅,应该只有同属光明村的凌家圈民宅,1948年建成,至今已经75年了,为当地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之一。该建筑采用传统民居形式,坐北朝南,由一正两厢组成;整体结构形式为穿斗式,硬山小青瓦屋顶,观音兜山墙,白色浑水墙面;仪门为金山石抱框,入庭院为门廊,单坡向庭院,深两界。因为有手机地图指引,所以很快就顺利地找到了。门前门牌为“光明村凌家圈30号”,2017年公布的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铭牌上则写“凌家圈111号”。</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任务”是寻找浦东新区公布的320处文物保护点之一“顾路节义牌坊”,据说位于赵桥村赵家沟南岸、高家天主堂(?)东面。走到半路惊喜来了,忽然看见一个硕大的观音兜,定睛一瞧是座老宅,位于东靖路北侧顾明路以西的双盘宅一路口,门前挂着一块2017年公布的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铭牌。再仔细一瞧:这不就是上述光明6队的“光明村民宅”嘛!地址实为光明村双盘宅27号,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p> <p class="ql-block">  由民雪北路转入赵桥村,小陆家宅路上原赵桥村村委会(民雪北路150号)已经成为一堆废墟,其后的赵桥村民宅也都拆光了,宅基地上只留下了一棵树。再转到赵环路,则来到了一片外环林带,以中群河为东界。从《环城生态公园带环上功能提升总体规划》图上看,外环外侧这一位置似乎是“洲海公园”,不过我有点纳闷:这里的大马路为东靖路而不是洲海路,为什么要叫洲海公园呢?这片绿林目前是开放的,好像是上午9点至下午5点吧,也就是说上班时间开放,牌子显示上海浦发综合养护集团有限公司浦东环城绿带曹路段项目部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  顺便问了这里的门卫:牌坊在哪里?这是个本地人,他告诉我:沿赵环路过外环线,牌坊应该在那一边,但具体位置讲不清楚。于是我沿着赵环路一路向北,过中群河桥和外环高架,然后又问了2个人,均回答“没有”。一直走到了赵环路头,来到了赵家沟旁,牌坊仍不见踪影。对岸(北岸)的外环内侧顾高公路后方,应该就是本系列之三高行、高东一角文末提到的、属于高东镇域的、去年已征询过民意的、未来的赵家沟秀林公园。由于一旁的外环高速赵家沟桥是没有人行道的,因此环上公园到此无可奈何地产生了一个断点。</p> <p class="ql-block">  没有找到牌坊总觉得是个缺憾,我决定原路返回重找一遍。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惊喜再一次降临:我在一个丁字路口向远处扫了一眼,无意中竟发现了牌坊!想想也好笑,我最后问到的一位,她在不远处种菜,应该常来常往,怎么就不知道附近的牌坊呢?牌坊位于赵环路赵辉路口以南约80米一个三岔路口树丛中,前面是一段泥泞不堪几乎无处落脚的道路,赵辉路和另一条无名小路在此分叉,分别通向外环内侧的林带,平时应该很少有人走过,难怪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顾路节义牌坊又称顾路三节坊,建于清乾隆八年 (1743),为四柱三间五楼式石牌坊。现尚存坊柱和匾额(五楼已损毀),坊上有石刻图案及文字,虽历经280年风雨侵蚀,所雕刻之龙凤、人物仍栩栩如生,所憾石牌上的文字因风化已无法辨认。据《嘉庆松江府志》卷三记载,坊在“二十二保十六图,为陆瀛华妻陈氏、妾吴氏、冯氏立,名三节妇坊。”石坊上提到的“儒林郎陆瀛华”,是浦东名门望族、明代文学家与书法家陆深(1477 - 1544)堂兄弟陆寅的五世孙。陆瀛华先娶陈氏,无子而置妾冯氏与吴氏。瀛华殁时,陈氏年仅二十六,冯氏与吴氏皆二十三,三人守节抚立嗣子秉穀。后秉穀娶妻生子后早殁,妻高氏与妾杨氏守节共抚前室子锡鹏。陈氏于雍正九年(1731)被题旌,冯氏与吴氏皆寿满八十而殁,一门三节妇而建石坊。高氏殁后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被题旌,杨氏守节十六年而卒。陆家两代五位节妇,可见在封建礼教下,一座石坊成了压在女性身上一块沉重的精神巨石。</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民雪北路东靖路公交站乘坐曹路3路公交车到曹路地铁站,在这可以转乘地铁9号线回家了。不过曹路地铁站沿金海路往东1.2公里的启明村龙王庙1号,有个明代古观龙王庙值得一游,浦东新区公布的320处文物保护点之一,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庙内供奉龙王。到了约250年后的清光绪二年(1876),在龙王庙东侧又修建了一座钦公祠,为纪念雍正十一年(1733)修筑原庙前钦公塘(又名里护塘备塘、外捍海塘、小护塘)的南汇县首任知县钦琏。清光绪八年(1884)和民国七年(1918),庙宇先后集资修扩建,庙屋达到20余间。解放后,庙祠部分毁废,大殿改作小学;1988 - 1995年对庙观逐步修复,先后修缮山门、前后大殿、东西厢房和主殿,并将龙王庙和钦公祠合二为一仍称“龙王庙”。山门过后为主殿,殿前左右为鲁班殿、猛公殿,其后为凌霄宝殿(楼下)和三清殿(楼上),一侧还有五圣殿、文昌殿。网上说门票5元,到了那里确见一个关着窗口的售票处,而入门畅通无阻并不需要买票。</p> <p class="ql-block">  进入曹路地铁站内,到了真正回家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同系列:</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article03.com/4t9he7n9"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初探:桃浦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article03.com/4u2yrx9s"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二:外高桥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article03.com/4usn0cwh"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三:高行、高东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brzlhi"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五:迪士尼、康桥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1dzq24"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六:顾村公园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gqflbz"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七:顾村、杨行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z4jg5t5"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八:张江、唐镇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1k24zu9" target="_blank">春节快乐(下):游园</a>(又名《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九:梅陇一角》)</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2b6w3ii"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十:莘庄、七宝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2pv0z1x"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十一:江桥、新泾一角</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4f30et" target="_blank">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之十二:华泾一角</a></p>